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省商業集團幼兒園 魯嫣

  一、主題內涵

  告狀,從人際關係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發生某種衝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時出現的,藉助第三方力量來解決糾紛的一種特有的人際行為。幼兒的告狀,是指幼兒在他們自己認為受到同伴侵犯或發現某種行為與幼兒園的集體規則、教師的某項要求不相符合時,向教師發起的一種互動行為。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告狀是一種發生次數很頻繁的現象,它花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人類個體,他們的告狀行為一定有許多不同與成人的地方。那麼,幼兒為什麼要告狀?教師怎樣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下午的區角活動中,我給美工區活動的孩子分好了油畫棒和剪刀,這次美工區的活動內容是製作送給媽媽的賀卡,韜韜的作畫速度比較慢,因為他在畫畫時喜歡講講話,東張西望的,而坐在其前面的明明早早地製作好了,當他離開位置的時候,一不小心撞了韜韜的手臂,韜韜馬上質問明明:「你為什麼撞我?」 明明連忙道歉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韜韜不聽,噘著嘴跑到前面來告訴我:「老師,明明推我的手,害得我畫錯了。」一副很難過的樣子。

  分析:首先,應當看到韜韜告狀有他可取的一面。他懂得了上課的規則,這說明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想通過告狀來求得成人的幫助,從而矯正同伴的不好行為。從這個角度講,這是孩子處理問題能力的一種進步。但是,對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到老師那裡,這會引起同伴的敵視,也會削弱獨立處理同伴間小糾紛的能力。

  案例二:星期一上午孩子們正在閱讀室裏進行閱讀活動,他們有的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同看一本書,有的自己選了一本書獨自坐在角落裡津津有味地看故事。這時候,亮亮突然很氣憤地過來「告狀」:「老師,《藍貓淘氣三千問》是我先找出來的,傑傑他不讓我看。」 傑傑也不甘示弱:「書是我先拿到的!」兩個人在老師面前爭論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我先安定了一下他們的情緒,接著,轉過臉來對傑傑說:「上次,你看《西遊記》時,寶寶硬是不給你看,你心裡感覺怎麼樣啊?」 傑傑想了想說:「沒得看書覺得很不高興。」老師趁機說:「那你不讓亮亮看書,他也一樣會很難過的呀!你們兩個想想辦法,看看怎樣才能讓兩個人都開開心心地看書?」 亮亮和傑傑聽了,商量了一下,決定兩個人一起看書,於是他倆就手拉手高高興興地坐到小椅子上看書去了。

  分析:亮亮是為了求得老師的公正解決糾紛,請求保護而產生的告狀行為。在集體活動中,幼兒之間經常會出現意見不和、爭奪玩具和書籍等糾紛。當這些糾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一方就會告訴老師,以求得老師的公正裁決或給予保護。在活動中通過引導亮亮反省,並換位思考,相互間要理解、寬容,讓孩子不僅要知道別人的想法,還要理解他為什麼要有這種想法,讓孩子考慮一下他人的行為是否有合理的一面。給孩子創設一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啟發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亮亮和傑傑聽了老師的話後,兩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到小椅子上一起看書去了。

  案例三:中午進餐前,老師組織大家進行安靜活動;聽故事《小哪吒》,開始,大家還能傾聽,等飯菜送到後,老師開始分飯菜時,個別小朋友開始「談天說地」了,妍妍就來告訴老師:「寶寶在說話!」,老師因為要分菜比較忙沒有理會她,但過了一會兒後,講話的孩子多起來了,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響,連妍妍也按奈不住,加入了談天的行列。

  分析:象妍妍小朋友的這種告狀行為,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詢問,即「寶寶在說話」,你老師是支持這種行為呢?還是反對這種行為?她想從老師這裡探個究竟。「寶寶在說話」的第二層含義是「我沒有說話」老師若對她的行為表示肯定,或給予表揚的話,孩子會得到滿足感,並能領會到成人的評價標準,她就會用這種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

  三、討論與反思

  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幼兒的告狀行為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幼兒告狀的理由卻不盡相同,那麼,面對孩子的種種告狀行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教師要了解動機和目的,區別對待。

  1、求助類的告狀。一般求助類的告狀是幼兒為了尋求成人的保護。如案例二中,「亮亮突然很氣憤地過來『告狀』:老師,《藍貓淘氣三千問》是我先找出來的,傑傑他硬是不讓我看。」對於這類問題老師不要直接插手,可啟發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老師通過讓孩子回憶看《西遊記》的經驗,引導他利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思考問題,學習換位思考,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亮亮和傑傑互相商量,一起高高興興的看書去了。

