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托摩萤火虫洞是新西兰的一处活性钟乳石洞,由古代海洋生物遗留物的化石所形成的石灰岩,经过无数次的地质变化与外力侵蚀而形成。1887年,当地毛利族族长塔·帝努老及一位英国测量师法兰德首次进入萤火虫洞,在洞壁上成千上万生存了多少年的萤火虫终被发现。

  石洞里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萤火虫,仿若一个巨大的萤火虫瓶子。游客在怀托摩洞洞口搭乘小舟沿着河水前行,在小舟上擡起头就可以看见萤火虫光带,蓝绿色光线让游客们仿佛置身夜空中的银河之中,开启了一段水上的“星空”之旅。

  发光的萤火虫和石洞内的钟乳石及石笋组成一幅“星空”影像。(东方ic/图)

  洞口的光线和萤火虫发出的光线十分协调。(东方ic/图)

  一名游客站在萤火虫洞的洞口。(东方ic/图)

  石洞中的“星空”比现实还璀璨。(东方ic/图)

  萤火虫的光线倒映在水面上。(东方ic/图)

  游客乘着小舟欣赏萤火虫制造的“星空”。(东方ic/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