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再次讓我思考了一個我一直在思考、但仍未找到最優解的問題: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活在別人眼中,兩者之間應如何取捨,才能將幸福感最大化?

考慮一個極端的答案: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會獲取最大的幸福感。因為自我內心的滿足最為重要,所以當我們去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而無需考慮他人看法的時候,我們應該能夠取得最大的快樂。這種極端的情形總在一些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出現(之前回答過對《月亮與六便士》和《刀鋒》的看法,這兩本書都是在以頗為極端的例子來描寫類似的選擇),可這些形象的出現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一種人性困境:人是社會性動物的屬性。

真實的世界中,鮮有人能做到無視周圍人的看法,在不考慮他人感受的前提下,去做任何一件自己想要去做的事。這個前提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成立的。那麼如果他人的看法會讓某種行為令人感到有所顧忌,做這件事的幸福感就會大打折扣:在行為之時,要考慮他人的想法,便已經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即使在事後,也一定會為某些議論之聲勞心勞神。所以這種極端的答案,對於正常人來說,都不是獲取幸福感的最佳選擇。如果要找到這個問題的最優解,就要學會權衡、協調這兩者的關係。

而選取最優解的方法,目前來看需要兩步,即改變自己對於自我及他人關係的認識和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行為上的糾正,以此判斷這種認知和行為是否能達到自己的預期,如果不能,就需要繼續調整。

每個人在一開始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某種認知,並處於某個位置,從而使處事原則更偏向自我或更偏向他人。但若這種原則並不能夠讓自己滿意,也許調整自己對兩者的態度會讓結果更佳。當然,「他人」對自己的影響也有輕重之分,最重的莫過於家人,摯友;其次是普通朋友,同學等等。在考慮清楚這些問題之後,以此為指導,對自己的行為做進一步的刻意修正,也許會是一個找到精確解的不錯方法。

可做到其中任何一步都絕非易事,其一,改變認識意味著在思想上改變自己長期以來形成的態度,若想調整這種長期建立的思想,就必須從更廣闊的範圍、獲取更多有效信息,並讓這些信息匹配曾經的經歷,更新自己的觀念。其次,即使是調整行為模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對有些人來說,從生理上講,改變一個保持良久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覺得這部電影就是在談論如何審視自我角色這麼一件事兒。

電影中五個角色性格鮮明,但這種鮮明的個性到底是由自我產生,還是受到別人的影響?又或許這些性格特質本就並非他們自身的特質,而是僅在別人眼中的特質?

他們在這樣的兩點間努力探索,但始終沒有在找到自己的平衡點:一個準確定位。來自朋友、父母、生活的壓力,迫使他們做出了選擇,或者說,他們並未真正思考和選擇,而是生活把他們推到了一個看似安全的角色里。

對於結尾的解讀,也是我所希望的:他們通過這次的經歷,重新審視了自己在自我及他人心中的角色,並做出了令自己滿意的抉擇。但正如上面所說,要進行這樣的改變是十分困難的,這也是他們自己在影片中提出的問題:過了今天,還能否是朋友?雖然五個人暫時經歷了彼此經歷的相互刺激,對自己和他人產生了進一步了解,但是否能將這種認知轉化成新的認知態度,並對長久行為產生影響,還需經過時間的檢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