  2、詢問類的告狀。如案例三中,在聽故事時,妍妍告訴老師「寶寶在說話」,這時候幼兒的「告狀」實際上就是一種詢問,他們希望教師能對「被告」的行為做出解釋;發現老師「毫無反應」之後,講話的孩子逐漸多起來,最後連告狀的孩子也奈不住了,遇到這樣的告狀,教師要及時肯定孩子的積極方面,以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我們可以表揚孩子說:「妍妍認真聽故事,不講話,真是個好孩子!」這也是培養兒童的正確判斷力和剋制力,同時也通過榜樣的作用,讓好的行為得到張揚,遏止一些不良行為。

  3、為自己辯解的告狀。如「黑板上的字是某某叫我擦的」,這類告狀都是孩子在做錯事情以後,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試圖推卸責任或者逃避懲罰。這時老師就要分清責任,該懲罰的絕不姑息。同時要讓本以為告了別人的狀自己就沒事沒的孩子認識到:把責任推給別人是不對的。

  4、「檢舉揭發」類告狀。兩~三個列子明還沒畫好!」 洪宇抬起頭,彎著小腦袋:「老師,明明把線條畫在外面了。」這種行為不宜鼓勵,更不能當著「告狀」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孩子。要防止幼兒因為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或懷有嫉妒心理而亂告狀,這會使孩子的心理畸形發展。並且老師對這種告狀行為及時糾正,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日常生活中,幼兒因糾紛而產生各種告狀行為,我們老師要認真聽取孩子的告狀,全面而細緻地調查孩子們爭吵控告的原因,弄清爭吵的原委。因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予理睬,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會使孩子產生壓抑感。但如果我們總是一味的袒護孩子,久而久之他們會把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師那裡,會逐漸形成遇事愛找茬,心胸狹窄等不良心態。所以教師在瞭解糾紛的原因後,要認真調解加以解決,對那些持強凌弱的幼兒加以批評,對被欺負者給以安慰和保護。

  (二)不管孩子告狀的原因是什麼,此時教師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簡單敷衍的態度對孩子都是不禮貌、不尊重的。

  你要表現出仔細傾聽的態度,除了進一步明確是非對錯之外,任何教育都和平時一致,不因孩子告狀而發生改變。

  1、寬容的態度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要從生活中讓孩子體會到寬容的樂趣。教育孩子多看別人的長處。讓孩子學會公正、客觀地看待別人、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多發現別人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處處處心積慮的別人的茬。

  2、自信而不自我。

  太喜歡告狀,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過於自我的表現。老師要在平時生活中就讓孩子處理好自信和自我的關係。

  一個從小就具有領袖氣質、充滿自信的孩子肯定不會有事沒事地把「老師,某某又怎麼啦」掛在嘴邊。同時,父母也要教會孩子不能太自我。否則,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只要不利於自己的事情就是壞的,就值得告狀。幼兒期的孩子愛告狀的的確不少。但他們的告狀沒有什麼惡意,目的只是想看看大人對那些不守規則的人事如何處理。大人最好不要隨便表態, 要搞清楚孩子告狀的目的原因,區別對待。

  3、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減少告狀行為。

  通過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平時多注意訓練幼兒的獨立性,對減少幼兒的告狀行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妥善的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終的目的在於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從而減少幼兒的告狀行為。對於幼兒之間糾紛的處理,老師可組織幼兒觀察影視動畫、聽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評價其中人物的行為,從而豐富幼兒是非的感性經驗,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進而減少幼兒的不良行為。還可以組織幼兒通過談話、討論等形式,講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幼兒來想辦法解決,從而提高幼兒獨立處理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進而減少幼兒告狀行為。同時還要交給幼兒一些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策略,如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會謙讓,共同協商等。老師在日常教學活動總中,對幼兒園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可逐步提高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遇到幼兒主動對各種行為進行評價,反覆幼兒關於是非問題評價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和評價能力,提高幼兒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獨立性不斷增強,減少幼兒的違紀行為,各種告狀行為自然而然就減少了。

  幼兒的告狀看來事小,跟幼兒的心理發展關係很大,作為幼兒啟蒙者的我們,在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時,切莫等閑視之。事實上,只要我們教育引導得當,它還能幫助我們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和心理需要,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顯著。相信通過教師努力,孩子會得到改變的!

  四、相關問題的思考

  同時我在工作中發現幼兒在解決爭執時容易表現出攻擊傾向。最近深圳的一項調查表明,90%以上的幼兒有行為攻擊傾向,在去年6月西安一名幼兒因與他人爭執竟然開口咬傷同伴,如何引導幼兒正確解決同伴爭執?如何採取科學的教育活動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行習慣和行為意識,從根本上解決同伴爭執問題?這些,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探討。

  參考書目:

  1]孩子的五種常見告狀動機.

  [2]周長秋.談教師對幼兒「告狀」的分析評判能力(一).山東教育,1999,15.26頁

  [3]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9

⊙歡迎分享、轉載,轉發請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聲明。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中幼網編輯整理,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