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們看遊戲,小年輕看愛情

來自專欄 AnimeTamashii105 人贊了文章

作者:izumi

封面來源:《高分少女》

7月開播的《高分少女》,揮別「小學生篇」裏惜言如金大野晶,從第4話起進入了「初中生篇」,並迎來新一輪故事的女主日高小春。本劇改編自押切蓮介老師在《月刊BIG GANGAN》上連載的同名漫畫。講述格鬥街遊大行其道的90年代,發生在街機廳裏那些充滿懷舊氣息的、略帶青澀回憶的另類愛情喜劇。日媒「nlab.itmedia」採訪了J.C.STAFF動畫製作統括擔當松倉友二,聽他細數四處尋覓原版街機,往動畫片中導入遊戲影像,以及動畫播出後觀眾反響等與作品相關的各種軼事。

現任J.C.STAFF製作統括的松倉友二,曾組織策劃推出過《少女革命烏蒂娜》《灼眼的夏娜》《零之使魔》《科學超電磁炮》等多部大熱動畫,是J.C.STAFF首屈一指的王牌製作人。

1992年從專科學校畢業後,松倉進入J.C.STAFF,並破格在二十幾歲就升任製作人。放眼業界,像他這樣,統籌規劃社內全部作品的主任製作人,實屬罕見。據松倉回憶,自己的事業步入嶄新階段、並一路蒸蒸日上的契機之年始於TV版《少女革命烏蒂娜》(97年)完結後的98年。在做《少革》時,松倉的名片上還不是如今的頭銜,在公司裏,他上有頂頭上司,平級的同事中也有好多位和自己一樣的現場製片人。

然而,命運似乎註定要讓松倉受人矚目,二十齣頭,他已經名聲在外。據說那時業內到處流傳,J.C.STAFF招募到一名意氣風發的新人,居然在20歲的年紀,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從製作進行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製作人。且重點在於,與松倉搭檔的,竟然是在業界赫赫有名的高山文彥監督。

高山文彥 動畫監督、腳本家。代表作:OVA《機動戰士高達0080 口袋裡的戰爭》(監督)、劇場版 《WXIII 機動警察Patlabor》(總監督)。在J.C.STAFF主持動畫化的作品中,曾擔任《青之花》《愛麗絲與藏六》系列構成和腳本擔當。

松倉與高山監督初次合作的動畫是OVA《超時空世紀Orguss 02》。值得一提的是,那部作品的角色原案是美樹本晴彥老師。於是大家又在私底下議論,這回讓美樹本老師出角色原案的,居然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

美樹本晴彥 動畫師、插畫家。《超時空要塞Macross》《無限地帶23》《飛躍巔峯》等劇的角色設計擔當。還曾出任2016年放送的《甲鐵城的卡巴內利》的角色原案。

松倉年紀輕輕就在職場混跡得如魚得水、八面玲瓏,得益於時代的造就。那個年代,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包括創作者、製作公司、出品方在內的方方面面的人脈資源。一來二去,業務接洽也就接二連三地找上門來。

都說出名要趁早,更何況松倉合作過的儘是些傳說級的大人物。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還要數上文提到過的《超時空世紀Orguss 02》,以及首部TV作品《少女革命烏蒂娜》。再有,讓他投入大把心力的,就是眼下這部時隔1/4世紀的《高分少女》了。說來,松倉本就是遊戲業界出身,也一直對外宣稱自己喜歡遊戲,之前也承接過不少關聯的工作。

原來,松倉18歲~20歲時,在京都名為「東星軟體」的遊戲公司工作過,而「東星軟體」同樣屬於行業內超級知名企業,且因其經手過無數著名遊戲的製作,卻鮮為外行知曉,又被譽為「影武者」企業。在校期間,松倉每天上午念書,下午去遊戲公司工作,入夜則在街機廳打工。

製作《高分少女》時,松倉拿出自己收藏多年的遊戲機,為製作組提供實物參考。平日裏,松倉愛好收藏基板、硬體,但凡販賣過的商品,他總想親手把玩一下。在動畫製作起步階段,因資金喫緊,就連購買二手「NEOGEO」都感到捉襟見肘,而「世嘉土星」的標價,更是貴到讓松倉懷疑人生,因而,那段日子生活異常拮据。

《高分少女》是J.C.STAFF挑戰的首部全3DCG作品。那為何當初放棄2D、而選擇做成3D呢?對此,松倉的解釋是,這單純基於押切老師的獨特筆觸,用2D展現起來較為困難,綜合考量街機、遊戲畫面與角色匹配度等多項因素後,決定選用3D。他尤其提到大野,雖說春雄瞬息萬變的面部表情毋庸置疑提升了操作難度,但表情「刻板」的大野,手繪起來反而更難控制,多多少少總帶些表情,而松倉想要發揮穩定的「無表情」。

