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刀是中國人傳統的武器,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中國,製造刀的技術曾經達到世界的頂峯,其製造工藝之高超,讓這些刀幾乎成為工藝品。在抗戰時期,由於國軍裝備太差,一部分刀居然成為國軍的制式裝備,參加了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

青銅時代

早在石器時代,中國就出現了最早的石刀。當時的原始人將石頭一面磨尖,一面則留厚,還有個較長的柄,這個就是刀的雛形。

當時的石刀和石斧基本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有用的工具。它不但可以砍割敲砸各種食物和獸皮,也可以參加打獵和作戰。

由於石刀有一面比較後厚重,所以很不容易折斷,非常實用,是近距離格鬥的好武器。

真正中國刀的出現大約是青銅器時代,隨著青銅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殷商和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刀成為常見的工具。

它鋒利耐用,既可以作為日常用具,也可以作為戰爭的武器。可惜受當時青銅技術的影響,當時的青銅刀長度很短(青銅武器受金屬限制,長度較長就很容易折斷),一般還不如現在的菜刀,而且重量較大,不太適合軍事作戰使用。

在這種長度的情況下,用刀劈砍的控制範圍很小,實戰效果遠遠不如用劍刺殺。

在青銅時代,青銅劍成為近距離格鬥的主流武器,因為它的重量較輕,而且使用劍是刺,使用刀是砍,刺的力量當然比砍的力量要小。

以同樣的力量使用刀和劍,一劍可以將人刺穿,導致死亡,而一刀甚至只會將人的身上砍出一個傷口而已,敵人往往還能繼續作戰。

所以,劍顯然比刀要實用的多。

使用刀需要比劍大的多的力量,這對於當時普通人來說,並不太容易辦到,一則普通人的力量有限,二則當時青銅刀比較脆弱,揮刀劈砍遠比刺殺要用力更多,刀也就很容易折斷。

稱雄世界的所謂羅馬軍團的制式武器也不是刀,而是短劍,這也是一個道理。

春秋時期多是大規模的車戰,以戰車作為基本作戰單位。所謂千乘之國,形容該國可以出動上千輛戰車,這就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了。

其實戰車的操縱性不佳,越野性能更是很爛,非常不靈活。

為什麼戰車能夠盛行,主要當時沒有馬鐙等騎兵配套的作戰工具。騎兵在那個時代戰鬥力並不強。沒有馬鐙的騎兵,無法在馬上用力,因為他們沒有支撐點。一次砍殺只要砍空,就可能讓自己翻倒馬下來。在激戰中,從馬上跌落不是死亡就是殘廢。

車戰中,幾乎不太可能用到刀這樣的武器。雙方在遠距離互相射箭,近距離則用長矛長戟等武器作戰。由於兩車距離不可能太近,當時普遍長度不到半米的刀根本發揮不了作用,自然也不會大量裝備。

所以這一時代,劍毫不費力的將刀完全壓倒。

----------------青銅刀劍的長度只有這麼多,由於長度太短,只能近戰使用。在那個時代,青銅劍的作用是有限的,直到戰國時期青銅技術的大幅度改良。

戰國末期,迎來了中國刀的第一個頂峯。隨著青銅技術的發展和騎兵的盛行,刀也開始復甦。

中國的青銅製造技術,在戰國末年達到頂峯。通過在青銅中添加金屬錫等混合物,當時青銅劍的長度已經可以達到1米以上,而且韌性很好,不會因為一次格鬥而折斷。

青銅刀的長度略遜於青銅劍,但長度也接近一米了,相比之前不足半米的長度,有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長度的增加,讓青銅刀劍的戰鬥力大為增強。

而這一時期受北方匈奴,林胡等少數民族的影響,中國人也開始發展騎兵。

中國人發現,在騎兵眼中,刀最大的問題,也就是使用者的臂力問題似乎並不存在。

因為馬的衝力很大,是人臂力的幾倍。在馬上一刀砍下去,騎兵的臂力只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力量來源於馬的衝力。

如果這樣一刀砍中敵人,只要刀不折斷的話,中刀者人必死無疑,甚至會被一刀劈成兩半,那麼刀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

