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遊記》一書,會發現豬八戒與孫悟空的關係始終不那麼和睦。唐僧兩番趕走孫悟空,固然是唐僧與孫悟空師徒之間的矛盾激化,但也總有豬八戒在旁邊煽風點火的一份功勞。在唐僧第二次趕走孫悟空,六耳獼猴趁機作亂,化身孫悟空模樣,打暈唐僧,並搶走行李後。豬八戒自告奮勇,欲前往花果山討回行李,唐僧說道:“你去不得。那猢猻原與你不和,你又說話粗魯,或一言兩句之間,有些差池,他就要打你。着悟淨去罷。”

那麼,豬八戒爲何與孫悟空始終不睦,並時常在唐僧面前搬弄是非,以激化唐僧與孫悟空之間的關係呢?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豬八戒之前的身份比較高,而看不起孫悟空的出身。豬八戒原爲天蓬元帥,執掌天河八萬水軍,屬天庭正式高幹。而孫悟空是野路子出身,地位極低,雖然後來天庭承認了孫悟空自封的“齊天大聖”名號,但那只是個空銜,按書中所言,乃是有官無祿。孫悟空實際上在天庭並無職位,也無俸祿,不過是天庭承認的山大王罷了。後來,天庭怕孫悟空會無事生出事端來,才着其看管蟠桃園。說白了,就是蟠桃園的保安。

故而,豬八戒瞧不上孫悟空的出身,動輒以弼馬溫稱呼之。這有些像今天職場上,名牌高校的畢業生,瞧不起沒讀過大學的,豬八戒就有幾分這種心理。

其二,孫悟空斷了豬八戒的歸路。從唐僧的三位徒弟取經前的境遇來看,孫悟空的境遇最差,被壓在五行山之下,受盡日曬雨淋之苦。沙僧的境遇次之,其在流沙河爲妖,每七日也要飽受一次飛劍穿胸之苦。而豬八戒的境遇最好,其在高老莊入贅三年,對當下的生活極爲眷戀。故而,豬八戒對取經一事並不怎麼熱衷,而孫悟空卻打破了豬八戒的那種寧靜的生活。還放火燒了豬八戒的雲棧洞,斷了豬八戒的退路。故而,豬八戒對孫悟空有幾分的怨恨心理。

其三,豬八戒對孫悟空大師兄身份的不滿。從書中可以看出,豬八戒是想借唐僧之手而趕走孫悟空的。一方面,固然是孫悟空時常呵斥自己,而令自己不快;另一方面,孫悟空爲大師兄,地位在自己之上,將來算取經的功勞,也無法凸顯出自己。豬八戒還是有幾分能力的,並善於表現自己,無奈“當家才知柴米貴”,在孫悟空被唐僧趕走之後,豬八戒才感覺到自己並沒有肩起重擔的能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