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正在提速,一系列積極信號頻現。

格力集團股權轉讓,可以說是一個標誌性事件。4月8日晚,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格力電器是格力集團旗下最優質的企業,也是製造業的行業標杆,其混改可謂是國企混改邁出的重要步伐。雖然眼下還未塵埃落定,但從各方消息看,這次改革正朝着積極的方向前進,有望激發出格力更強的創新發展動力。

格力混改這個微觀例子,反映出宏觀政策正在推動國企改革提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國企改革作了許多安排,提出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要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爲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步伐越來越快。據國資委消息,第四批100家以上國企混改試點名單即將出爐,將積極推進有條件的“雙百企業”實施混改。同時,相關消息顯示,中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正在籌備設立中,首期規模有望達到800億元,由中國國新牽頭設立的“雙百企業”發展基金也在積極籌備中,這兩隻基金有望幫助國企混改提速增質。

從現階段格力混改釋放出的信號看,其轉讓的股權將由市場定價。據格力電器公告顯示,格力集團轉讓股權將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進行,本次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由此可見,格力混改具有的代表性意義,是國企股權或者說國有資產有希望實現市場化定價,換言之,伴隨混改,國企的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這無疑是重大制度利好。

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認爲,國企改革貫穿改革開放的整個歷程,基本上每輪國企改革都釋放了巨大的制度紅利,尤其是2005年前後全面推動的股權分置改革。格力本次混改如果最終成功,也有望推動本輪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甚至比肩股權分置改革所帶來的紅利。

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曾表示,要思考的是,怎麼把國企改革推動到市場化,市場化企業,無論它是什麼所有制,都能爲國家發展建設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混改也就成功了。她的觀點,可以很好地概括國企混改的方向,即淡化企業的所有制屬性,強調企業的市場化程度。企業的市場化程度越高,就越能適應當下經濟大勢,也就越能發揮出創新活力。

不僅僅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各類國企改革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如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自然壟斷行業改革等,這些都是爲了提高國企的市場化和現代化程度,讓不同屬性的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相互促進。資本市場的繁榮穩定、產業的轉型升級、宏觀經濟的高質量增長,這些長遠目標只能依靠改革實現,而國企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當下,我國經濟面臨着從“要增速”到“要質量”的轉變,壓力不小,每前行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而唯有改革才能推動我國前行。其中國企改革尤爲關鍵,需要使國企更市場化、背景更多元、特權更少、公司治理更現代化。最大的風險是改革力度不及預期,而足夠力度的改革是對衝風險強有力的工具,能夠釋放出最多的制度紅利。倘若國企混改能夠如預期中的加速落地,“雙百行動”能順利進行,國企的考覈激勵機制能夠實施較大幅度的改革、薪酬能實現市場化,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國企改革能夠釋放出巨大的紅利,國企有望實現“競爭中性”的再定位,達到高度的市場化與現代化,與民營企業各取所長、共同發展。由此,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便有望被確立與鞏固,各類所有制企業都能成爲規範現代的新型企業,一道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