可惜,由於受當時青銅的限制,刀和劍的長度雖然從半米猛增到接近一米,但仍然比較脆弱,相對容易折斷,刺是可以的,劈砍的話還是不行。

同時由於沒有馬鐙,導致馬上格鬥還是有很大的風險,同時也需要更為純屬的騎術。

當時所謂的匈奴鐵騎,趙國鐵騎,秦國鐵騎作戰仍然以遠距離的騎射為主,在遠處用弓箭弓弩殺傷敵人,飛到萬不得已不會進行近距離的搏鬥。

因為近距離肉搏並不佔優勢,所以就算是在近距離,一般也用長戟,長矛這些長度上佔優勢的兵器作戰,只有很少的一些騎兵配備一些青銅劍。

因為青銅刀劍在當時並不適合馬上格鬥,它脆弱的劍身一次砍殺就會折斷。

可是,這一時期,刀已經明顯表現出優於劍的特點。

在長度可以保證的情況下,刀在馬上遠比劍要實用的多。

騎兵格鬥往往都是在高速運動中,此時使用短兵器的話,往往劈比刺要有用的多。

首先從高速作戰角度來看,一劍刺中敵人,由於劍刺入肉體往往很深,馬的高速度也讓刺劍的一方沒有機會拔劍。這把劍就會留在敵人身體內,使用劍的一方就沒有武器了。在戰場上,沒有武器的軍人,就等於死了。

再從控制範圍上來說,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在馬上用刀四面劈砍,控制的範圍比單純用劍刺殺要大得多。普通人在近戰中,控制的區域就是身邊2,3步,也就是2,到3米。而騎兵由於馬的速度快,控制範圍比步兵大過數倍。換句話說,1個騎兵往往可以同時對付幾個步兵。

最後從武器耐用性來說,刀的一面是厚重的刀背,相對更不容易折斷,要知道馬上近距離的兵器碰撞幾乎不可避免。而劍兩面都是刃,相對於刀來說,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在馬上可以砍又可以刺的刀,遠比只可以刺的劍要實用的多!

所以就算跑去青銅武器天生的劣勢不說,劍也根本不適合騎兵作戰,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當時由於青銅武器的特點,青銅劍還是大量裝備了秦軍的步兵部隊,甚至包括王公貴族,這一點是刀所無法相比的。

最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中,荊軻手持匕首追逐秦始皇,秦始皇連續拔了三次背負的長劍,都沒有成功。為什麼嗎?因為秦王的鐵劍太長了,接近1米長度。

雖然這樣,一旦秦始皇拔出了鐵劍,一劍就把手持短兵器的荊軻刺成重傷,可見輕便的劍在單兵一對一近距離格鬥中,還是有很大的威力。

-------------------漢環首刀是中國古代輝煌文化的一個產物。

世界第一的大漢環首刀

時間迅速到了秦漢,當時青銅技術已經被鐵器大規模的淘汰,秦軍還遺留著大量青銅武器的痕跡,但漢軍已經大規模的開始的鐵器化,到了東漢末年青銅器已經完全退出漢軍的制式裝備。

在鋼鐵技術的支持下,中國的鋼鐵制刀劍長度都超過了1米,而且更為堅固耐用。要知道,在秦朝時期,秦始皇的鐵劍不過才1米長,這已經是當時國寶級的武器了,科技的進步可謂極為迅速。

摒除了這個最大的缺點,刀逐漸成為騎兵步兵的制式武器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漢朝,中國的刀的製造技術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頂峯。

當時漢朝最大的敵人是北方的匈奴,匈奴騎兵一度把漢朝皇帝劉邦包圍在白登!劉邦死後,匈奴可汗居然還寫信要求年老的呂后嫁給他。這在當時任何一個漢族女人來說,是極大的羞辱。但呂后為了避免過早匈奴人決戰,很客氣的拒絕了。

不過呂后告訴兒孫,匈奴是漢朝的死敵,我們要花費三代人的時間,徹底將這個民族消滅以除後患。

於是漢朝用了整整三代時間對付匈奴人。由於匈奴人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掌握機動性的絕對優勢,漢朝強大的步兵部隊拿他們並沒有辦法。

針對匈奴騎兵的特點,漢朝皇帝制定了以騎兵破騎兵的戰術,大力發展漢朝騎兵,將軍隊中還保持的一部分笨重的戰車全部淘汰(戰車對地形要求極高,往往只能在平原作戰,稍微複雜一點地形就沒法使用,跟廢物一樣)。

自然漢朝騎兵相比匈奴騎兵有著天生的差距。匈奴騎兵像後來的蒙古騎兵一樣,從小是生長在馬上的,平時的放牧,狩獵同實際的戰爭相差不大,每一個匈奴牧民都可以瞬間成為戰士。

