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測大廠羣豐經營岌岌可危,知情人士向本刊說,董事長卓恩民曾有功於羣聯,潘健成對卓恩民也相當大方,不只提供高薪,還派他擔任羣豐董座,羣豐在2006年成立半年後就開始賺錢,未料,市場卻傳出羣豐高層要求潘健成退出投資的耳語,甚至傳言羣聯下單給羣豐的價錢比其他廠商還差,加上與羣聯有競爭關係的大廠不下單給羣豐,害得羣豐也接不到其他的生意。

自此之後,羣聯與羣豐漸行漸遠,從2011年10月開始,羣聯公佈申讓羣豐股票1萬張,隔月又再申讓7千500張,持股比率從17%,大幅下降到僅剩約3%,而羣聯在羣豐擁有的2席董事,也在股票處分後解任,逐漸淡出羣豐經營權,羣豐的股價從此一蹶不振,2016年12月14日正式結束興櫃。

曾任職羣豐高層的人士向本刊說,羣聯其實幫了羣豐不少忙,即使羣聯退出羣豐後的1、2年,仍持續下單給羣豐,羣豐必須自立自強,不能倚賴羣聯給單,否則怕也會影響到羣聯。

現年44歲的潘健成,18年前創立羣聯電子,生產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從上游IC控制晶片做到下游模組成品的獨特模式,打造羣聯電子成為全球前2大快閃記憶體IC控制晶片商,目前全球每3支隨身碟就有一支是羣聯電子的產品,每5支手機中就有一支會用到羣聯的晶片,堪稱業界與主管機關心目中的模範生。

羣聯曾一度登上興櫃股王,潘健成也寫下臺灣最年輕股王總經理的紀錄,成為交大最年輕的傑出校友,與施振榮、曹興誠、曾繁城這些科技大老平起平坐,他以僑生白手起家的傳奇故事,成了臺灣創業楷模,也被馬來西亞封為拿督,相當風光。


更多鏡週刊報導
【敗光30億】這個老闆亂投資 中鋼廣達華碩都受害
【敗光30億】董座玩殘興櫃公司 股價崩盤40元變1元
【敗光30億】封測科技公司竟然養海膽 能不虧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