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中對「訓」的解釋是「說教也」,引申而來有「教誨」、「教導」的意思。一所大學的校訓體現了這所學校辦學的精神風貌,而儒家重視教育的傳統也為當代大學辦學的思想宗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一所所大學在這些儒家文化的激勵下經風沐雨、含英咀華、世代傳承、歷久彌新。

1、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求學精神

《禮記·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

安徽大學:至誠至堅博學篤行

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中山大學:博學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學誠信 求索 篤行

湘潭大學:博學篤行盛德日新

山東師範大學:弘德明志博學篤行

湖南大學:博學睿思勤勉致知

黑龍江大學:博學慎思參天盡物

2、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君子人格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是很多大學對學生品質的要求。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武漢大學:自強弘毅 求是 拓新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上海大學:自強不息

陝西師範大學:厚德積學勵志敦行

中國政法大學:厚德明法 格物 致公

蘭州大學:博學篤行自強為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文明理厚德濟世

3、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作為「大學之道」,「明德」和「止於至善」是兩個重要標準。

東南大學:止於至善

河南師範大學:厚德博學止於至善

華中科技大學:明德厚學求是創新

福州大學:明德至誠博學遠志

4、孟子的浩然正氣

《孟子·公孫醜上》中「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名言深入人心,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學生青春昂揚的氣概。

蘇州大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山東大學:氣有浩然,學無止境

北京林業大學:養青松正氣法竹梅風骨

5、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

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纔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葯。」

東北大學: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北京交通大學:知行

安徽財經大學:誠信博學知行統一

6、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

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四川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因其學校名稱的接近而借用了林則徐這幅對聯,頗耐人玩味。

四川大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中國海洋大學:海納百川至人至德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註明: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