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貸網”事件仍在發酵。3月28日,“團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已被警方立案偵查,團貸網實控人唐軍、張林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昨晚最新消息顯示,警方已將團貸網相關公司賬戶、動產不動產以及高管個人進行查控,目前已經控制一定數量的資金,大概在四五億左右。

  根據官網披露,截至2018年2月28日,團貸網累計撮合融資金額1307億元,待收餘額145億元,當前出借人數量高達22萬人。作爲各大排行榜能夠雄踞前十名的頭部平臺來說,團貸網的出事會給剛恢復平靜的網貸行業造成沉重打擊嗎?

  團貸網雖然是一家P2P頭部平臺,但團貸網並不能代表P2P網貸行業,團貸網被定性爲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說明其自身業務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而一兩個平臺的問題並不能影射到整個行業中。

  據網貸天眼瞭解,團貸網的利率遠高於行業頭部平臺,相關信息披露也做得並不充分,且實控人唐軍精於資本運作,運作團貸上市,單獨上市失敗後開始運作與派生科技融合,後由於監管限制等原因僅將資產端併入。團貸立案前,派生科技爲保殼提價便剝離互金資產端,大力發展小黃狗,股價高漲後質押變現。諸多自身問題成爲平臺“爆雷”的引線。

  事實上,團貸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警方立案偵查,而非主動跑路、失聯等,這二者之間是存在本質差別的。不管唐軍是真心主動投案,還是被迫“自首”,警方目前是控制了團貸網實控人唐軍,至少沒有讓他跑得無影無蹤。此外,目前已經查控了5億元資金,隨着警方辦案的逐漸深入,肯定會查封凍結更多資產。

  此外,既然團貸網出事是個案,那麼它對其他合規經營平臺的影響就非常有限。合規運營,始終都是平臺長遠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網貸平臺作爲類金融機構要有“審慎性”,從業人員要對金融有“敬畏性”。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團貸網的爆雷會對P2P網貸行業信心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換個角度來看,團貸網“爆雷”事件也許能夠成爲網貸加速備案的助推器。

  衆所周知,P2P網貸備案歷經波折。

  2016年8月24日,監管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對網貸業務進行備案管理,整改期不超過12個月。隨後,監管又陸續發佈三個指引文件,分別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管理登記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業內稱之爲“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彼時,業內一致認爲,網貸平臺備案即將在2017年8月問世,網貸備案成爲P2P網貸平臺繞不過的檻。

  但事物的發展往往事與願違。2017年1月,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組織視頻會議,提出以“時間服從質量”爲原則,根據各地整治工作進展調整,將整治工作延長至2017年底。

  2017年12月底,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又發佈了《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簡稱57號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然而時間來到2018年6月,說好的P2P網貸備案依然沒有到來。6月14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我們繼續進一步做工作,年內還不行,還得繼續加把力。”

  時至今日,完成備案依舊是P2P網貸平臺最想完成的事。雖然網貸備案歷經“波折”,但好事多磨,我們依然相信,順利完成備案後的P2P平臺將更加合規,網貸行業的發展也將越來越好。

  讓我們翻回頭來看“團貸網”爆雷事件,不合規的頭部平臺出現問題需要各方高度重視,對於監管來說,團貸網爆雷事件或將成爲網貸加速備案的助推器,唯有儘快落實備案的相關工作,網貸行業的合規發展才能更上一層樓;對於其他平臺來說,堅持合規運營,加速整改,以最合規的面貌來迎接網貸備案當是現階段的重中之重;對於投資人來說,不必過度恐慌,畢竟團貸網爆雷實屬個案,喜好躲在潮溼陰暗環境中的“蛀蟲”,是無法存活於充滿正義、陽光飽滿的生長環境中的。網貸行業的健康、合規、可持續發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