或許有人以為,劇中,大野對春雄實施了一系列拳腳相加的主動攻擊行為,這些動態用3D做起來會比較省事,可事實並非如此。人物動態用手繪表現還是較為省力的,但考慮到本片還涉及遊戲畫面、街機、街機廳等一系列景物的情景主題再現,諸如大量箱式物體排列的空間。怎樣讓角色在遊藝設備前玩遊戲時,看上去不帶違和感,感覺還是做成3D效果更為理想。

事實上,這是松倉力排眾議的決定。大家反對的最大理由,還是基於3D製作存在角色表情僵硬,動作不自然等缺陷,在主推角色為賣點的人羣中,3D作品仍舊相當不受待見。

日本的動畫愛好者當中,不願看3D的人不在少數,不過,當一部分原本擔心3D表現不佳的觀眾在實際觀看《高分少女》後,也給予了「效果還不錯」的積極評價。

松倉將此歸功於現場工作人員的努力。因為3D建模前需要先做2D設計,自然要找懂3D製作原理的人來設計,於是J.C.STAFF方面找到了SMDE公司的設計師先繪製線稿,隨後在此基礎上建模。

SMDE是曾參與過《索斯機械獸》《團地友夫》等作品製作的老字號。精湛細膩的專業技術,打造出無懈可擊的影像效果。這也是為什麼J.C.STAFF明明擁有自己的CG部,還特意找人家做外包。松倉坦言,純粹因為本社技術力量跟SMDE不在一個段位。

據松倉介紹,之前做2、3D結合的作品時,會向外包公司提供角色資料,要求對方配合完成,但因為此次是頭一回做全3D,所以,打從一開始,角色設計就全權委託給SMDE方面。這中間當然也會產生修正之類的事情,但最終還是在監督的監修之下,由SMDE方面協助完成作業。

在先前其他的訪談中,松倉曾經談到過自己找尋街機的辛苦。眼看市面上幾乎找不到《街頭霸王》《真人快打》《Space Gun》等特殊街機,松倉只得四處調查,瞭解在哪裡可以找到何種型號的機子,再派人前去實地測量。從前的通用,因為是近30年前的產品,在如今的街機廳裏早已絕跡。看不到世嘉「Aero City」的影子,「Namco Consolette」系列也遍尋不見。嚴峻的現實,逼得松倉不得不認真考慮購入二手的機器,於是,他試著跟妻子商量,說自己想買一臺跟冰箱差不多體積的「Aero City」街機,結果遭到一頓數落。

垂頭喪氣的松倉在秋葉原漫無目的地瞎晃,卻碰巧瞥見了滿世界尋找的街機,便撲也似的衝上去詢問,哪位是「負責人」?後來,只要一得空閑,松倉就會跑去秋葉原逛店,當面跟人交涉能否協力提供參考資料等事宜。

圖為小學生篇中數度登場的世嘉「Aero City」。到90年代後半期,其後繼的「Astro City」成為了當時的主流

片中除了街機,春雄自家還買了家用遊戲機。而且,春雄是那種用完愛把機器規規整整收納進包裝盒遊戲宅。拆了封的機子可以買到中古品,但原裝的盒子可就不好找了。這下,松倉又得到處打聽夏普出品的「Twin Famicom」(融合了紅白機本體和軟盤驅動器)和「初代Game Boy」的外包裝,好在「Beep」「Super Potato」等中古店得知松倉的來意,都無償將外包裝借給J.C.STAFF使用,這讓他特別感激。

遊戲佔據了本片的重頭戲份,說到遊戲,便不得不提遊戲與動畫片在畫面幀率上存在的差異。眾所周知,日本TV動畫採用「3格作畫」的24p幀率,而遊戲是60p,即每秒拍攝60張圖像。為配合遊戲畫面的呈現,《高分少女》的動畫特地採用60p製作,也就意味著,本片需處理的數據量要超出通常一倍以上,因而,3D部門的人員心中難免不爽。

並且,在觀眾雙眼早已適應24p幀率的前提下,導入慢悠悠的60p3D影像,也伴隨著「喫力不討好」的風險。幸而,SMDE的技術再顯神威,在他們的處理之下,畫面看上去竟與普通24p的動畫片並無二致。這方面的調整隻能依託經驗及平時的數據積累。不過,生成的總張數成倍增加,大大加重了攝影部門的負擔。

那假設往24p的影像中硬生生插入60p的遊戲畫面,結果又會如何呢?答案是,60p的影像會跳幀。不同類型的遊戲或多或少會有所差異,某些遊戲的特效會畫面呈現忽明忽暗的半透明頻閃,像是消失前的瞬間。先前也嘗試過用30p收錄,但效果仍是不能令人滿意。比方,打出一記波動拳,在沒顯示任何中間過程的狀態下,對手就被打飛了。所以,只得全部統一成60p。

為逼真還原街機廳的現場情景,只有去到實地取景。為此,製作組時常光顧高田馬場街機廳,也就是「Mikado」。因為光靠松倉自己絕對不能使用哈格將《快打旋風》打通,況且劇中登場遊戲數量眾多,所以,必須請在場的街遊高手們助陣。據說,因為押切老師也是「Mikado」的常客,與池田店長相識,便從中牽線搭橋。

