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程最長的人工洞道,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大運河作爲南北方交通六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魏州就是依靠大運河的黃金水道發展起來的古代重要城市,自唐、五代至宋、金,一度成爲華北的政治、軍事、文化與經濟中心城市。大詩人李白經過河北,看到魏州繁華、富庶,欣然提筆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魏都接燕越趙,美女誇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遊此每相逢。......“

御鑿衛運河碑隋朝開鑿的大運河以洛陽爲中心,南至餘杭(今杭州)爲通濟渠:北至涿郡(今北京)爲永濟渠。大運河流經大名的一段稱衛河,長40公里,屬於永濟渠的中南段。唐朝時,大名稱魏州,帆船雲集、碼頭衆多,江準稻米、絲帛綢緞、及日用雜品多由水路運輸。金代曾再次疏浚運河。元朝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北移,不必再西繞洛陽,至此大運河東移,改道山東,衛河漕運一度冷清。明朝以後,河道由大名城西改道大名城東,即今衛河。明、清兩代均對大運河進行了擴建,整修河聞堤壩航運有很大發展。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衛河航運仍然興旺,七十年代末航運オ停止。如今,大名縣境內仍保有山陝會館舊址、衛河船渡、石灰窯舊址、漳衛河匯合處、官廠村磚窯舊址及龍王廟舊址等豐富的運河文化遺存。

摘選自《文化大名》

作者:方誌邯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