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協奏曲《中山裝》是一部由中國兩千多年以前的古代樂器古箏與西方交響樂相結合的新作品。作曲:旅美華人Victor Cheng 和美國作曲家Michael Gordon Shapiro 古箏協奏曲《中山裝》講的是40年代末中國內戰時期,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反映出那個時期的歷史縮影。

60多年前,駐紮在中國東北的國民黨軍隊裏,有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有一個一歲多的兒子,還有一個剛剛出生的女兒。一日,丈夫接到了轉移的命令,可是妻子剛剛生產而女兒也只有4天,無法隨軍上路。丈夫只好把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女兒留在了東北,自己帶上一歲多的兒子和妻子親手為他縫製的中山裝踏上了征程。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分離竟成為了永別。 鬥轉星移,天各一方。一個家庭被分割在海峽兩岸,帶到臺灣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並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留在大陸的女兒也已經成家立業並有了一個聰明的兒子。可是這一對老夫妻卻感到非常的無奈,在他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惆悵和深深的思念。40多年過去了,大陸張開了臂膀歡迎臺灣同胞回鄉探親。令人遺憾的是,丈夫已經身患重病無法踏上旅程,臨終前他把兒子叫到牀前,拿出了那件妻子為他縫製的中山裝,他囑咐兒子在他死後帶上這件中山裝和他的骨灰回到大陸去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並將他的骨灰安葬在家鄉的土地上。 兒子帶著那件中山裝和父親的骨灰在臺灣出生的女兒陪同下回到了祖國大陸,當他快走到母親的門前時,他的心跳得是那樣的快,腳步卻慢了下來。兒子輕輕地推開母親的院門,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在妹妹的攙扶下出現在眼前,他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雙膝跪倒在地,撲倒在母親的懷中失聲痛哭。 臺灣來的小孫女和大陸的小外孫,兩個天真無邪的孩子手拉手奔跑在祖國的田野裏。母親用顫抖的雙手捧起了那件已經洗得發白的中山裝,她感到這件中山裝是那樣的重,它承載了那樣多的悲歡離合和全球華人對偉大祖國美好未來的無限希望。 該曲通過一位旅美華人的視角,表達了對偉大中華民族崛起的歌頌和盼望祖國統一的美好祝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