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亡阳?

所谓亡阳,阳气微弱不能自振也。寒自内生,外显憎寒。即是机体无法有效率地提供阳和能量之气,温煦器官以维持起码新陈代谢率,脏器相应呈现出功能: 如转输、开阖、封藏、调控、联系、变化、生殖…等等衰退、消沉、不行、凝滞、迟缓、癃闭、失禁…失职征象。换言之,即是机体难以自体发热产出足够工作温度 以维系器官功能正常运转所需,体温偏低故也。古人所谓“亡阳者,寒深之故也”。

亡阳并非意指人已呈血压只降不升,神去魄存,神志昏厥命在旦夕。只要还能起居作息,当然阳气犹存。只不过阳气水平极其低落沉衰,虽活著,却是为呕, 为咳,为利,为满,为肿,为遗,为淋,为喘,为涕,为汗,为悸,为眩冒(眩晕),为疼重,为脱发,为不孕,为视茫茫,为手脚冰冷,为阳痿早泄,为噫而酢吞 (吞酸、溢酸、胃食道逆流)…所苦。 

四肢厥逆不回,遇劳魄汗淋漓,疲困乏力虚脱,情欲索然淡薄,筋脉拘急掣疼,厥利寒秘无休…等等颓然败象谓也。易言之,生命征象极其低微,即古人所谓 之“气已先亡,惟形独存耳”《伤寒溯源集》真脏脉见,虽生犹死也。“虽欲复,而无阳可复”“虽欲扶阳,无可扶矣”语出明末清初程应旄

寒风一起,气温骤降,果汁下咽,冷饮入腹,顷刻风云变色,胃寒肾冷,湿聚痰涌,郑声咳唾,肢厥肠澼。手脚冰冷,元气已失,肾寒已真,不容逡巡观望, 坐致气怯阳痿火灭而病剧。单用附子开亡阳不可逆之生路,俾命门真气不致涣散外逸而终绝,个中机变非庸俗浅薄之辈能识,如俟病危不起,坏病席卷,临死方谓亡 阳,则贻误日久,残阳尽无,无阳可回,又有何神药能返魂乎?“回阳非回于无可有之乡,有方可回,无则何可回乎?”清‧喻嘉言

 

四逆汤证图解 干姜附子汤证图解

四逆汤证、干姜附子汤证图解《腹证奇览》

注:真脏脉者,死脉也。本脏真气败露不藏,涣散欲绝,无根之脉也。“真脏脉见者,死”此五脏之死脉也。出现这种脉象,则正气不胜病气,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金匮要略》脏见真脏脉,亦曰死脏。肺死脏,肺脏之死脉也。死脉者,阳绝也。“阳绝之脉,必漫如滴水,浮如蛛丝,或散,或微,或绝。”《金匮要略直解》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博,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 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博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 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黄帝内经》

阳者,元气也。

 

“《春秋》文成数万,旨只两字。两字者何?曰尊王也。天王为天下之主,天下不可一日无主,故首尊之以春王正月。而全部《春秋》翻来覆去,总不出此四 字为范围矣。知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则知人身之亦不可一日无主。人身之主何也?曰阳也,阳即人身之天王也。天下有天王,故可以正治而定乱;人身惟阳气,乃可 以守正而闲邪。”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伤寒咳逆上气,非死证也,然实证以咳喘为轻,邪中表而不及哩,中上而不及下;虚证以咳喘为重,正自里而损及表,自下而损及上;二者须于其脉辨之。 伤寒脉浮,虚则浮而散漫无根。伤寒脉数,虚则数而散乱无绪。是谓两伤,正气虚极矣,所坐在形损故也。夫形与气相依,既已成尪羸瘦弱之体,自无复有克盈腴泽 之气,稍遇伤寒,而营卫才侵,气血两夺,唾红潮热,诸虚百损之证递见矣。不死何待?昧者方归咎于伤寒失表,而不悟所由来,使早从虚处,辨而治之于脏之里, 则精胜邪却,…”何至脉散元气亡。 “人身以阳气为主,滋生发育之本也。…经曰,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脉有阴阳,病机之盈虚倚伏在此,医道之辅相裁成亦在此。能于此穷其所谓,则于病之先 一层上,有了功夫,亦于病之深一层上,有了功夫。见病知源,…使万有不齐之脉,皆囊到「阴阳」两字来,则万有不齐之病,自难逃「阴阳」两字去。”“名阴名 阳,此仲景约脉之法。从脉上认病,而不惑于其证,故并得约病之法。”齿痕舌印之作为亡阳之征,乃脉与齿痕相吻合,脉芤本虚也,脉微无根,数动而无头尾矣。 易言之,即是齿痕可以约脉,而约证,而约病也。约亡阳也。“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何谓本有寒分?其人平素本有寒气也。何以如此?乃是其人本气已虚,真 元本已亡佚矣。“夫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和内调外,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伤则元气虚衰,无以温及分肉,故形冷恶寒”“亡阳阴即见”“数脉无力之甚则为 虚”“数为虚,虚为寒”锯齿痕印者心悸动辄近乎百,心颤脉数无伦也。阳动则汗自出,汗出形冷恶寒,正是心气衰竭先兆。见微知著,杜渐防微。“阳可进,万不 可退;阴可退,万不可进” “凡人身真元之气,与夫腑脏之气,营卫之气,脾胃之气,宗气,焦气,以及真阴之气,无不从「阳」之一字以验盛衰,以定消长。…此盈彼亏,此消彼长,理固如 此,月可晦而复明,人不可死而两生。”“阳虚受侮,便是损机;阴更不可盛,阴盛生寒,乃具杀气。”“既值少阴受病,何不预为固护,预为提防,迨至真阳涣 散,走而莫追,谁任杀人之咎?”《伤寒论后条辨》

“人生之阳,必当使之常有余而无不足。斯百病不易感,感亦易治。如其人正阳本虚,则易致外邪侵凌,且一受之,而力不能与争拒,则非飞越于上,即沉陷于下耳”《伤寒论本义》

“伤寒不问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谚云:伤寒多死下虚人,诚哉是言也!盖病人元气不固,真阳不完,受病才重,便有必死之道。”《伤寒发微论》

阳气衰亡,反呈亢阳假热。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 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 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以寒热辨阴阳,表里诚莫逃矣。然有真热,即有假热;有真寒,即有假寒。不察乎人之苦欲,无以测真寒真热之所在而定本标也。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 者,沉阴内锢而阳外浮,此曰表热里寒;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阳邪内菀而阴外凝,此曰表寒里热。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本 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我以形,故直从欲不欲处断之。盖阴阳顺逆之理,在天地征之于气者,在人身即协之于情,情则无假。”阳微则恶寒,微甚则反发热,假 有余而真不足,生气已绝于里也,非阴弱发热也。若是阴气内弱,不能胜热,则必在冬月欲裸其身,何得复厥?盛暑阳虚而微,天令入冬则更应恶寒为甚,岂能变阴 阳而反为阴虚发热?生气绝于里,亡阳也。即是《伤寒论》所谓之“亡血”也。不幸的是,一千八百多年前张仲景并未发现亡血乃因手淫之真阳式微,非因误汗误 下;误医误治之所肇致。以是未及辨分别之亡血与亡阳。“浮阳多从证上见出假有余,真阳自从脉上见出真不足。万不可以假乱真,令生气变成死气也。”《伤寒论 后条辨》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无血,下之死。

