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作爲中國新舊社會交替的一個轉折點,一直身處動盪之中,不過這個時期也不光有戰亂,也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

  民國最好的地方,就在於培養出了不少的人才,他們遍及各領域,爲推動中國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著名外交家顧維鈞,就是這個時代的傑出人物。他生於晚清,但成於民國,對中國近代史具有極其積極的影響。

  顧維鈞是個海歸,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主要學習的就是外交,數年後取得了博士學位,回國後就職於北洋政府,曾給袁世凱當過祕書。

  顧維鈞年輕時最出名的功績,應該要數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那時他纔剛過30歲,但其外交能力已然遠超旁人,在會議上舌戰羣儒,說得外國人啞口無言。

  我們都知道,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並沒有多少話語權,即便我們也是一戰的戰勝國,但沒有人承認我們的地位,列強還想從我們身上刮油水。

  在國人的期望中,顧維鈞作爲中國代表團的一員,參加了這次的會議。大家本以爲能借這次機會,讓中國能在國際政治大舞臺上一雪前恥,但現實卻令中國代表團很是難堪,西方列強欺負中國可真是一點都不掩飾。

  最先發難的自然是世仇日本,日方代表毫不客氣的提出,要無條件接管以前德國霸佔的中國山東,其嘴臉實在是可恥至極。

  面對日本的無理要求,中國代表自然也不能示弱,顧維鈞作爲發言人,不卑不吭地懟回了日方的要求,直言山東是中國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別看顧維鈞年紀尚輕,資歷尚淺,但他的發言條理清晰,有理有據,情真意切,令其他國家代表都頻頻點頭。

  然而,俗話說得好,弱國無外交,即便顧維鈞再據理力爭,但在絕對實力面前,所有的理都可以不顧,西方列強爲了佔據更多的利益,還是駁回了中方的要求,要將山東劃給日本。

  對於此等困境,顧維鈞向代表團團長提議,拒籤這項條約。於是,就在各國代表匯聚凡爾賽宮等簽字的時候,中國代表沒有一個人出現,他們用這種強硬的態度告訴西方列強,中國也不是任人拿捏的。

  後來,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的發言,被搬上了熒幕。其中他有一段話說得十分精妙,中國山東就好比西方耶路撒冷,萬萬不能丟棄。

  雖然這句話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但顧維鈞以強硬姿態,爲中國力爭權益的一幕,還是讓人分外震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