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教授是如何跟底下的学生互动的?上课是怎么进行的?

professor.png

英国的教育非常注意上课秩序及规则,课堂上,教授允许你使用笔电、平板等电子产品,但老师们非常忌讳学生们在课堂使用手机,即使你只是想用手机的英汉字典查单字,只要你被老师看到,老师会当著全班的面请你停止使用手机,并且会一而三再而三地宣告他的「课堂手机禁止规范」,有的教授是偏好学生们用传统的方式笔记,像是手写笔记,我想这跟教授的教学风格及个性也有关系。

我们系的领导教授很直接地在第一堂课就说明他的上课原则,比如说,他不接受迟到,若迟到就等到下堂课再进去,表现若无其事地走进去是可能被教授「请」出去的,但我发现教授有时候也是看心情执行...不过当然,上课迟到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大部分的学生都是9点准时就位。

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实在很担心听不懂,毕竟是首次长时间在全英文的环境下学习,若教授是苏格兰腔的话,那我不就像是一个人在看哑剧吗?这不就对不起教授们的热演了跟我缴的学费跟家人的一切一切...但好在是我多虑了!首先,教授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英国、希腊、澳洲、伊朗、加拿大等等,有遇到一位苏格兰教授,但他是操著一口清晰好懂的英国腔带著微苏格兰腔,整年下来,我大概是遇到希腊教授的课才比较会出现:蛤?他刚刚讲的是什么?,但其实这样的状况不多,只要上课专心,准备好教授给的讲义,听无的状况是很少的(只是可能有时候会放空或是爱困...)

关于讲义的部分,每堂课前教授们都会上传他们的该次上课的教材(简报)及指定读物,通常一堂课,教授会要求你阅读至少2至3篇文献或是规定你该阅读教科书的哪些章节,除此之外,教授讲义的尾页都有一长~~~串的课外阅读书条,所以不用担心东西太少不够读 :P 有的指定读物是帮助你在课堂前进入状况,但根据每个人忙碌的程度,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完全」读完,有时候好几科的阅读教材累积下来,要阅读的东西真的超级多,但有的读物你就是非读不可,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课堂表现。

在课堂,教授不会自己一个人独唱全场,一方面是他觉得太累了...呃不是(但我觉得有时候也是啦,一个人讲三小时一定累啊)另一方面是想要跟学生互动、听学生的意见及评估学生们对内容的了解度的深浅。基本上,课堂的进行方式分好几种,1) 课前预习及课堂讨论、2)课堂阅读及课堂讨论(课堂拿到讲义,多为短篇的case study)3)小组讨论、4)小组讨论及简报

1跟2虽然都是课堂讨论,但是要不要发表意见是个人的自由,大部分的时候欧洲学生都是非常踊跃的分享他们的想法,亚洲学生也会,但是活跃度相对比较低(晚点来写“各国学生表现大不同”);3跟4都是当下随意凑的小组,教授会一一请小组发表意见,3、4的差别是第四种的上课方式会包含现场即时的简报制作,像是使用PPT或是海报,最后请小组上台发表。

其实不管是哪种上课方式,学生的表现大都跟有没有课前准备有关。不要想说上课前再速速扫过,因为有时候一篇文献就几十页,或是一次就三个章节的教科书,超厚一叠,除非你速读能力真的很好...不然你会希望留给自己充分的时间阅读吸收。在课堂,不只是教授在意学生们有没有读书,你身旁的同学们可能也会在意,为什么?因为当他们发表他们的意见及看法的时候,相对的也会想知道其他人的观点,谁会想要一个人阔谈,何况还有可能是对牛弹琴呢?有些人真的会从头到尾都没有进入状况,完全依附别人生存)之前有个葡萄牙的学生很愤怒的跟我说,他很受不了他的小组,有些人真的就是毫无贡献!简单比喻,那些人就是带著空白脑袋来上课的寄生虫啦,你很难在他们身上学习东西,也不要期望他们的存在能使小组的表现更突出。

欸?说到底,英国的教育到底是怎么样呢?

就是要你自己念、消化、反思及讨论,在课堂上回馈给老师及同学们。
喔!当然还有回馈给你自己啊,你会发现有专心上课,期末考试比较不会挂科!
之后也来写写在英国的考试经验好了!

 

附注:
本身为商学院的硕士生,但不同的学校及科系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是给各位参考看看我的经验啰~

 

延伸阅读:
英国留学|如何选校?

Icon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