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惡魔吞噬達千億!古代人怎麼防颱風?

來自專欄文學藝術5 人贊了文章

天啊,秋颱風太可怕了:

車都被吹翻了啊

玻璃被吹碎

房子都在搖晃

在北方長大的藝寶第一次見識,太嚇人了

很擔心你們!

趁著這會風小給大家科普下古代人是怎麼防颱風的~

古人預測颱風妙招

現在預測颱風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那麼,古人在沒有雷達、衛星的情況下如何預測呢?

那就是——細緻入微的觀察

01 觀察風向預測颱風

漁民中流傳著「一斗東風三鬥雨」「六月北風,水浸雞籠」等諺語,都是古人預測颱風的經驗,

其中「三鬥雨」「水浸雞籠」都是指颱風雨。意為:出現西、北、東三個方位的風向,且要持續半天到一天以上時,就成為颱風來臨的預兆,諺語「東風轉北,搓繩縛屋」也是這個意思。

02 觀察天空雲彩預測颱風

比如,觀察斷虹

閩粵沿海漁民中流傳一句諺語「斷虹現,天要變」。

斷虹也稱短虹,是出現在東南方向海面上的半截虹。

它沒有雨虹的孤狀彎曲,色彩也不鮮艷,通常在黃昏出現。

斷虹是由於颱風外圍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陽光而形成的,所以看到斷虹則預示颱風將來臨。

另外,如果東方天邊散佈著象亂絲一樣有光的雲彩,從地平線像扇子一樣四散開來,看到這種彩霞,漁民也知道颱風要來了,他們將這種雲霞稱之為「臺母」.觀察「臺母」,也是一種預測方法。

03 藉助海內動物的異常現象

有些魚類,如夜光蟲、角藻、磷蝦等發光浮游生物,在颱風來臨前兩三天會上浮到海水錶層,遠遠看去產生點點、片片的磷光,不停閃爍,漁民們稱之為「海火」或「浮海燈」

中國古代排水系統

古代排水系統主要用於防洪、治河、灌溉、城市供水和廢水處理等。只有在民居聚居的都城才會有比較完備的排水設施,將污水和雨水排入溝渠,導入自然水體,同時還兼具防洪排澇的作用。

考古證據表明,早在公元前2300年就有了城市排水系統的建造,在河南平糧臺古城遺址中發現的最早排水設施是利用陶器製作的鋪設在街道下面的陶管地下排水系統。

大約公元前2000年,大禹因治水有功登上王位,他所倡導的「水在於疏而不在於堵」也是中國最早的排水理念。

平糧臺古城遺址中的陶排水管道

北宋時期的都城汴京是漢朝以後古代城市水系統建設的典例:

這時的水系統由「河流、護城河、池塘和排水溝網」組成,後世多採用這一排水模式,著名的紫禁城即為這種模式發展的典型例子,五百餘年來幾乎沒有暴雨積水的記載,這些古老的排水系統時至今日仍發揮著作用。

在2011年北京暴雨洪災事件中,暴雨洪澇主要集中在西三環和西四環之間,而二環內的古城區因為有古老的排水系統而受災較輕,紫禁城則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古代排水系統的防澇功能由此可見一斑。

紫禁城排水系統示意

廣州古代治水經驗

廣州古城位於珠江水系的西、北、東三江匯合處,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困、因水而榮的港口城市

建城兩千多年來,廣州城的發展與水息息相關, 「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古代廣州人對理想城市格局的描述。

古地圖繪畫:面向水道的廣州城門

古代廣州可以說是一座「河道如巷、水系成網」的水城城市的排水設施也充分利用這些水系,形成了以珠江為主幹,以地上河道、濠湧、湖泊、沼澤為支線,以地下水系為紐帶的水井體系。

在古代廣州,同時起到排水和防洪作用的系統有:城濠、湖泊、六脈渠、干支兩級排水溝、滲井、納潮等系統。築城牆不僅僅是為了防禦敵人,也是防禦洪水的來襲,為了方便排泄積水積澇,城牆還要設水關門閘。

水關遺址

南越國時期的排水設施

水關是古代城牆下供河水進出的隧道建築,是南越國時期為了防止海潮倒灌而在江岸邊建設的水閘。木構水閘是兩千年前廣州城水利體系的樞紐工程,面積達3600平方米,同時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發現的保存最完好、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古水閘遺址

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南越國時期的這座木構水閘是經過精心設計和修建的,其選址、佈局、施工和功能與現代水閘的原理基本一致,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而且從整個水閘規模來看,其本身所能承受的衝擊力不是太大,也可推測出南越國時期的廣州城較少出現洪澇災害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滲水地漏及宮苑地下圓形陶管

水井

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廣州城就極為重視排水設施的建設。

宋至明清時的六脈渠

《羊城古鈔》記載:「古渠有六,貫串內城,可通舟楫。使渠通於濠,濠達江海,城中可無水患,實會垣之水利。」這裡指的是六脈渠對治理廣州水患的重要作用。

六脈渠是用磚石砌成、上蓋石板的大方渠,始自五代,形成於宋代,並使用至明清,六脈渠的存在基本保證了廣州城免受暴雨和洪水的侵害。

六脈渠

宋代開始鑿護城壕,並將城內已有渠系進行系統的整治,並命名為六脈渠,指的是廣州城內人工修建的六條順地勢高低佈置的城內排水渠道。六脈渠取中醫「六脈暢通」之意,將水渠比作人的血管,可見其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宋代廣州城由三城(中、東、西城)組成,這個時期的六脈渠順地勢呈南北走向,有五條集中在西城,其分佈與走向大致上分成「左三脈」和「右三脈」。元代六脈渠基本與此一致。

宋代廣州地理走勢圖

到了明清隨著城市的擴張、原有渠道的堵塞,六脈渠的分佈也發生了變化。

由於明代廣州城三次改造和擴建,因此明代市內的渠道雖沿襲「六脈渠」之名,但位置已經發生了改變。這個時期的六脈渠是乾渠,此外還有無數像毛細血管的街渠流入六脈渠,再排出城濠,形成了由四級水體組成的廣州城排水系統:街渠→六脈渠→城濠→珠江。

清代廣州手繪圖

到了清代,廣州城的城市形態和渠道走向基本延續明代,但渠道淤塞更為嚴重,位置複雜多變,這個時期治理水患的官員也在努力恢復原本「六脈渠」的排水系統,但是無法完全解決水患,只能屢疏屢淹。

民國時期,由於民房侵渠、大規模的市政建設,導致六脈渠最終衰落,被改造為暗渠,成為排污的下水道。

至此,而廣州城「六脈通而城中無水患」的歷史已經終結。

廣州城水系變遷示意

從南越國時期的木構水閘、南越國宮署的下水道設施、南漢國的水關以及以後科學系統的「六脈渠」,事實證明居住在廣州城的居民們對排水防澇一直有著高度的警惕和先進的科學技術。

BUT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人地矛盾越來越嚴重,排水系統跟不上大興土木的腳步以至於如今的廣州城居民每逢大雨都要面臨水浸街的困擾。

太神奇了。古時候的工程沒問題,現在一下大雨就洪水,現代人總是標榜的發達科技在祖宗面前也是不值一提。

那時候是匠人修房子,現在是地產商和臨時工,哎~

剛掃完水的我要去蹭室友的壽喜鍋啦,耶!

你們一定要給我平平安安的??

THE END

參考資料

《太平御覽》史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周生傑 著

《廣州港史:古代部分(中國水運史叢書)》,海洋出版社, 鄧端本編著

《中國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與發展》,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常憬著

圖設計/藝寶

文/藝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