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114年前的今天,抗日英雄楊靖宇

  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

  他是東北抗聯的主要創建者

  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間

  他英勇頑強,是連敵軍都敬佩的抗日英雄

  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他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

  靠喫草根樹皮和棉絮,戰鬥至最後一息

  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他的傳奇經歷

  致敬英雄

  日本人眼中的“治安之癌”

  “最揮之不去的心腹大患”

  楊靖宇

  原名馬尚德

  1935年東北抗日聯軍正式成立

  由6個軍發展到11個軍

  短短几年時間

  楊靖宇領導的抗日武裝迅速壯大

  1935年,日本關東軍調重兵

  對楊靖宇的部隊大舉進攻

  1萬多人的日僞軍

  把1千多人的抗聯戰士

  包圍在了今天通化地區以西的河裏地區

  在日軍看來

  終於有了全殲抗聯部隊的大好機會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楊靖宇和他的部隊

  竟然在日軍的視線裏突然消失了

  神祕失蹤了兩個月之後

  楊靖宇竟神奇地出現在日軍的後方

  並直逼日僞的心臟城市瀋陽

  可就在關東軍回撤之時

  楊靖宇又出其不意地

  向另一個兵力空虛的據點——本溪

  發起了進攻

  就這樣,楊靖宇以1千人的部隊

  在4個月中轉戰2000多裏

  在敵人兵力空虛的後方

  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不僅粉碎了日軍的“秋季大討伐”

  而且創造了東北遊擊戰爭史上極爲輝煌的一頁

  日本人稱楊靖宇爲“治安之癌”

  一心想要除掉他

  抗戰時期,東北抗日聯軍戰士在伏擊日寇

  1939年9月

  梅津美治郎被任命爲新的關東軍司令官

  他一到東北

  就把楊靖宇列爲僞“滿洲國”第一心腹大患

  懸賞兩萬元捉拿楊靖宇

  與此同時,梅津美治郎痛下決心

  計劃調集僞“滿洲國”所有能動用的機械化部隊

  對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楊靖宇

  和他的部隊

  進行一次徹底的“大討伐”

  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

  還有中國嗎

  此時,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由於叛徒的背信棄義

  楊靖宇隱藏在深山老林中的

  70多個祕營所儲存的

  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救命物資

  都被破壞殆盡

  楊靖宇和戰士們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

  一天清晨

  一位戰士猛然間發現了不遠處敵人的機槍

  他們一下子明白過來

  原來自己已經身處敵人的包圍圈內

  此時

  楊靖宇跟自己所屬的部隊也失去了聯絡

  他和小分隊的戰士們陷入了絕境

  1940年2月

  楊靖宇身邊的戰士相繼壯烈犧牲

  爲了飽腹、取暖

  楊靖宇選擇了下山

  途中遇到砍柴的老百姓

  楊靖宇給其中一位老鄉一些錢

  託他買些喫的和鞋

  見楊靖宇幾天沒有喫飯

  臉上、手上、腳上都是凍瘡

  這位老鄉說:

  “我看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不殺投降的人。”

  楊靖宇沉默了一會兒

  在最黑暗、最困難、最無助

  許多人萬念俱灰的時候

  發出了充滿靈魂和血性的吶喊:

  “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他們約好了再見面的地點之後

  砍柴的幾人回到了村裏

  殘忍的日軍感受到深深的恐懼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

  收了楊靖宇錢的那位老鄉

  其實是日僞的一位牌長

  日僞牌長通過1米9的身高

  和腰上帶的槍

  判斷出楊靖宇的身份

  隨即將發現他的消息透露給日軍

  日本警衛隊長喜出望外

  立即集中了一大批人

  乘卡車直奔預定的接頭地點

  此時

  楊靖宇已按照約定的時間提前來到了這裏

  多年的鬥爭經驗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觀察地形之後

  他悄悄藏身於

  離接頭地點不遠的一個小山包上

  日軍的兩輛卡車

  帶着警衛隊長、漢奸、叛徒

  來到接頭地點

  警衛隊長大聲喊話

  勸楊靖宇投降

  楊靖宇怒氣上湧

  連連開火

  一共打倒了5個敵人

  一死四傷

  警衛隊長一看

  根本接近不了楊靖宇

  於是下令叫來機槍手

  1940年2月23日下午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

  身中數彈倒在血泊中

  犧牲時年僅35歲

  隨後,殘忍的日僞軍剖開了楊靖宇的腹部

  他們不解

  五六天沒進一粒糧食

  一直得不到補給的楊靖宇

  靠什麼支持了這麼久

  結果,在楊靖宇將軍的胃裏

  他們沒有發現一粒糧食

  只有棉絮和草根

  殘忍的日軍被深深震撼

  更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

  一個爲了自由、尊嚴和解放

  寧願付出生命的民族終究是無法戰勝的

  文字&編輯:張欣悅

  主編:姜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