寒栗而振是阳气衰亡,寒颤鼓栗而身振摇也。“「亡血」二字,以仲景词义推之,皆无阳之义。不知是何深意,殊不能解。如太阳中篇云:假令尺中迟者,不 可发汗。盖尺中迟,则为下焦虚冷,真阳衰少,恐更亡其阳,故云不可发汗。…又如厥阴篇中云: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软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无血,下之 死。既曰腹软脉虚,复至四肢厥冷,是以阳虚阴盛而不可下也,亦谓之无血,岂非以无阳为无血乎?”“腹软脉虚,腹软则里无邪结,脉虚则正气衰弱;而复见四肢 厥逆,则知寒邪入厥阴而为无阳之证矣,故不可下。然不曰无阳,而以腹软脉虚为无血。「无血」二字,最为难解。若不得已而强解之,则经所谓脉者,血之府也。 盖气血之动处为脉,阳气盛则阴血流行,脉虚则阳气不旺,营血不充,是以谓之无血。”“夫尺主下焦,迟则为寒,尺中迟,是以知下焦命门真阳不足,不能蒸谷气 而为营为卫也。”《伤寒溯源集》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医宗金鉴》

“恶寒脉微本是虚寒,所以复利。利(不)止重伤津液,谓之亡血。四逆加人参者,助阳生阴。虽云亡血,实乃亡阳,务复其阳者,以阴生于阳也。”《伤寒论后条辨续注》

无血者,真阳梏亡也明矣。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无血,下之死。不幸的是,今人好饮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日日进食五蔬果以及大量喝水以下宿便,完全与伤寒论戒慎恐惧之谆谆教诲背道而驰,重伤真元阳气,其人不病谁病;其人不死谁死?

“或问失精梦交,皆劳伤阴分之证,何以不单用养阴药而用此汤(桂枝龙骨牡蛎)?不知病虽伤阴,而其本实在亡阳,故用桂枝、龙骨等益阳之药,夫阳生则阴固矣,此制方之精义也。”《金匮要略广注》

阳微则阴弱,阳生则阴固,真阳上升,阴阳自和也。阳亡则阴竭,无阳则阴无以生,阳生阴长,气旺血自生也。“高则必章,卑则必惵”,阳强则阴自盛,卫 衰则荣自虚也。所谓复其阴,还其津液,即是回其阳,复其阳也。追复真气,东风解冻,水泉奔流也。回阳益火无如附子,不因真阳焰薄,虚惫至极,附子何从建 功?

虚之极也,反见假象。证,每惑人以假。“阴病见浮、大、动、数、滑之脉,多阴极似阳,未必即可生之机也。若真脏脉至,如肝脉之中外急,心脉坚而搏, 肺脉浮而大,肾脉如弹石,脾脉如距喙,皆反见有余之象。”《伤寒论翼》“脉无不真,证无不假,但从真处防闲,而假局面无从布设矣”《伤寒论后条辨》,虚羸 阳亡反见亢阳无制之肾气不藏。龙不蛰藏,飞腾于上,是真阳败亡,阴寒独盛于里,虚阳飞腾于外之龙雷之火。比象于飞而不潜,现而不隐,夭矫于天际之雷电闪光 也,惟太阳一照,则雨霁云收,龙雷自息。太阳者,犹人身之真阳,肾中命门真火也。“少阴之有火,诚人身之至宝而不可须臾失也。”人身犹且患肾火不扬,何患 龙火出焰?

“从来重病最易哄人,大实偏似虚,大虚偏似实,大寒偏似热,大热偏似寒。探著相似处,必与真处相反,再待探著真处,而前之反药已不可救矣,此探之为害也。惟有目医人,一眼觑定病之真情,断不为似是而非之假病所眩惑。” 清‧吴楚《医验录》

真虚寒者,偏有假火,假火假热,“则脉亦现假象而反浮大,但按之甚空”假者掩不了真!

“人生之阳,必当使之常有余而无不足。斯百病不易感,感亦易治。如其人正阳本虚,则易致外邪侵凌,且一受之,而力不能与争拒,则非飞越于上,即沉陷于下耳。”《伤寒论本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强者,健也。强阳也,阳气壮盛也,高章为王,阴阳相抱也。附子一入口,清亮绵长而声自雄。

何以是亡阳?

让我们从伤寒论的论述及历来注解伤寒的名家之解读来检视:

小便色白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渴是假象,试以冷水饮之,必不能多也。细察其小便,若色白者,此少阴虚寒之形证悉具也。下焦者,两肾也,惟下焦虚,故不能约束水液;惟下焦既虚且有寒,故令便色白也。”《中寒论辨证广注》

“夫渴与不渴,乃有热无热之大分别也。里无热邪,口必不渴。设或口干,乃下焦无火,气液不得蒸腾,致口无津液耳。然虽渴亦不能多饮。若胃果热燥,自 当渴欲饮水,此必然之理也。宁有里无热邪,而能饮水者乎?”“阴盛逼阳于上,…虚阳在上则渴,此阴寒反见之假证也。其理隐微,岂能智愚均晓?仲景恐人之不 喻也,故但云引水自救而已,下文仍证云,以下焦虚有寒。则知非有热而渴,乃渴之变体也。”“罗天益云:少阴自利而渴,乃下焦虚寒,而用四逆者,恐不可以渴 不渴分寒热也,正当以小便黄白别之耳。”“自利而渴者,阴寒在里,则胃阳不守,故自利。下焦无火,则津液不升,故渴也。…然渴非阳邪,因下焦无火,不能蒸 动气液,上焦无灌溉之润,…如果热邪作渴,小便当赤。其所以小便白者,以下焦命门火虚,但有寒气在下,无火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如此者,急当以温经复阳 为治,不可因渴生疑,误用寒凉,枉人生命也。”《伤寒溯源集》

注:钱潢虽有不可据小便黄白以作阴阳寒热之辨,认为,“阴寒在里,气化不行,亦有小便短少而色黄者。”“小便多者为无热,或热在血分而无伤于气分 耳。”要知下焦无火,阴寒无阳,膀胱蓄水,不得气化而出之尿少偏黄,是涓滴不畅,苦于里急,乃溲液点滴不出停留膀胱过久使然。尿液原本不黄也。血为阴,热 在血分则热灼营阴,销烁血中津液,纵然热邪蒸腾血中津液至口腔,致反不甚渴,或竟不渴,体液煎炼灼烁,尿溲纵不短赤亦不当清长。热在阴分,血热沸腾,尿液 能不浓缩消亡?

“少阴病,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是下焦之阳虚,而阴不生少火。不能蒸动其水气而上输于肺,故渴;不能生土,故自利耳。”《伤寒附翼》

“阳虚而不消水,故小便色白,乃少阴阳虚病形悉具矣。然心烦,而上虽似热,实因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当从温散无疑。盖世但知四肢厥逆,遂为虚寒,讵知小便色白,乃为的验也。”《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热邪伤津而作渴者,必小便短,大便硬;若自利而渴者,乃为火衰作渴。证属少阴者,以寒中少阴,肾阳受困,火衰不能薰腾津液,故口渴,法主附子助阳温经,正所谓釜底加薪,津液上腾而渴自止。”《伤寒集注》

“然必验小便者,以少阴主水,热则黄赤,寒则清白也。”《伤寒论注》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热之有无,何从辨之?以小便辨之而已。有热者,小便必短赤,…其小便清者,无热可知。”《伤寒论后条辨》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白,寒色也。一千八百多年前张仲景即已明确告诉世人,只要看到小便白,即是少阴里虚寒。“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饮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无阳阴独,是属少阴,里无热也。

“谵语亦有虚实之异,务在临时斟酌于饮冷饮热,舌润舌干,小便清黄,如此求之则得矣。”《伤寒恒论》小便清者为虚为寒;黄则为实为热矣。热能消水,浓缩尿液为黄也。

“然肾热则水道黄赤,若小便色白,又非肾热证,乃下焦虚寒,不能制水,仍当从事温法,不可误认为热。”《尚论篇》

可知小便色白绝非肾热肾火极为易晓。内有热小便必短赤;里有寒小便当清长。小便清长即尿多,淡而色白也。

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津液,阴也。“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小便难者,阴气虚竭也,阴虚小便不利,是无水可利。手淫者小便清长滑利,尿溲浑浑,水气充沛,如何阴虚?况且,“又未知何脏阴阳先绝者。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试问,手淫者若是精伤阴虚,则未死之前更是必当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岂会唇吻反青,肤冷𥆧颤,手足冰冷,小便色白?

