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的衣食住行裏處處透露出清皇宮的信息,那麼,賈府的陳設物和生活用品中有什麼逾制的東西呢?

       賈府的珍奇寶物數不勝數,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明代的成化瓷、清代的琺琅彩應有盡有,妙玉還有“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成窯”是指明成化朝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傳說明萬曆時, 成化五彩杯一雙, 價值10萬錢, 可見成化五彩在明代後期已是罕見的瑰寶。榮禧堂“大紫檀雕螭案上設着三尺多高青綠古銅鼎,懸着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鏨金彝,一邊是玻璃海(上臺下皿,音“海”)。”秦可卿的臥房中,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對聯,武則天用過的青銅寶鏡等。大觀園中各處陳設的名貴器物更是令人咋舌。這一切,都彰顯着寧榮二府的帝王氣象。

清代宮燈

       我們重點說說賈府的“宮燈”。

       宮燈,顧名思義就是皇宮中用的燈。主要是些以細木爲骨架鑲以絹紗和玻璃,並在外繪以各種圖案的彩繪燈。封建時代的宮廷建築都是體現着宗法禮制和帝王權威,等級制度甚至超越本身的實用功能,這一觀念在宮燈上同樣體現。

       可是,榮國府裏竟然掛滿了宮燈。

       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寧國府:“廊檐內外及兩邊遊廊罩棚,將各色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諸燈掛滿。”

       榮國府:“每一席前豎一柄漆幹倒垂荷葉,葉上有燭信插着彩燭。這荷葉乃是鏨琺琅的,活信可以扭轉,如今皆將荷葉扭轉向外,將燈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戲分外真切。窗格門戶一齊摘下,全掛彩穗各種宮燈。”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在清代,宮燈的製作由皇宮內務府造辦處統一管理。隨着海外貿易的增加,南洋的紫檀、楠木、花梨、紅木等不斷進入大內,用以製作各種配套的宮燈。陶瓷、琺琅、玉器、料器配合使用,技法涵蓋雕刻、填漆、描金、鑲嵌等,式樣繁華,精美絕倫。清朝時,宮燈由於珍貴竟然成爲皇帝獎賞王公大臣的賜物。《清朝野史大觀》有載:“定製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燈盞數對。”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寧國府的“羊角燈”也是“宮燈” 的一種,清末夏仁虎在《舊京瑣記》裏記載:“宮中用燈,當時玻璃未通行,則皆以羊角爲之,防火患也。陛道上所立風燈,高可隱人,上下尖而中間橢圓,其形如棗。”由此可見,“羊角燈”當時是皇宮裏的專用燈。

       第14回:“鳳姐出至廳前,上了車,前面打了一對明角燈,大書‘榮國府’三個大字,款款來至寧府。”明角燈就是羊角燈。第75回寫到中秋節“當下園之正門俱已大開,吊着羊角大燈。”

清代宮燈

       乾隆中晚年,羊角燈從宮中逐漸流傳到貴族府邸,直到清朝末年才走向民間。

       2017年8月北京故宮爲找工匠修補僅存的一對羊角燈,找到了諸暨大唐箭路村的羊角燈製作傳人張方權,並對其羊角燈製作流程和修補技藝進行考察。張方權祖上四代做燈,幾代單傳,只傳兒子不傳外人。到了張方權這一代最後學會全套手藝的,只有張方權一人。製成後,羊角燈燈罩薄至幾毫米,幾乎就是透明的,點燃蠟燭後,看上去玲瓏精緻,像琉璃做成的一樣,後人又稱之爲羊角琉璃燈。故宮的羊角燈可證明羊角燈是皇宮中的用燈。

       榮國府的賈政只是個工部員外郎,官職從五品。王公大臣、御前大臣年終時也只能得到皇上賞賜的燈盞數對,可榮國府的窗戶上居然掛滿各種宮燈,這是一般的官宦貴族家庭嗎?

       《紅樓夢》中多次點出賈府用的是“宮”中之物:寶玉、熙鳳和湘雲等人系的是“宮絛”;薛姨媽送給黛玉、熙鳳和三春姑娘的是“宮花”,薛姨媽明確說“宮花”是“宮裏頭的新鮮樣法”;元春送賈母“富貴長春”宮緞四匹;江南甄府送給賈府的是“上用宮綢”;林黛玉爲大觀園題詩曰“宮車過往頻”;元春省親時“進了行宮”;大觀園“琳宮合抱”、“琳宮綽約”、“桂殿蘭宮”,榮國府窗戶上掛滿各種“宮燈”,等等。作者不斷點出賈府中用的都是皇宮中的物品,其實,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那賈府就是皇宮。

       本文由《新話紅樓》作者張凱慶獨家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