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時期美軍航母的航行編隊,一方面也是宣傳需要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首先這個要看擁有航母國家的實際作戰能力。這其中就有艦載機作戰半徑,防禦艦艇的導彈射程以及其作戰目標的種類。在編隊航行的時候一般都採取緊密隊形,這個時候的距離單位一般都用「鏈」表示,一鏈等於十分之一海里,也就是185.2米。採用密集隊形的好處是方便交換艦員以及燈光訊號聯絡等等。

圖為馬島戰爭的英軍編隊,基本都是視距內

在戰爭時期根據職責不同,以美軍為例,一般是距離航母40海里到80海里之間。這個距離可以使得艦船隨時處於艦載機的保護範圍內,並且可以保證艦船不受敵方絕大多數區域外攻擊武器的襲擊,並且艦船上的區域防空導彈可以儘可能的延伸防護半徑,而且這個距離處在防空導彈的最佳攔截距離上,可以有效保護航母。如果像巴西或者泰國這樣的輕型航母的話,其編隊擴散半徑一般只在10海里以內,因為護航艦船上並沒有遠射程的防空導彈,一旦距離過遠,航母受到襲擊的時候來不及回防。英國在馬島戰爭時期除了警戒船隻以外也採用的密集編隊。

圖為蘇聯的航母搜索分隊,拍攝船是現代級

除了一般國家以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蘇聯。蘇聯海軍航母編隊一個是為了掩護潛艇出海,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尋找美國海軍主力決戰。為了搜索美國海軍航母的具體位置,儘可能的發揮出超遠程反艦導彈的優勢,一般會用一艘現代級驅逐艦和一艘無畏級反潛驅逐艦組成搜索小組,前出數百海里。

軍情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一般在2-3海里以上,但是也不會特別遠基本航母會處於護航軍艦的近防導彈的射程以內,除非沒有空中威脅否則不會離那麼遠。

在航母戰鬥群中驅逐艦和護衛艦是作為第二層警戒力量,第一層是艦載機所以在航母戰鬥群中不需要拉開特別大的距離以實現驅逐艦雷達的大範圍覆蓋(驅逐艦編隊展開防空隊形通常拉大間距保持大範圍覆蓋),航母的預警力量是靠直升機或者固定翼預警機。

航母戰鬥群需要驅逐艦 護衛艦為其提供交叉的火力掩護,所以航母必須處於交叉火力範圍之內。我看了這裡的有個人回答60海里我只想說一句100公里左右的距離驅逐艦和護衛艦如何提供掩護?

驅逐艦上的遠程防禦系統和近距防禦系統要與航母的近距防禦系統組成交叉的防空火力網使用的,有人還說隔60海里我也是醉了。


航母的護衛艦隻有兩個主要任務,放空和反潛。

現代潛艇雖然有線導魚雷,射程幾十海里,但是主要還是在目視距離內發射魚雷。視距外發射反艦導彈按空襲看待。

潛艇的射擊距離在10海里以內,反潛艦艇距離航母要5海里以內。

反艦導彈的發射距離要在10海里以上,如果只是防空艦艇主要以預警機雷達為主。護衛艦不能超過10海里。

如果只是航行,採用密集隊形。作戰時候。距離3~5海里比較好。


三至五海里之間的範圍


以美軍為例,現在的航母編隊護衛艦一般不加入。兩艘巡洋艦在航母兩側各40海里左右,4艘驅逐艦在60-80海里,一艘核潛艇在航母正前方50海里,補給艦在航母后方20-30海里。

這個距離與軍事的關聯其實不是很大,主要是流體力學。根據流體力學在船舶航行中的原理,船頭是排出流,壓強高,船中是吸入流壓強低,船位也是排出流壓強高。所以當兩條船平行近距離航行的時候,船舶之間如果間距小於船長的情況下,這種效應就馬上產生了。

兩條船平行航行,相對速度假設為0,那麼中間產生的流壓是最小的,導致互相被吸入靠近發生事故。因此假設護衛艦與航母相距過近,結果只有兩種情況:一是護衛艦報廢;二是航模和護衛艦都受傷。

為防止出現「自相殘殺」的情況,通常軍艦並行間的距離在500米左右(根據航母照片估算),實戰中根據不同的作戰目標會有更大的距離。另外一旦緊急機動時,如果艦艇間距離過小會互相撞擊發生事故,故距離應大於最小轉彎半徑


航母戰鬥群艦船間距自二戰以來有日益擴大的趨勢。現代航母戰鬥群艦船間距數十海里,依各種隊形(反潛、防空、航渡等等)不同而不同。整個戰鬥群直徑在百海里以上。其防禦圈外層在400公里左右,攻擊半徑取決於艦載機,以F/A-18而言在700多公里。算上反艦導彈射程對海攻擊距離可達上千公里。如果使用夥伴加油還可以更遠。另外,不用艦載機的話,用戰斧巡航導彈攻擊半徑可達2500公里。


航母編隊拉開距離,是因為要派前出的雷達哨艦以及構築遠程防空圈,內圈還有近程防空圈以及反潛艦艇,方圓百十公里小意思,緊密隊形一般都是為了擺拍好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