汗出不止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阳微阴胜,故云虚损。”《注解伤寒论》

“虚损所该固广,独著一多汗证,则内热烦蒸,种种虚阳之现,包含在内可知。在人未有不认为阴虚者,仲景独曰,阴常在,绝不见阳者,于何知之?知之于寸微尺紧耳。顾微即诸微亡阳之微,紧即诸紧为寒之紧。”《伤寒论后条辨》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热必去,…今大汗出,热反不去,反拘急,四肢反痛,则此之大汗出,非表邪之汗,乃是亡阳之汗;此之热不去,非阳邪之热,乃是虚阳外脱之热;此之拘急身痛,非表证之候,乃是亡阳身痛之候矣。“《伤寒大白》

“阴邪太甚,真阳失守而飞越于外,故阳虚而腠理不密,所以汗出不止也。惟其真阳外越而发热,所以汗出不止,又因汗出不止,则真阳益随汗而尽泄,所以 阳亡而死也。”“若有表邪而大汗出,则热当去矣。汗出而热不去,又似阳明入里之证,而不知内拘急者,即经所谓诸寒收引也。四肢疼者,阳虚而不充于四肢也。 既大汗热不去,而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是阴邪盛极于里,阳气飞越于外,非表邪也。急当收复阳气,驱散寒邪,故以四逆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四逆汤者,回 四肢之逆冷也。伤寒论里述及四逆汤,皆指涉亡阳回阳。“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附子温经,亡阳故也…”易言之,亡阳必用附子。

“内拘急,四肢疼“即是筋脉拘急,寒湿凝滞于筋骨之间之坐骨神经痛也。

下利是阴盛于内,四逆汤当然非用来补阴滋液。

“热厥乃不恶寒,而恶寒之厥,因肾中真阳气虚欲脱,急当回阳。”“大汗,则卫护之阳亦将欲脱,故当四逆汤。急回阳于无何有之乡,希图万一也。”《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大汗则阳亡于外,大下利则阴盛于内,故急宜回阳。”《伤寒经注》

“阴不得有汗,今反汗出者,阴盛于内而亡阳于外也。”《伤寒直解》

“余尝深究虚汗之证,亦自有阴阳之别。阳病自汗有九证,皆有治法。唯阴毒则额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然此是阳虚阴盛,亡阳而将脱也,其死必矣。…非阴证无汗,不得有汗也,有汗则九死一生。”《伤寒发微论》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音无)阳也,此属少阴,…。

“发热汗出不止,乃阴邪太甚,真阳失守而飞越于外,故阳虚而腠理不密,所以汗出不止,又因汗出不止,则真阳益随汗而尽泄,所以阳亡而死也。”“伤寒 本无汗,今反汗出者,以寒邪不在太阳之表,而在少阴之里,命门之真火衰微,不能升越其清阳而为卫气,卫阳不密,玄府不闭,故反汗出也。…阳气不能外固,故 曰无阳。然真阳藏于两肾之中,故又曰属少阴。”“肾脏之真阳衰微,不能升越而为卫气,卫气不密,故汗出也。”“脉见微弱而汗出恶风者,非表邪所致,乃足少 阴肾中之真阳已虚,不能升发而为卫气,所以卫阳不能固密而汗自出,阳虚不任外气而恶风寒也。”《伤寒溯源集》

“病发于阴,不当有汗,反汗出者,阴极似阳也。”“汗出不止,是阳亡而不能卫外也。”《伤寒论注》

“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而咽痛、吐、利者,此阴极似阳,肾阳不归,为亡阳症也”《伤寒论翼》

“大汗出,则热当去;热反不去者,亡阳也。”《注解伤寒论》

“阴寒内固,假热外现,大汗自出而阳出亡,热自不去而气外越,且筋脉拘急,四肢掣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是直中之邪在肝而筋脉隧道并病矣,且阴寒下 泄而孤阳将脱矣。”“阳出而汗必出,汗出而寒必恶”“厥阴病中凡见阳衰,即宜急为扶助;凡见阳陷即宜升举,盖唯恐阳势日以弱,阴势日以盛,至于不可扶助, 不可升举,则虽欲救危阳于欲绝之日,无法也。…倘早为图,维何致噬脐莫追呼?如伤寒六七日,不下利,此必见阳微之证于他端也,而人不及觉,遂延误其扶阳之 方。其人忽而热发,利行汗出且不止,则孤阳为盛阴所逼,自内而出亡于外,为汗为热,自上而随阴下泄为利,顷刻之间,阳不守其宅,阴自独于里,有阴无阳,不 唯与向之热气有余之厥阴异,且与寒热杂合之厥阴亦异矣。此阳脱于阴而死之证也,无可救也。”《伤寒论本义》

“汗出者,必阳气充于内,而后溢于外”《伤寒论后条辨》出汗乃机体有热,调节体温以散热之机制,故汗出而热解。汗出热越而热不解,则热是假象也。阴盛格阳之虚阳外浮,不归也。

“大汗出,热不去者,邪气不从汗解,而阳气反从汗亡也,阳气外亡,则寒冷内生,内冷则脉拘急而不舒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虚不足,不能实气于四肢,则为之疼痛也。”《伤寒贯珠集》

“若有表邪而大汗出,则热当去矣,汗出而热不去,又似阳明入里之证。而不知内拘急者,即经所谓诸寒收引也。四肢疼者,阳虚而不充于四肢也。既大汗热 不去,而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是阴邪盛极于里,阳气飞越于外,非表邪也。急当收复阳气,驱散寒邪。”“恶寒汗出者,知其命门真阳已虚,以致卫气不密,故玄 府不得紧闭而汗出,阳虚不任外气而恶寒也。人但知卫气行于皮肤,而不知乃下焦之真阳蒸榖气而达皮肤,乃为卫气。”《伤寒溯源集》

“病常自汗,似不专主太阳营卫不和,如果属太阳营卫不和,亦必有恶风畏寒(表证)足征。兹云自汗出,其中有素禀阳虚者,或多言,或稍劳动而即自汗出者,皆在(阳气)不足之例,尚敢轻用桂枝汤乎!”郑寿全(即火神郑钦安)《伤寒恒论》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真阳微弱,身无热则无需出汗以散热,阴寒无汗是为顺,若有汗则九死一生,因为反常出现大逆之象也。

“夫汗虽阴液,必由阳气蒸发而出”《伤寒论集注》热越汗出乃热汗,热汗一出即止,汗出热越也。

“夫汗者,阳气蒸阴液之所成也。阴液者,营血之所化也。”“汗者,阴血之所化,阳气之所蒸也。”《伤寒溯源集》手淫者若是阴虚血少,则当无以为汗。

故汗多汗出不止乃是阴液泛滥,而气不足以敛之,气已先亡。阴寒至极反常汗出者,乃虚阳飞越外驰所带出之冷汗也。阳气蒸动气液与虚阳外驰魄汗淋漓,死生逆顺天壤殊别矣。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三阴之经脉剂颈而还,皆不上头。故头汗为邪在阳经非少阴,仍在少阳?