對於街機廳裏的音效,製作方面也花了大力氣。松倉交給音效師資料、基板、以及和「Astro City」同尺寸的搖桿,然後與音效師探討,假設街機廳裏某個位置放置某款遊戲,看能否做出從遊戲機屏幕前傳出的、在玩遊戲時發出的聲響?或是高速操縱遊戲桿或敲擊按鍵時的聲音,能還原到何種程度?據松倉透露,最終錄音合成時,要將必要的音效,從後方加入進來,錄得很是辛苦。

另外,細節考據方面,例如要在《街霸Ⅱ》裏使出一套華麗連擊時,就會有老玩家提出,當年不可能有這種打法。此外,還會請負責監修的石黑憲一老師幫忙確認硬體、基板等細節部分。請「Mikado」的高手們上陣演示時,也有人指出「那個年頭還沒有○○的連段打法」。

對連招的考據實屬精神可嘉,不僅於此,本作考究之處還在於,請到了下村陽子老師擔任劇伴作曲。提起《街霸Ⅱ》就會讓人立即聯想到下村老師,真的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最早,松倉找到華納的製作人鶴岡信哉商量找誰寫配樂時,鶴岡想起,當初在《極上生徒會》一片中曾經共事過的下村老師,且還身為《街霸II》作曲的本尊,便當即拍手稱快。可是下村老師大忙人一個,根本聯繫不上。又恰好之前下村老師與華納方面在合作《午睡公主 ~我不為人知的故事~》的劇伴,便想方設法從兩方面接洽。當得知下村老師聽說過《高分少女》的名字,但還沒讀過漫畫原作時,松倉又趕忙送書過去。

聽過本片的OP、ED就會發現,許多旋律耳熟能詳,能讓人想起遊戲中的人物。也難怪,製作組給出的作曲指示就註明:類似○○關卡的音樂。事後,松倉慶幸,虧得是請下村老師本人「自仿山寨」,否則,換作別人,這般明目張膽的擦邊球哪裡敢用。

目前,動畫劇情已經從小學生篇轉到了初中生篇,日高小春的登場,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第1話播出時,目睹當年自己體驗過的街機廳昨日重現時,還是令不少觀眾大感喫驚,包括松倉認識的業內人士,遊戲相關的從業者據說都看得挺興奮。總之,第1話順利達成了驚艷眾人眼球的使命。第3話,更是因那份不期而至青澀懵懂的情愫,獲得了部分預期之外受眾的共鳴。

松倉解釋說,製作組只管潛心致力於《高分少女》的創作,此事純屬無心插柳、意料之外的驚喜。收視統計表明,在第1、2話的階段,受眾羣還集中在M2層(35~49歲的男性),幾乎沒有M1(20~34歲的男性)、F1(20~34歲的女性),然而,第3話時M1一舉超過M2呈現低齡化趨勢,女性方面則以F1、F3(50歲以上女性)為主。

今後,伴隨著日高的出場,戀愛氣息還將愈發濃重,屆時,相信引發新一輪受眾人羣分佈的變動。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原先預想的大叔持續懷舊熱捧的現象並未發生,卻很可能演變成老少通喫的局面。據此前松倉對業界大叔們的不完全統計,明明截止第2話時,M2還佔絕大多數。另一方面,J.C.STAFF社內的年輕社員儘管對街機不甚瞭解,但都被春雄「男子氣概」所打動,外加覺得大野好可愛,也都看得樂哉樂哉的。

本劇針對不同年齡段受眾的吸粉能量,著實成為有趣的話題,並且,到了12月,還將通過Netflix面向全球配信。展望未來,松倉對懷舊街機遊戲在海外的深厚羣眾基礎還是頗有信心,但劇中的戀愛觀則完全屬於日式思考迴路,說實在,他有些擔心外國人不喫這一套。因而,說話總愛拐彎抹角詞不達意的春雄遭遇光動手不動口的大野,這對磨磨唧唧的小冤家能否被海外觀眾接納,松倉在期待的同時,也心存不安。

松倉對90年代美國的街機遊戲文化缺乏瞭解,不過已經預定參加今年在北美召開的「Otakon」,正好藉機到那打探一下。

最後,談及今後的看點,松倉建議各位在新女主小春登場後,留意春雄的動作。還有,之後會出現哪款街機遊戲,也將成為大叔年齡層觀眾觀劇的一大樂趣。本來挖掘遊戲本身也是松倉個人的喜好,從這層意義上講,OP曲就是極佳的深挖舞臺。真要把裡頭的街遊全都說對了出處,功力也甚是了得,因為,有些遊戲就連「埋坑」的松倉自己也搞不清楚。


參考資料:

  • 「ハイスコアガール」がアニメになるまで 製作統括?松倉友二のこだわりとJ.C.STAFFの挑戦

weixin.qq.com/r/XUzJ0S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大叔們看遊戲,小年輕看愛情 - Anitama - 講道理的動漫媒體

官方網站:Anitama - 講道理的動漫媒體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