波恩是一座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畔的風景秀麗的城市,在城中的波恩巷20號矗立著一幢簡樸的三層小樓,建築是典型的巴洛克式,潔白的窗欞,淡綠的窗框,深黃的牆壁,黝黑的頁岩屋瓦,面向院落的牆上攀緣著青藤。1770年12月16日,一名男孩在這裡呱呱墜地,這就是十八世紀後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大師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貝多芬出生於音樂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曾供職過宮廷樂隊。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治者也實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一。貝多芬的幼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貝多芬的童年並不很幸福,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樹,也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從4歲開始,小貝多芬就被逼站在椅子上練習彈鋼琴,半夜裡,他常被酗酒歸來的父親從床上拽起來練琴到天亮,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表演、賣藝,十一歲起就開始了在劇院中的打工生涯。這種嚴酷的童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獨立的以音樂謀生的道路,也因此造就了他堅毅倔強的性格。

從1781年起,貝多芬在劇院工作的同時,跟樂隊指揮奈弗學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養、傾向於啟蒙運動的作曲家.指揮家,他對發展德國的民族歌劇、清唱劇都曾有過貢獻。貝多芬通過向這位老師學習,認識到學習德國 民族音樂傳統的重要,並在奈弗的引導下也接受了啟蒙運動的影響,對德國當時的進步文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7歲時,母親去世使貝多芬完全挑起了養家的重擔。但貝多芬並未向艱難困苦的命運而屈服,他設法在波恩大學旁聽哲學課,並醉心於古代神話、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學,他對莎士比亞、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都非常喜愛。貝多芬雖然沒有莫扎特的早熟天賦,也沒有莫扎特優越的學習條件,但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學所取得的成就卻無人企及。

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萊茵河流域進步的反封建運動對貝多芬的思想成長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漸把追求「自由、平等、博愛」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創作的大合唱《約瑟夫二世之死》,把約瑟夫二世當作人民的救世主來讚頌,這一方面表現出他對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貝多芬早年對改良主義的不合實際的幻想。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把聲樂和交響樂溶為一體的最早嘗試。

1792年,在海頓的鼓勵與支持下,貝多芬來到維也納定居。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鋼琴家出入維也納的貴族門庭,並受到貴族們的熱情接待和保護,他也曾一度產生過進入上流社會的幻想。但是,貝多芬所處的時代畢竟與海頓,莫扎特的時代不同,時代賦予他更成熟的資產階級自覺性和個人的自尊,再加上他1796年開始面臨耳聾的威脅,使貝多芬很快增長起一種對現實不滿,對個人命運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後,貝多芬患了耳聾病,病情逐年惡化。病魔限制了音樂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礙了他的鋼琴演奏,他不得不放棄演出,而長期隱居在維也納鄉村。 從1800年起,貝多芬逐漸走出了生命中的低谷,並在創作上很自然地逐漸脫開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力求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他於 1803年完成的《英雄交響曲》標誌著他在創作上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成熟時期。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力極為旺盛,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作品,其作品的英雄性、群眾性的交響樂新風格,以及革命的內容、戲劇性的交響樂發展手法等都在這一時期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幾乎都是在他後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聾狀態中創作的。

1815一1819年是貝多芬經歷的四年危機時期。當時,歐洲陷入了反動的封建復辟時期,資產階級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殺,黑暗籠罩著歐洲大陸。這個時期貝多芬的思想較為複雜,他的自信和堅定被失望和動搖所襲擾;創作上的英雄風格向抒情性風格轉變;作品很少,大部分時間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編歐洲各國的民 歌上。而危機期後,從1819年起,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鬥爭中來。此時他創作的五首鋼琴奏鳴曲、五首弦樂四重奏,乃至他創作中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義。但貝多芬最後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於維也納。在其生命中的最後時刻,暴雨雷電交加,貝多芬舉起乾枯的手臂,彷彿在向天空作最後的奮擊。

貝多芬是人類藝術上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並被公認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音樂家。1889年,其故居面臨著被拆掉的危險,為紀念這位不朽的音樂大師,12個熱心公益的波恩市民組織了一個貝多芬故居協會,把它買下來,加以修繕改為貝多芬紀念館。如今,紀念館裡保存著貝多芬當年用過的鋼琴、中提琴和他的樂譜手稿等遺物共1000餘件。頂層的小閣樓是貝多芬誕生的房間,房間高不到兩米,遊人舉起手來,多能觸及天花板。這裡擺著一座他的白色大理石胸像,氣宇很不平凡,那雙眼炯炯有神,那抿著的嘴顯示出他的倔強志氣。展出的還有一份當年劇院用過的海報,是有關貝多芬作為音樂神童第一次登台公開演出的證明。時間為一七七八年的三月二十六日,當時貝多芬八歲,而急功近利的父親卻有意識地將他的年齡寫作六歲,意在以此讓兒子的音樂天分能像神童莫扎特一樣引人矚目。在二樓的一間展廳里,放著貝多芬當年用過的管風琴,從10歲開始,他就在一個教堂里彈奏這把琴掙錢貼補家用。在二層的另一個房間里,展有他當年擔任宮廷樂手時使用的中音提琴,雖然提琴看上去已經黯淡無光,但是那曾經從中流出的音樂仍然感動著世人。貝多芬不是生而知之者,他的音樂生涯中,至少有11位老師。在二樓第三展室的牆壁上,有為數眾多的音樂家的剪影,他們都曾經是貝多芬的老師。在第七展廳里展出了貝多芬當年使用過的大大小小助聽器,記錄著他跟聽力衰退鬥爭的經歷,另外貝多芬也是凡人,也曾想到過結束生命,展廳里有一份他當年寫給兄弟的遺書,講述了耳聾之後的絕望心情。但也正是在寫這封遺書、面對生死抉擇時,他重新審視了生命的真正意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