头汗出非少阴,属少阳?“阳微结者,阳分之邪微微结聚,不能传出于表也。注作阳气衰微,故阴气结聚,大差。果尔则头汗出为亡阳之证,非半表半里之证矣。”《伤寒缵论》

张璐的文意即为:若阳微结注解为阳气衰微,阴邪结于里,则头汗出是为亡阳之证。意即亡阳亦可能头汗也。阴不得有汗,若反汗出,则为亡阳也。手淫者, 头汗聚而不流,或头汗如暴雨倾泻,肤凉身厥冷,非亡阳难道是少阳为患? “三阴之经脉剂颈而还,皆不上头。”恐怕是经不起辨证法则检验的。张璐此一洞见实极为有见地。

少阳半里阳热怫郁不能外达,故头汗出,则纵然手足冷,亦必身热。纵然手足冷,手足掌心则亦必热。阳郁气滞于里也。又岂能冷过肘膝不回?

“汗为阳气之车马,此时四逆白通,非不对症,然六车四马,已在驰逐,挽留之法,惟折车勒马,为回阳当下之捷径矣。”《伤寒尚论辨似》

“一达官乘舟急归,四月风雨,饮食不时,得疾如伤寒状,头重自汗,身体悉疼。医作中风湿证治,投以术附,姜附等汤,汗不止。单服附子及炙脐下,亦不止。予往视之,曰:六阳俱绝,不可治也。其汗必如珠,验之果然,半时卒。”

绝汗者,亡阳大汗不止也。“假如置于金银瓦器中(中寒,内真寒),汗出而凝聚不流(外假热汗自出),阳绝之证也。”《伤寒九十论》 单服附子亦止不住汗,非附子不力,乃附子中毒而冷汗仍出不得止也。附子是终结绝汗的唯一终极解药,奈何,宋朝时并不知附子去皮久煎两个半小时可以完全水解 毒性,而保留其雄悍破阴回阳之力道,方能发挥出“飞骑突入重围,搴旗树帜,使既散之阳,望帜争趋,顷之复合。”《医门法律》瞬间追复元气于无何有之乡,阳 入阴出,真元随返,转危为安。

“仲景之方,因症(证)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症(证)便与此方。”“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唯求症(证)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伤寒论翼》

即是现代伤寒学者胡希恕所谓的“辨证不辨病”。

凡见汗出不止,真阳发露,虚阳外驰飞越之亡阳证,唯有救里复阳,温经固脱一法,否则殆至阳神已去“纵欲回阳,其阳绝不能回” 清‧沈明宗。“所谓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清‧钱潢

生死关头,非雄悍霸道之药,不足以当绝处逢生之任。“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明‧孙一奎

此一医案亦正揭示了单用附子之正当性。“加增(或杂以其他)药味,和合成汤,反牵制其雄入之势,必至迂缓无功。”清‧喻嘉言

“若微恶寒者,则阳虚已为阴所乘,辄防亡阳之渐。凡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脉促胸满,皆亡阳中所互有之证”“喘而汗出之内,原伏有虚阳欲脱之机,故仲 景于此际,以微恶寒发其义,可见阳虚则恶寒矣…伤寒证中,多有下后魄汗不止,而酿亡阳之变者。必于此等处参合,庶几可进于道耳。”《伤寒论后条辨》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浮为阳盛,法当无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绝汗出矣。”《伤寒论注》绵绵其去如泻漆者,脉微欲绝也。阴脉也。所谓亡血者,亡阳也。

手淫亡阳者亦有但厥无汗者。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

“少阴病,但厥无汗者,阳气微也。夫汗虽血液,皆由阳气之薰蒸宣发而出也,今少阴生阳衰微,不能蒸发,故无汗。”《伤寒直解》即是所谓正气大虚,真 元已败,不能作汗也。所谓“无阳不能作汗”。换言之,机体阴寒至极,内环境天寒地冻,无力蒸动气液为汗,乃生命现象之征低微也。

“夫汗酿于营分之血,阳气盛方能酿,故阴经无汗总因阳微。”《伤寒论后条辨》

四肢厥逆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 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 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内经‧灵枢》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及微喘者死。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为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逆冷者,寒深入脏,故手足不顺利而如冰,斯为厥逆厥冷。”“胃虚气逆,则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者,真气虚寒,不能摄水也。身微热而见厥,乃阴寒之邪迫微阳而欲脱,故为难治。”《中寒论辨证广注》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金匮要略》

“背为阳,腹为阴,阳盛则作至,阴盛则踡卧。若利而手仍温,是阳回,故可治。若利不止而手足逆冷,是纯阴无阳,所谓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矣。“《伤寒论注》

“微(脉)为脉无阳,厥为证无阳”《伤寒尚论辨似》

“阴虚当发热,何得复厥?”清‧舒诏《伤寒集注》阴虚则阳胜,足下当热,何得复厥?

“手足寒者,阳不行于四末也。上气者,宗气衰微也。平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宗气衰则奔促上气也。脚缩者,寒主收引,无阳以 伸也,此六腑气绝于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焦不阖也,脾衰则四脏俱衰。故经曰: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即不禁之谓也。“《金匮玉函要 略辑义》

“脉弱便利而厥,为内虚且寒之候,则呕非火邪,乃是阴气之上逆,热非寒邪,乃是阳气之外越矣,…然阴方上冲而阳且外越,其离决之势,有未可既为顺接 者,故曰难治。…身虽热而恶寒,身热为阳格之假象,恶寒为虚冷之真谛也。四肢拘急,手足厥逆者,阳气衰少,不柔于筋,不温于四末也。”《伤寒贯珠集》

“阴寒下利而手足厥冷,至于无脉,是真阳已竭,已成死证。故虽炙之,亦不温也。若脉不还,反见微喘,乃阳气已绝,其未尽之虚阳,随呼吸而上脱,其气 有出无入,故似喘非喘而死矣。”“身有微热而反见厥,是阳微不能胜盛阴,故为难治”“四肢为诸阳之本,邪入阴经,致手足厥而寒冷,则真阳衰弱可知。”“吐 利则寒邪在里,小便复利,无热可知,而大汗出者,真阳虚衰而卫气不密,阳虚汗出也。下利清水完谷,胃寒不能杀谷也。内寒外热,非表邪发热,乃寒盛于里,格 阳于外也。”“恶寒身蜷而利,且手足逆冷,则四肢之阳气已败,故不温。又无烦与欲去衣被之阳气尚存,况下利又不能止,是为阳气已竭,故为不治。虽有附子 汤,及四逆白通等法,恐亦不能挽回既绝之阳矣。”“发热则阳气已回,利当自止,而反下利至甚,厥冷不止者,是阴气盛极于里,逼阳外出,乃虚阳浮越于外之 热,非阳回之发热,故必死也。”《伤寒溯源集》

下焦者,两肾也。肾寒则脾亦寒。“阳极虚,阴极甚,脾气亦衰微也。然极则剧矣…”《伤寒论条辨》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阳明受热,则一身及手足热,太阴则身不热,而手足温。”《伤寒贯珠集》“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病在太阴无厥逆,病在下焦方会四逆不回。太阴 脾寒,中湿也。太阴脏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肢厥逆冷岂可误服画蛇添足的理中、附子理中,温补命门真火即燠土暖脾温胃也。何以用附子?厥逆胃寒不能食, 乃「除中」也。

