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空間指的是由四周建築物所圍起來有或無開口的一個範圍,附近居民或經過的行人停留或活動在其中,

具有一定的觀賞休閒、遊憩功能。都市空間的規模大小形狀數量、有無綠地,

不同尺度的基地觀察 ,例如從一塊屋樓建築基地,或從一個都市重畫區的尺度,

我們可以看見兩岸在不同都市空間做出綠地空間規劃時具有顯著的差異

都市空間在建成之後, 由許多空間單位所組合而成,單體對空間的影響, 我們難以使用窮舉法來規範設計,

因此強調信息技術及數字資料之蒐集應用,包括後續評估與建模, 皆是近年來許多研究強調的重點 

這些以信息技術資料為核心的評估,同時也成為都市綠地空間設計優化過程中的限制條件

明確優化數個參數的限制條件之下, 經常會忽略複合以提升可利用效率的可行性

這學期在南京大學交換, 體會到地大物博, 無論是都市或校園, 走在街道上讓人感覺相當的有趣 

南大的人行空間, 高寬比小, 也就是街道寬敞, 兩旁的建築物不高, 三層樓

車道共規劃兩線, 反而人行道四線, 行道樹也是四線排列左右對襯, 且行道樹都有做複層栽種,

這樣的設計方式在臺灣較為少見每天從宿舍走到地鐵站, 發現其一問題, 校園中幾乎每位學生均有自行車代步,

加上近三年共享單車電瓶車入駐快速, 因此行人行走的兩旁樹蔭下空間, 全部都成為滿是自行車的停放區域

人必須狹窄的行走在太陽光直射的紅磚道上, 這是人為及社會發展迅速, 造成行人熱不舒適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什麼說都市綠地在空間規畫上與信息技術應用上應有區別呢?

 

可以由實際使用情況來反推。空間規劃按數字資料進行通常是極度理性的,

提升都市生活環境品質也是中國十三五計畫中明確的提升到戰略層級方面,

但是使用漸進式規劃(劉立偉等 , 2011)或者新進提到城市用地功能複合式空間(Function Combination Mode)(張悅文等 , 2017)

何者才能更有效的滿足提升都市環境品質之設計?

以南大現況為例, 或許漸進式規劃足以完成, 學習巴賽隆納的方式, 將建成空間劃分為許多小區塊,

每個小區塊做出檢討並漸進式的改造。若重新思考該人行空間的使用需求, 想必會有人想, 簡單, 將自行車停放區挪動到其他地方,

將行道樹的遮蔭區域淨空, 馬上可以改善行人行走之舒適性。但從數字信息層面來討論, 這樣確並非為最有效率的使用方法

我們或許將因此落入成本考量, 城市規劃理論, 數字信息優化的相互衝突裡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是否最後我們仍然選擇養了一隻鴨子。

 

所謂複合, 已經不限制在二維平面的改造(張悅文等 , 2017)

但是在行人空間這件事,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 人的心理需求上面, 我們仍要求安全、便利、舒適、經濟、公平、富有變化性

以盒馬生鮮來說, 數字資料大數據導致我們看到的無人貨架上, 出現集體購買頻次較高或正在增高的貨物,

但是這將導致意識選擇性的長尾效應失靈​​​​​​​, 人類是否失去了挑選的樂趣, 失去了多樣性的觀點。

被動的接受數字箝制我們的, 天賦思考設計的藝術美感, ​​​​​​​及文化意義

我們以為數字迅速的告訴了我們想要的,迅速的滿足了我們所需, ​​​​​​​但是人卻活得越來越無聊

體現生活質量與美好, 或許應該是漫步在杭州古運河的許多個悠閒午後, 而不一定是滿是河鮮大喫大喝的每個週末

偶一為之即可。

 

都市綠地與空間規劃是想要體現生活, 信息應用死活是個技術活。應該多點區隔纔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