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nmeimei

  如果讓你不假思索立馬說出一首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音樂,大部分人都會哼出《梁祝》的旋律。同樣,如果現在讓你說出一個最能代表中國汽車工業的品牌,大部分人也會脫口而出紅旗的名字。

  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是因爲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形象已經植根於內心深處,成爲了時代賦予的烙印。響徹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梁祝》旋律、國慶閱兵儀式上駛過長安街的紅旗車,是中國人共同的回憶。

  不過大多數年輕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國粹IP之間,其實也有着一段跨越了60年曆史長河的不解之緣。

  60年前,他們一同創造了奇蹟

  時間回到1958年,當時中國的汽車工業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沒有技術,沒有資金,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極其困難。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一汽人靠自己的雙手摸索實踐,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就造出了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奇蹟。

  同樣在那一年,上海音樂學院兩名20出頭的年輕學生何佔豪和陳鋼,接受了一個任務,爲建國10週年大慶創作一首獻禮的作品。他們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從民間戲曲中取材,用西洋樂器作爲載體,創作出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一年後的1959年10月1日,10輛嶄新的紅旗牌轎車亮相國慶慶典,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也能造出自己的轎車。同樣在那一年,上海蘭心大戲院的舞臺上,18歲的俞麗拿懷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演奏《梁祝》,一曲終了,臺下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60年前,在那個還並不富足的年代,在長春和上海兩個相距萬裏的城市,各有一羣年輕人憑藉自己心中那股不服輸的信念,用自己的一腔熱忱創造了奇蹟,爲祖國母親的十週年華誕獻上了兩份最珍貴的禮物。

  那是紅旗與《梁祝》的第一次“相遇”,也正是從那時起,它們成爲了中國汽車工業和中國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標籤。

  60年後再聚首,爲了一個共同的心願

  60年間,紅旗品牌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壯大,自身也在不斷成長蛻變,至今依然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國車”經典符號。

  而《梁祝》也成爲了全球範圍內最能代表中國音樂造詣與精神內核的一首音樂作品,呂思清、盛中國等大師都在世界各地的舞臺上無數次演繹過這首經典作品。

  經典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才能以全新的風貌與新時代接軌,走入年輕一代的內心。走過了一個甲子的紅旗與《梁祝》也深知守正創新的重要性。

  於是60年後的今天,在祖國母親即將迎來70週年華誕之際,我們再次見到了這對國粹IP的聯手。

  3月26日,在曾經上演過無數次《梁祝》的上海錦江小禮堂,一汽紅旗品牌宣佈將與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聯合出品音樂劇場《真愛·梁祝》,爲祖國70週年華誕獻禮。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

  除了重溫經典,這部全新創作的《真愛·梁祝》還將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聽體驗。它創新的採用了“音樂劇場”的模式,融合了現代舞、舞臺劇、音樂劇以及小提琴協奏曲等多種表演形式,講述了四段關於“愛”的故事。

  《梁祝》曾經的主創何佔豪、俞麗拿、陳鋼再聚首

  這裏面有考古學家樊錦詩對藝術和歷史的愛,有作家巴金對伴侶和生活的愛,有文成公主對國家和民族的愛,也有梁祝傳說中對青春與戀人的愛。不論是雋永深沉的小愛,還是家國情懷的大愛,那份執着與永恆都讓人動容。

  除了音樂作品本身的創新,紅旗品牌這次作爲聯合出品方參與到一部文藝作品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經典汽車品牌的守正創新之道。

  不同於以往汽車品牌與文藝作品的“贊助模式”,在《真愛·梁祝》創作之初,作爲聯合出品方的紅旗品牌就積極參與到了作品的開發過程,爲主創團隊提供了大量的珍貴史料和創造靈感。

  60年前曾一同爲新中國10週年獻禮的兩大國粹級IP,60年後再度攜手,聯合出品音樂劇場《真愛·梁祝》向新中國70週年獻禮,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義。這是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標杆與最具代表性的中國藝術傳承之間的強強聯合,是新時代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舉。

  其實這次牽手《真愛·梁祝》,已經不是紅旗品牌第一次與中國文化品牌跨界合作了。今年1月我們就見證了紅旗與經典文化IP故宮達成戰略合作。除此之外,拉斯維加斯CES展上的驚豔亮相、央視春晚上經典的“精彩七分鐘”、烏鎮互聯網大會上自動駕駛汽車紅旗“E·界”的C位出道,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極富創新力的新紅旗品牌。

  曾經的經典“國車”,如今以更親切的形象成爲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國民車”。在傳承經典的同時,紅旗人深知“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的道理,通過與跨領域夥伴的合作,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具有創新力、更加開放包容、更充滿活力的新紅旗形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