“按理中、四逆二方,在白术、附子之别。白术为中宫培土益气之品,附子为坎宫扶阳生气之剂。故理中只理中州脾胃之虚寒,四逆能佐理三焦阴阳之厥逆 也。后人加附子于理中,名曰附子理中汤,不知理中不须附子,而附子之功不专在理中矣。盖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少阴之火所以生太阴之土。脾为五脏之母,少阴 更太阴之母,与四逆之为剂,重于理中也。不知其义者,谓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附子得生姜而能发散,附子非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是只知以药性上论寒 热攻补,而不知于病机上分上下浅深也。”《伤寒附翼》

换言之,附子理中汤根本是错误思维下,混附子于理中之拼凑乖讹杂方。可笑庸医却误以为是无所不能之经方,视伤寒论之活法为死法,动辄以附子理中试图补中回阳救厥逆,何异“是犹攻金城高垒,而用老弱之师”,异想天开耳。

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是无先天脉气,根源因虚致寒,因寒致厥,阳气不足,阴寒得以乘之,真元衰亡,无阳以化谷也。

李东垣谓:“补肾不如补脾”是标本不辨,本末倒置也。“土为万物之母,土旺而木火金水循序以生。”非真确矣。

“阳极虚,阴极甚,脾气亦衰微也”《伤寒论条辨》

单施附子,摈除干姜甘草杂药,方能突围而出,阳复阴去,少阴生太阴。命门火升,追复元气,“三焦之阳火,得以上蒸,则亦不必用及理中,而土气当得令矣。”《伤寒论后条辨》

干姜、生姜皆能横散表邪与湿气,皆能发汗燥湿,伤阴损目,绝无振兴卫阳里气补火作用,无能复脉,追复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燥湿则重创荣血,补散是两 端,人之元气,宜秘不宜泄,宜固不宜散。横散者,里气从表而越矣。可验之单用干姜、生姜能否心气由惵卑怯弱逆转而为高章气盛可知。不然,无(外)邪可去, 而所去者,无非本脏之气,徒伤的是自身之真元阳气。湿从溺泄,手淫亡阳者,溲白清长而频利,无湿可燥,而所燥者将是真阴荣血,徒令血液凝结瘀滞,梗塞于脉 道。损阴损阳,害不可言。“少阴经病宜治表,少阴脏证宜治里。…里病治里,脏病治脏,温脏回阳,有另法也。…壮阳以治脏寒,立法全从阳分治之,绝无及于经 表。”《伤寒论本义》无论桂枝、生姜或干姜,横散经邪之药岂可随便施用及胡乱久服?四逆汤之回阳依恃的是附子而非干姜。干姜不过是作为监制附子毒性而用。 今附子毒性可以水解,则干姜等同多余废物。

干姜令人目黯目瞑,目瞑者,目不明也。目得血而能视,血虚则不能荣养其目,故两目黯黑目瞑。干姜伤及阴血也。“气药有生血之功,血药无益气之理“《内经知要》气能生血;则气行血运,气能统血;则阳生阴长。目黯不明,则干姜亦损及元气矣。

亡阳之诊,“不思益火之原,将陷虚虚之祸(虚其虚也),殆至零星之火,尽成外越,而孤阴独盛,微烦厥逆,更从何处挽回其阳? ”“三阴不容坏病,一误治而死随之。”清‧程应旄

绝大多数慢性危恶疾病,绝大多数皆是死于医而非死于病。明‧陶节庵所谓“医杀”之也。

“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水)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 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 矣。”《严氏济生方》注:这里的“房劳过度”正确来说,指的就是手淫。

脾虚土败,脾伤肉极,饮食不为肌肉,虚不受补,肌削痿黄,其原在坎水不温,在离火寂灭,益其真阳真火,脾土方能得炅而运。“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脾也,换言之,饮食不为生精造血长肌肉,若仅只是脾弱不运,何至手足厥逆不温?

注:严用和之《济生方》(西元1253年)成书于李东垣之《脾胃论》(西元1249年)之后。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做利也。

“厥而心下悸者,寒水凌于心下也。此以茯苓甘草汤,与理颇是,但其力薄,恐不胜任,莫若用苓桂术甘汤重加附子为妥。”《伤寒恒论》可见郑钦安此论早深知厥而心下悸,非比寻常矣,更深谙附子之能。而附子即能逐水而治水矣。

烦躁不得眠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阳欲尽而烦,阴气极而躁也““不见阳烦,但见阴躁,则有阴无阳矣,况又脉不至乎?”“躁不得卧者,阴极而虚阳受迫,阳气将绝而躁扰不得安宁。” “阳衰则脉微,阴盛则厥。盖寒邪肆逆,阳气衰微而不能充贯于四肢也。至七八日之久,阴邪愈甚,阳气愈衰而周身之肌肤皆冷。其人发阴躁,无片刻暂安时者,此 为寒邪直入中脏,脏受寒邪而发厥也。为至危之候,即外炙厥阴,内投四逆,若阳气不回,则亦死矣。”《伤寒溯源集》

“厥证以利止验阳复,厥利不退,躁不得卧,孤阳已散矣。”“阳去入阴,…。阴盛则躁烦等证,定相继而见。”“昼日烦躁不得眠,虚阳扰乱,外见假热 也。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阴气独治,内系真寒也”“温法原为阴寒而设,顾真寒类多假热,凡阴盛格阳,阴证似阳等,皆少阴中蛊 惑人耳目处,须从假处勘出真因,方不为之率制,如吐利而见厥冷,是胃阳衰,而肾阴并入也,谁不知为寒者,顾反见烦躁欲死之证以诳之。不知阳被阴拒,而置身 无地,故有此象。”《伤寒论后条辨》

“伤寒厥阴病,发热应利止。今发热而利不止,则热非阳升邪散之象,乃阳微为阴所逼,上越之兆也。及热后复厥,自必下利如故,遂至阴躁不得卧之证见, 即前所谓无暂安时也。此有阴无阳,厥不能复还之证也。”“皆失于破阴升阳,扶阳益气之故”“在三阴,厥阴经邪入,为阳陷入阴,不能升少阳透表,则为厥不能 还之厥阴,必阳尽而死。”“伤寒厥阴病诊之脉微,法当阳升发热,乃反厥者,则非阳升之微,而乃阳衰之微也。再验之于证,七八日之久,不止手足冷逆,而且肤 冷,其人反躁,无暂安时,则又非热气有余,而为热气不足也。…作躁者,阴独无侣,求阳不得,故躁扰无息时,即阴躁也。知此,则厥非阴阳不顺接之厥,乃脏寒 阴盛,有阴无阳之厥也。凡烦,属阳属心,而躁属阴属肾。此脏乃肾家阳衰欲绝,阴寒孤扰”“喻(喻嘉言)注谓:见此即宜主以四逆回阳安躁,诚为能明仲师之法 者乎!”“凡脏厥为真寒,除四逆回阳,无二治也。”《伤寒论本义》

“阳盛则烦,阴极则躁。烦属气,躁属形。烦发于内,躁见于外,形从气动也。(阴由阳之动)时自烦,是阳渐回;不烦而躁,是气已先亡,唯形独存耳。”《伤寒论注》

“少阴病,阳气不行于四肢,故四逆;阳气不布于周身,故恶寒而身踡;阳气不通于经脉,故脉不至。且不见心烦而惟见躁扰者,纯阴无阳之中忽呈阴证似阳,为火将绝而暴张之状,主死。”《伤寒医诀串解》

