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體育還是為政績?

2011-01-23 ------------------

香港特區政府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60億撥款計劃,上個星期五在立法會遭到否決,六十名議員,四十人反對,十四人贊成。這應該是政府所預期不到的,因為建制派議員手握的選票,超過了半數,而在過去,政府的法案,以及撥款,比如備受爭議的高鐵項目能夠最終通過,全賴這些鐵票。

但是這次,鐵票不靈了。被看成政府票倉的民建聯在立法會裡面有八個席位,當中四個人還身兼港區政協和人大代表,結果投票那天,他們寧願放棄去珠海參加政協人大的預備會議,為的就是在立法會投下反對票。而這,已經是他們在短短几個月內,兩次對政府說不,上一次,則是反對政府擴建一個垃圾堆填區,因為政府的方案,涉及到開發郊野公園,遭到香港民意的強烈反對。

對於政黨來說,馬上要面對今年的區議會以及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政黨的形象,直接影響到參加直選的候選人所獲得的選票的多少,尤其是要考慮到未來,當立法會議員一人一票產生的時候,如果毫無原則的站在政府一邊,長遠來講,對政黨沒有好處。

儘管政府強調,民意調查顯示,18到35歲的年輕人,支持申辦亞運的比例一直在六成以上,但是撇開政府這份民調,其他的獨立機構以及政黨所做的調查都顯示,被訪民眾顯然並不支持,而在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公開政府民調全文之後發現,政府只是挑選了其中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部分調查結果,也因為這樣,原本表示支持的建制派突然掉轉方向,他們其中的一個理由,就是民情有變,弄得特首相當的不滿,公開抱怨「被人跣」,也就是被賣了,暗指建制派前後態度不一致。

政府闖關失敗,一個原因是拿不出詳細的計劃書,申辦的經費,從一開始的四百億港元,到最後變成六十億,讓人擔心,既然數字可以這樣伸縮有彈性,那末到時候,整個項目會不會變成一個無底洞,而這樣的擔心,在討論高鐵的撥款的時候也是反對者最大的擔憂,因為畢竟都是納稅人的錢。

為了遊說議員和公眾,政府這次大打運動員牌,讓在廣州亞運獲得好成績的香港運動員親自上陣,表達他們對於在家門口參加大型國際賽事的期待。但是議員,還有輿論並沒有為其所動,反而更增加對政府的反感,認為他們利用了這些運動員。因為大家期待政府做的,是增加資源,改善和增加香港現有的體育設施,讓運動員們的訓練環境得到改善,同時也鼓勵不愛運動的香港人,多一些參與,另外,也希望政府承擔起責任,為退役的運動員提供培訓,甚至資助他們上大學,而不是現在這樣自生自滅。但是政府擺出的姿態卻是:要做這些,必須支持申辦亞運。這兩個原本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被政府捆綁在一起,也引發批評,認為政府不是真心為了香港的體育發展,而是在做一項形象工程。

從西九龍文化區到申辦亞運,可以看到一些官員的思維,認為盛大才顯得城市的足夠大,也許是看到廣州上海因為亞運世博的表面光鮮,於是相信這樣做是為了香港人好,只是大多數香港人並不這樣想。

特區政府在申辦亞運的問題上一敗塗地,連「好朋友」都和自己離心離德,或許要反省一下原因,是否過於剛愎自用?是否擁有包容不同意見的胸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