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上,“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EHT)向全球宣佈,已成功獲得超大黑洞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該黑洞圖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爲太陽的65億倍。

隨後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全球多地同步發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終於在視覺層面得到驗證,上一代科學匠人們沒有做到的事情終於在我們手中得到實現。

一時間好像回到了《流浪星球》剛上映的那段日子,科幻風潮驟起,有關黑洞的自媒體科普文、海報席捲微信微博,各大品牌也紛紛借勢營銷,儼然一副全民狂歡之勢。

視覺中國,支配宇宙與國家?

就在這個時候視覺中國跳了出來,以版權的名義。

4月11日,視覺中國官網上出現了前晚公佈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對此,大量紛紛網友吐槽:“視覺中國準備靠黑洞照片大撈一筆來了”。

正當吃瓜羣衆紛紛疑惑黑洞照片版權怎麼就屬於視覺中國、用了是不是就構成侵權的時候,視覺中國又在輿論的瘋狂嘲諷下答覆:“授權非獨家,自媒體未經授權使用有風險”。

此情此景有點像是在說:版權屬於我,要用得付錢;被質疑後又詭辯“我有圖片的版權,雖然不是獨家,但自媒體沒有經過我授權使用圖片的話要小心侵權”。

視覺中國說:“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視覺中國通過合作伙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爲商業類使用。商業使用一般包括廣告、促銷等使用場景,視覺中國並未獲得該圖片商業用途的權利。如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

信誓旦旦到網友們差點就信了,可網友不信邪的力量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應付的。

作爲“黑洞”照片的“拍攝者”,網友們在歐洲南方天文臺官網上找到一段提醒:

“If you want to use our materials without having to pay, the full image or footage credit must be presented in a clear and readable manner to all users, with the wording unaltered。”

簡單的說意思就是:如果您想使用我們的材料而無需付費,則必須以清晰易讀的方式向所有用戶呈現完整的圖像或素材,並對措辭不作出修改。

隨後中科院院士武向平也向媒體表示:黑洞照片一旦公開發布了,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體上也可以,只要標註是哪裏來的就可以。

這些信息對視覺中國來說無異於啪啪打臉,更讓網友們義憤填膺,“在全民歡騰的背景下,有這麼沒節操地出來刷存在感的嗎?”,一位網友說。

按照法律規定,圖片一經拍攝,版權屬於拍攝者,相對於黑洞照片來說它的的版權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所以視覺中國並不擁有版權,視覺中國擁有的只是銷售權。不具備版權的視覺中國不但憑藉該照片進行銷售盈利,還碰瓷大衆給人誤導說“黑洞照片版權屬於視覺中國,擅自使用有風險”就有點沒有節操了。

當然,視覺中國並不是第一次那麼沒節操。

在此之前,曾經有網友還發現視覺中國堂而皇之的把中國五星紅旗和國徽圖片放在圖庫中做商業用途,並明碼標價的售賣,甚至引得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發聲並@視覺中國官方微博說:“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視覺中國影像 ”。

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曾發微博對吐槽視覺中國:“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視覺中國的”,現在看來不僅世界是視覺中國的,“全宇宙都是”。

現在來看,視覺中國的狡辯一遍遍被網友揭穿還真是有點大快人心。雖然版權意識的提升很重要,但這種只爲了自身商業利益而強行碰瓷版權的行爲更加有違基本商業道德。

版權碰瓷早有先例,除了視覺中國還有方正字體、東方IC圖庫

視覺中國這次可謂是恰好步了方正字體的後塵。就在上個月,有關“微軟雅黑竟然不是免費字體”引發輿論的廣泛討論,一度登上網絡熱搜。

事件源自微博大V、著名網絡段子手@互聯網的那點事發了一個微博段子,說的是一家公司因爲使用微軟雅黑以及盜版PS遭到了方正集團以及Adobe起訴,由於印刷了多達5000萬供全國商用,所以有了鉅額賠償,損失高達2860萬元,導致公司大裁員。這個段子很快引來了方正字庫官方的迴應,闢謠說“字庫授權沒那麼貴,最多也就4500塊錢的事”。

但互聯網的那點事對此表示,方正這是在混淆概念,授權費和起訴索賠費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畢竟方正是有過鉅額索賠案例經驗的。它持續曝料稱,方正重金聘請了龐大的維權小組,有不少使用了微軟雅黑作爲設計元素的設計師收到了來自方正公司的律師函。

2007年,方正訴暴雪字體侵權索賠1億元,2009年索賠金額升至4.08億元,而這款“侵權字體”正是微軟雅黑。2012年法院做出終審判決,判定暴雪等被告方賠償200萬元。

2018年,方正起訴長沙家樂福店內產品外包裝使用方正粗倩簡體的“洋槐蜂蜜”,並作爲商品名稱使用。法院最終判決長沙家樂福立即停止銷售涉案的包裝產品,該產品生產商賠償北大方正經濟損失20039.8元。

類似事件還有更多,這迅速在網友中引發大量吐槽,並有很多人表示真的收到過方正的律師函。隨後網友又把矛頭對準了微軟,畢竟大部分用戶是在使用Windows時默認使用了微軟雅黑字體,網友因此懷疑微軟有默許方正“釣魚”的嫌疑。

“羣情激奮”下,甚至有微軟方面的的工作人員和自媒體取得聯繫,表示微軟已經注意到了微軟雅黑授權問題,希望能收集一些“方正坑錢”案例,通過微軟總部來和方正溝通協商授權問題,“不排除考慮變更授權條款或者更換字體的可能”。

視覺中國、方正字體之外,遇到類似爭議的還有東方IC圖庫,它在去年和百度的紛爭中被指責“從未通過正規的投訴途徑來反映訴求,而是通過法律訴訟謀求高額賠償,這種方式被媒體稱爲圖片版權機構的‘勒索’商業模式。百度稱,他們對此類行爲表示堅決反對,並對此案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包括我的潮起網也曾遇到東方IC圖庫的“勒索式”營銷,後來被我罵走了事。不過,經過我的查詢,截止本稿發佈時,東方IC圖庫還有國徽圖片和國家領導的肖像照片存在。作爲“維權”一方的正義者,自身卻在做着侵權的行爲,這豈不是可笑至極?!

從東方IC圖庫到方正字體、視覺中國,我們當然不否認這些平臺在版權意識普及中的重要作用,但正如一位網友所言,“版權公司售賣字體、圖片等收取版權費用理所當然,大衆的版權意識也正在穩步提升,但我們更希望版權公司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售賣版權,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對或法律的空子,利用一些大衆缺乏版權概念的產品釣魚執法”,不要讓“碰瓷式版權”充斥商業社會,那相比於“不重視版權”的過去,不僅沒有本質提升,更像是一種倒退。

【本文由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原創出品,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