“手足厥冷者,阴寒内盛也;烦躁欲死者,虚阳扰乱也”“躁不得卧,肾中阳气越绝之象也。大抵下利而手足厥冷者,皆为危候,以四肢为诸阳之本故也。加以发热(假热)躁不得卧,不但虚阳发露,而真阳亦已烁尽无余矣,安得不死乎?”《伤寒缵论》

“不躁而时自烦,是阳和渐回,故可治;不烦而躁,是五脏之阳已竭,唯魄独居,故死。故少阴以烦为生机,躁为死兆。”“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是阴极 而发躁也。”“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烦而躁,四逆而脉不至者死。”“小便数、少者可治,自利烦燥,不得卧者死”《伤寒论翼》

“脏厥者,肾脏之阳绝也。”《伤寒经注》

阴寒上逆之烦躁不得卧与肾火上攻于心之黄连阿胶汤证迥异,一为阳衰阴躁厥逆;一为阴虚阳烦火炽。一需补火益阳以制水;一需制火滋阴以救肾水。而,黄连阿胶汤证实乃真寒反为假热之误判,根本不曾存在。

换言之,阳邪暴虐,伤犯真阴,心相无制之心肾不交“下焦水阴之气不能上交于君火,故心中烦;上焦君火之气不能下入于水阴,故不能卧。”乃是有阴无阳之亡阳于夏季气温炎热所出现的假象。阴虚水浅,龙不蛰藏飞腾于上乃是无知妄论,厥逆躁不得眠岂可以阴虚论治。

“一假阳证,则是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非相胜乃相离也。”《医宗金鉴》阴盛于下,逼阳浮而外越,龙相上腾兴云肆逆之假阳之火也。

“虚阳扰乱,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非吉兆也,只以入夜纯阴用事,而衰阳欲燥扰不能也。”《伤寒寻源》

“阴躁而见于昼日,是阳亡在顷刻矣。当急用生干姜助生附子,纯用辛热走窜,透入阴经,比四逆之势力尤峻,方能驱散阴霾,复涣散真阳,若犹豫未决,必 致阳亡而后已。”《绛雪园古方》手淫亡阳非寒邪外入,客气留恋不去,亦非下后复汗,太阳坏病转属少阴。“阳气一虚,阴邪自盛,不必外入之邪而后成也。阳邪 必由陷入,阴邪则不必也。如日丽长空,则阳和温暖,至金乌西坠,则遍界阴寒。自然之理,何必外来?”“若太阳寒邪在表,则当有汗出邪出之论,若少阴寒邪在 里,但复其阳,阳回则阴寒自消,犹东风解冻,大气一至,坚冰自泮,又何邪出之有哉?”《伤寒溯源集》邪非外来,寒非外客,故无须横散之干姜解外。更何况, 附子自身即寓发散于温补之中。请参见:附子治感冒是邪论?

阴则湿聚,湿乃生于寒,破阴镇阴自能散寒祛湿亦无须干姜躁湿来碍矣。

阳气由命门而出,体内之寒气乃是命门阳火衰微,薄暮西沉,焰残灯枯,寒自内生。寒则聚湿,是下焦无火不能气化寒湿水气而出,非客寒也。破阴回阳火 升,则如红日当空,艳阳光照,阴凝胶固之湿浊寒气,自尔飞灰湮灭。群阴尽敛也。温经散寒是由自体体温升高,蒸散自身寒湿来达成。要将水从液态转换成气态需 要非常大的能量,因此每当有水分或寒湿水气从体表蒸散,同时就会有从体内传抵的热能以促成此过程。

独用附子是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的进阶终极应用,复所有姜附辈所不能复之阳。干姜之于姜附辈乃作为降解附子毒性而存在,非能助附子发热,敛浮戢越,迎阳归舍,引火归元。今附子自能经由「水解」而完全去其毒性,故无须画蛇添足。

“附子充益火大,力堪再造,主束生阳,以利关机”《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附子单骑而入,悍御阴凝,直破阴霾,追复涣散真阳,则阳和躁宁也。

悸动脉促(心搏过速)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炙之。

“所谓脉促者,非结促之促,乃短促之促也。阴邪太盛,孤阳不守,故脉作虚数而短促,当急救其垂绝之虚阳,故云可炙。”《伤寒溯源集》

注:结促之促乃催促,“促,催促也,与短促不同。阳行健,故盛则促;阴行钝,故盛则结。”《伤寒论条辨》

“脉促而厥,此乃阴盛覆阳之厥也,炙之使温从肤入,则阳向表宣”《伤寒论后条辨》

“然有阴盛之极,反假现数中一止之促脉,但阳甚者,重按之指下有力,阴盛者,重按之指下无力。伤寒促脉,知其阳盛之假;手足厥逆者,知其阴盛之真。”《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脉来缓者,一呼一吸不及四至也。时一止者,暂有停止不相续也;复来者,暂一止而复来也。此缓而时止,乃阴气有余,阳气不足,故此名为结脉。”《伤寒论集注》

“还者,如人之出外而复还于家也。夫脉之行,一息四至,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此去彼来,阴阳交会,循环不息。《辨脉篇》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结。又曰,阴盛则结。若脉来缓,不及四至,时一止而复来者,是阴气结而阳气不能相将,此名曰结。然不特缓而中止为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 还者反动,是阴气固结已甚,而阳气不得至,反与阴争,故小数而动也,亦名曰结,此为阴盛也。夫结脉之时一止而复来者,时或一止,无常数也。今脉来动而中止 者,止有常数也,不能自还者,去而不能来也,因而复动者,阳不能至而阴代之也,此名曰代,惟阴而无阳也。代者,更代而交代也,此脏气顷危,阴阳离隔之象, 故曰得此脉者必难治。”《伤寒直解》

故而结代二脉皆阴也,阴脉也。阴脉见,真气虚衰,内虚而不能相续也。不能自还者,是真气衰极,名曰代阴。“代阴尤为真气消亡之候”《伤寒经注》

代脉更是阴阳离决之危象也。真气不能相续,惟阴无阳,真气消亡,正气大亏者,亡阳也。心动悸者,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不自安也。真阳内虚,心气不宁,心阳不振而震惊恐怖也。温经复阳,追复真气为第一要务,岂是滋养真阴,回枯润燥之炙甘草汤所能复脉追复元气。

“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水多者,心下必悸。真阳虚惫,阴寒在里,无火以制水,水液不行,停蓄心下,所以筑筑然而悸动。少阴肾也,肾者水也,主乎水者,生阳之火也。火衰不能制水,水寒用事,湿聚饮停,肾病也。”

“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地者,为真气内虚而亡其阳。”《金镜内台方议》

“心下悸云云者,心阳不安则悸。”《中寒论辨证广注》“少阴之气,水气也。心属火而水乘之,故悸。”《伤寒贯珠集》

“心下,指膈间言,心火从包络下抵膈间,由肺入连纲,乃下行入气海,今其心火不能布于膈间,故心下悸。”“心烦是血虚,心悸是阳虚,心乱是阳气飞越”《伤寒论浅注补正》

“心下悸是虚悸,有怯怯饥馁之形,阳气之外驰也。”《伤寒尚论辨似》

心火不能布,责其无火也,心阳不振也。“心下悸者为阳虚,轻则心摇摇如悬旌,重则避光明而就幽暗。”清‧胡嗣超之《伤寒杂病论》

避光明而就幽暗之人格倾向正是手淫亡阳者不可言说,苦不堪言之心中之痛。寒本先之,湿乃后著,水乃停蓄。湿聚饮停,水停心下,因而眩悸动筑,皆下焦 无火,肾中无阳,致而心阳不振怵惕惊骇,神虚畏怯也。所谓亡阳神散也。附子之能逐水祛湿而镇其神,镇惊宁神,乃是阳回气暖,阴气得煦,东风解冻,而水泉奔 流下趋也。

 

“痉者,强也,其病在筋”《金匮要略心典》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也。

项背强急、独头动摇、口噤不得语,四肢痉孪抽搐(抽筋)、角弓反张为主证。主证者,典型症状,典型之表现也。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 《金匮要略心典》

何谓亡血竭气?亡血者,如本文前述,皆指涉亡阳。竭气者,元气衰竭也。

“亡血者,阴虚也,阴虚当发热,何得复厥?其矛盾不能自解尔。”舒诏‧《伤寒集注》手淫者血随精泄,头晕目黯,若为亡血,何能手脚冰冷?何能阳痿不振?亡血实为亡阳也。

“脉者,血之府也。盖气非血不附,血非气不行,阳气既已虚衰,阴血自不能充实。”《内经‧素问》

“夫脉为血之府,而阳为阴之先,故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伤寒贯珠集》

“阴不能自强,当依阳气以为用。”《伤寒尚论辨似》“夫阳虚者,阴必弱”《伤寒论三注》“阳虚阴血自尔不足”《伤寒论后条辨》“唇亡则齿寒,阳亡则阴及”《伤寒贯珠集》“阳气破散,岂有阴气不消亡者乎?”《伤寒缵论》“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李东垣

“荣血无非气化,亡血亦气虚也。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虚则诚虚(真虚),而实则假实。阴不足而见阳实,如真阳实自能化血,焉有血虚者 乎?…如果真实,血何以日薄?肉何以日消?…(迨至)上厥下竭,方知里虚是真,卫实是假,其人已大便如污泥不可治矣”《伤寒论本义》

所谓亡血,乃阳先亡也。故温其气,救其阳,即能补其血矣。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太阳病,发汗太多,则亡阳。《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筋,则筋脉紧急而成痉也。”《注解伤寒论》

“痉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癫之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臾时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备急千金药方》

亡阳则汗出不止,淋漓不敛。“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非亡阳更何所指?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金匮要略》云「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今不弦紧而沉细,是病太阳之表而得少阴之里脉,故《要略》云「为难治」。”《伤寒直解》

“太阳病发热,脉当浮大,脉若沉细,兼少阴也。”《医宗金鉴》

病太阳之表而得少阴之里脉者,意谓,虽是太阳之表证,而实乃病在少阴之里也。即程应旄之谓:“既已亡阳,虽太阳病亦属少阴矣。”

“少阴脏中重在真阳,不回阳则邪不去。”《伤寒论三注》

治惟回阳救里一途,故曰难治。里气振兴,不治表,而表自解矣。

“脉反见沉细者,因邪不独在太阳之表也。大凡沉则在里,沉则为寒,细则为虚,细(虚)则为寒,脉沉而细,当为寒邪在里矣。而外犹发热,邪气尚在太阳 之表,则表里皆有风寒邪气,浸淫于皮肤筋骨脏腑经络之间,非若中风伤寒之邪,先表后里,以次传变之可比,乃邪之甚而病之至者,故谓之痉,乃难治危恶之证 也,所以《金匮》此条之下有「为难治」三字也。”《伤寒溯源集》

“脉沉细者,湿胜而致痉也。病发热,脉当浮数,而反沉细,知邪风为湿气所著,所以身虽发热,而脉不能浮数,是阳证见阴脉,故《金匮》指为难治也。治此者,急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袪湿,勿以沉细为湿证之本脉而忽之也。”《伤寒缵论》

“中风有汗,误汗过多,经虚亡津,即是亡阳。盖阳气者,柔则养筋,经虚失养,因而成痉,证似风邪,乃因汗而致虚,因虚而致燥,又非栝蒌桂枝汤之所能治也。必仿误用大青龙汤发汗亡阳之法,真武汤、术附散以救疗之也。”《伤寒论条辨续注》

命门火衰,残焰奄奄,内寒湿自生而凝聚。寒湿非天之雨露,地之水潦,久坐湿地,汗出入浴,过食冷物…等等外因所致。非外在湿邪入侵或客之留恋。来路 既是内寒,则惟温经复阳,自体升温加热,方能蒸散破解之。舍本逐末于利湿祛湿燥湿等对策上著力必将徒劳无功,因为寒湿本质上乃非湿也,而是寒。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痉证的主要病机,无论内伤外感,一般咸认为是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所致。然而《伤寒缵论》的张璐与《伤寒论条辨续注》的郑重光二人不愧是伤寒好手,于 一众以葛根汤、栝蒌桂枝汤等生津润枯,荣津彻热,濡养筋脉解外,因循胶柱俗见,经云亦云庸医中,独排众议,力主重用附子之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术附 汤。实乃深谙“用生附者,取其麻烈之味,兼秉风性,能追风也”及“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至理。不过,里虚至极之阳证见阴脉,已非麻黄附子细辛微 发汗所能破阴回阳而复脉。因为亡阳不可发汗也。亦非真武、术附汤,附子为祛湿利尿行水所掣肘羁绊雄入之剂所能镇痉。

注:郑重光(西元1707年撰著《素圃医案》)是火神郑钦安(1894年撰成《伤寒恒论》)之前颇负盛名,精于驾驭附子之名家。

痉证是一神经系统症状,以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项背强急,肌肉痉挛、下肢抽筋因而呈现出身背反折角弓反张情状。病毒(风邪)、细菌(湿邪)感染,破 伤风(破伤风杆菌),脑膜炎…皆能引起高热惊厥致痉。脑膜炎的致病物有许多种类,例如嗜血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脑膜炎球菌等。脑 膜炎症状的表现以「痉」为其中一主要症状,但中医的「痉」并不能区别不同致病因所引起的脑膜炎,致病因的区别须靠脑脊液(CSF)检查,细菌学检查等来鉴 别之。

痉病病机关键由来被视为津伤血少因而筋脉失养所致,是只看到高热发烧,便视项背强急几几然,肌肉痉挛、下肢抽筋这些形似筋脉枯干乏泽紧张拘急表象是 阴津耗伤,精血枯竭,病深热极而失于更精微的阴阳细审辨证。项背强急,肌肉痉挛、下肢抽搐等等,也即是角弓反张背反折,亦是手淫亡阳者极为典型的症状,越 夜越易触发,以实治虚,阳亡治以阴竭,阴邪以风阳论处…等等误治,即可能诱发不可收拾之变。如中风昏仆,偏枯偏废而形成痿证。

痉病有炙疮,难治

“有炙疮者,脓血久溃,穴俞不闭。楼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伐也。故曰难治。”《金匮要略心典》阴伤不胜风热?风暑湿 热疫毒之邪自口鼻或创口侵入人体,疾病的发展取决于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破伤风之传染好发于幼儿及老人,脑膜炎好发于婴幼小儿,中风则是老人的常见疾病。 外因虽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素体寒极阳亡或类亡阳则恐怕才是发病的基础。

注:几几然乃拘急强(僵)直之义,如茶几木屐之几,“按《诗‧幽风‧野狼跋》云,赤舄几几。见项强拘强之状,若作鸟羽释,则几当音殊而于拘强之义,反不切矣。”《证治准绳》舄者履也。重木底鞋也。古时帝王尊贵大臣所穿之木底厚鞋。

湿,风湿、寒湿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头汗者,真阳发露,虚阳浮而飞越上轶也。虚阳欲亡而上奔也。亡阳头汗出,阴寒胜故脊背强直,欲得被覆向火以取暖。“凡阳气不达之处,阴气从而填之, 则为满。”《伤寒论后条辨》筋脉寒则收引,得炅则纵弛。舌上白胎,渴欲得水,而不能饮,丹田有寒,真元无火以化气也。苔垢腐腻得𦶟而融,命火炽则寒水蒸腾 而上行潮润口舌。所谓下焦(无火)不蒸,则气液不得上腾也。汗出亡阳,肤凉肢厥,肾冷如冰,欲得向阳向火,温炙神阙、关元、气海犹恐不胜其任,破阴犹恐阴 邪坚结,阳气难伸,何能丹田发热?小便不利更非湿热淤滞于下,乃肾寒膀胱关元无火不能气化而出也。“亡阳则命门无火,下焦无气化之用,所以小便不利也。” 下焦有火“则蒸动其水湿之浊气,渗入膀胱而为小便。”《伤寒溯源集》“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内经》人身以阳气为主,而真阳实根柢于下焦命门,下焦之阳虚而散乱浮游,未有不守定真气而能建功。〝阳气上轶者,必从下镇,阳气外溢者,必从内敛。〞 《伤寒论后条辨》召返虚火归元,头汗嘎然而止。召者,招之引之,使得还其旧宅者也。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亡阳漐漐汗出不敛,恶风畏寒,午后潮热潮红,久伤取冷则真火为饮为水所横,体温狂降,真阳虚惫更形恶化。日晡所(下午三点至五点)阳气逐渐削弱,阴 气渐而独胜,气虚发热因而浮现,夏日午后热势尤其显著。“纯阴主令,自是四逆汤证”《伤寒论后条辨》虚有寒意,气虚者,气怯阳虚也。“日晡而阳气衰,阴气 盛,湿为阴邪,故至旺时而甚也。”《伤寒直解》

风湿相抟,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与桂枝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抟,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何以重用附子?甘草附子汤重投二枚,桂枝附子汤甚至用到三枚之多,无他,乃因阳气不充,湿自著内流注,非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之附子不足以温经,搜剔经络 关节留著湿邪,蒸散之也。湿与风“本乘阳虚而来者,入而遂相搏为害,仍是阳微不能御之之故也。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则兼身重矣。”“风湿二者为病,而湿 尤可虞也。盖其人亦必阳气衰微,斯湿得中之,于周身营卫之间,而不能推布。”《伤寒论本义》湿为阴邪,寒亦阴邪,然;必阳气衰微,湿方得自生而聚也。里阳 不振,不必别有外气之寒湿相中,自能孳生湿邪受潮,寒气森森。这就犹如寒冬阴冷之房间,虽无连绵阴雨空气潮湿,亦湿气凝重弥漫。冬阳射入,空气对流,无须 除湿,湿亦自尔灰飞烟灭,为阳和之气蒸散而消褪无踪矣。故寒湿二阴邪,实为一也,其本在寒。易言之,寒湿非湿,乃是寒也。风湿亦如是。里气一振,风自远 飏,但治里,风自解。因为,阴脉见,虽太阳亦少阴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自能饮食,腹中和乃中焦脾胃无病也。必饮食如故,无阳邪也。脉大是假规模,大须从有力无力讨分晓。脉虚大重按则无,大且为虚,浮而虚大者,阳已无 根,阳微虚弱至极也。寒湿遏于头者,清阳不升浊阴阻遏使然,虚阳上奔,故而头痛。虚阳内敛下行,引火归元,命火扬炽,气化蒸腾,升则升;降则降,鼻塞、头 痛乃愈。手淫亡阳者,恶风畏寒,不欲去衣,阴邪自盛,寒湿自聚,有绝大比例皆有经常性鼻塞的困扰,以单用附子急急回阳破阴,疾驰经络,寒气湿邪蒸散,鼻塞 即解。

中暑中暍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中暍,中暑也。汗出恶寒,则汗为冷汗,虚汗,绝汗也。“汗出者,必阳气充于内, 而后溢于外”出汗乃机体有热,调节体温以散热之机制,故汗出而热解。汗出热越而热不解,则热是假象也。阴盛格阳之虚阳外浮,不归也。“大汗出,则热当去; 热反不去者,亡阳也。”请参见前述。

冷汗外泄,即是阳气外脱,疾驰散佚,散功也。身热为里寒甚极,外𦶟炅然反扑传导入身也。渴者,内真寒,无阳以化气上潮而现假象,虚渴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体热瞬间由溺溲出亡,膀胱腑阳急遽骤亡,故洒然汗毛直竖,倒抽冷气寒颤也。阳气泄于下也。阳气内虚,不温于四末,故手足逆冷。 热是假热,寒是真寒。脉弦细芤迟,元气伏潜难出,真阳衰败至极也。阴脉也。齿燥者,死水泛滥阴极发燥之假渴也。发汗则恶寒,汗出亡阳。温针则发热,外入之 热迟迟难以沉入命门也。下之则真元阳气暴虚,小便淋浊白浑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脉微为无阳,阳气欲绝之先兆也。易言之,无元气足以鼓动血气脉动,阴脉也。“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身热者,阳热盛极,从胃而布于肌肉也。汗自出者,津液受热,从胃而蒸出肤表也。不恶寒反恶热者,胃中阳亢,不得阴气以和之,为燥热所苦也。”《伤寒论后条辨》

中暍若果是阳证,“阳盛者,其人少水多火”则阳热汗出,该当“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岂会汗出恶寒,小便已洒然毛耸,脉微弱乎?又,阳证而见阴脉亦死也。

夏月伤冷水者,与久伤取冷义同“良由暑迫,饮之过多”也,《伤寒论条辨》“过饕水寒之快胃”也,《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夏月外温高,急于喝水饮冷降 温解热,致令暴饮过多,中寒水泛,机体失温,阳气低微衰亡,轻者孱弱,头痛、晕眩、无力,心悸动筑、呼吸短促、飙冷汗,虚羸不起;重者昏厥仆倒。这即是所 谓的中暑中暍,实是亡阳中寒。

单用附子逐水,燃旺命火,升高体温以适外在亢热,虽劳役奔驰烈日,天令亢极,亦无由以伤人。体内深处核心温度高于外在环境,天令虽亢,机体恒处于散 热机制中,何能中暑?反之,若体温远低于外在亢热,则炎暑蒸热高亢热浪反将直扑向虚寒之人,以致表之里,肌腠间饱含之泛滥水气沸腾,燠热难当而昏聩眩冒虚 脱,甚至仆倒毙命。高温恒向低温传导也。这即是所谓暑邪之真相。中暑身热昏仆,实乃命门无火,体温过低,阳气暴亡,引发心肺肾等多重器官衰竭也。

“所谓夏月有四证:伤风、伤寒,脉证互现;中暑、热病,疑似难明。若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以此别之也。”《伤寒全生集》脉虚而伤暑者,伤于中寒,亡阳也。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腹证奇览 

腹证奇览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伤寒溯源集

伤寒溯源集

伤寒论条辨

伤寒论条辨

尚论

尚论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绛雪园古方

绛雪园古方

伤寒集注

伤寒集注

伤寒论本义

伤寒论本义

伤寒论后条辨

伤寒论后条辨

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

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

伤寒论浅注补正

伤寒论浅注补正

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医诀串解

辨脉法平脉法 讲义

辨脉法平脉法讲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伤寒恒论

伤寒恒论

金匮要略广注 

金匮要略广注

许叔微医学全书

许叔微医学全书

伤寒大白

伤寒大白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辨脉平脉章句

辨脉平脉章句

素圃医案

素圃医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