從小在農田中趕著耕牛勞作的漢朝騎兵,則大多是成年以後才學習騎術和馬上作戰技術。

這方面的差距後天很難彌補,漢朝只能運用自己的優勢給予補充,也就是兵器技術上的優勢。

相比匈奴人還在廣泛使用青銅武器,漢朝騎兵已經大規模換裝鋼鐵武器。

漢朝騎兵將不適合馬上作戰的劍迅速被淘汰,換成了更適合砍殺,卻不容易折斷的漢刀,也就是環首刀。

可以說,漢刀是中國刀第一個輝煌的階段。

環首刀是漢民族在西漢中期發展出的一種以雙手持用為主的短兵器;特點是單面開鋒,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柄首呈圓環形,可謂東亞文化圈中刀兵器的始祖。至漢武帝時期,始出現環首刀,並逐漸取代劍成為軍隊的基本制式裝備,到了東漢末期劍在軍隊中已經非常少見,到了西漢時期劍正式全部退出現役部隊,完全由刀取代。

刀取代劍的原因也很簡單,漢人發現單面開刃的刀的製作,遠比雙面開刃的劍要容易的多,製造刀往往只有製造劍一半的工時,而且價格也更低廉,非常適合大規模的裝備部隊。

而刀在馬上要比劍實用的多,具體的原因上面已經說了很多了。

大家可以看到,在冷兵器時代,無論歐洲,亞洲,美洲的騎兵,馬上作戰基本從沒有用劍的,而各種各樣的刀卻都在大量裝備,這也就變相說明瞭這一點的。

至於劍最擅長的刺殺方面,環首刀也可以勝任,它的的刀尖相當鋒利,可以代替劍的地位,那麼劍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到東漢後期漢刀基本完全取代劍,劍從此退出軍事舞臺,只是作為民間老百姓的自衛武器或者裝飾用品,以及武俠小說中的想像。

裝備著先進漢刀,漢式長矛長戟,以及漢式弓弩的大漢騎兵在漢武帝時代大破匈奴人!

公元前119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餘萬匹轉運輜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兩千餘裏,大破敵軍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還,傳為千古佳話。

在一系列的失敗以後,匈奴人終於明白他們不是漢人的對手,如果繼續抵抗難免就要亡族滅種。

匈奴人一部分向漢族人投降,表示歸順,漢人寬容的接受了他們,給了他們區域發展,也讓他們保持自己的民族傳統。

另一部分則在大敗後遠遠離開中國人地盤,最終有一部甚至殺入了歐洲。不如果不是大漢阿提拉的猝死,這支匈奴鐵騎差點摧毀了強大的羅馬帝國。

環首刀的製造工藝從誕生開始,一直領先了當時的世界500年的時間,他可謂當時世界上制刀工藝的最高峯。

大部分環首刀採用了當時極為先進三大技術:百鍊鋼技術,淬火技術,夾鋼技術。

這三項技術如果放在今天就相當於:外太空技術,核子技術和基因技術,是最先進的科技。

百鍊鋼技術

所謂百鍊鋼技術是鑄造鋼鐵的一種冶金技術,簡單說就是將炒鋼經反覆摺疊鍛打變形而製成的鋼,特點是反覆加熱鍛打。

多次反覆鍛打可排除鋼中夾雜物,減少殘留夾雜物的尺寸 ,從而使其成分趨於均勻,組織趨於緻密,細化晶粒,改善鋼的性能。

古代工匠把「精鐵」加熱鍛打一百多次,一鍛一稱一輕,直到斤兩不減,即成百鍊鋼。

山東蒼山縣出土的「永初六年(公元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煉)大刀吉羊宜子孫」環首刀經過金相鑒定,含碳量在0。6%~0。7%之間,鋼中僅夾雜有細長的硅酸鹽,沒有大塊的以氧化亞鐵和含鐵較多的硅酸鹽共晶夾雜物,並且硅酸鹽的尺寸非常小,僅有2。5~5μm。

百鍊鋼的特點是其他冶煉方法所無法相比的。在製造百鍊鋼的反覆鍛打過程中,一方面氧化亞鐵、硅酸鹽等夾雜物被擠出或壓扁,另一方面金屬晶體排列更有序、更緊密,甚至晶體被拉長,產生納米級晶體,從而提高了材料的性能,使得百鍊鋼極為堅固耐用,有著相當驚人的強度。

當然,百鍊鋼技術也有缺點,就是比較費時費力。由於金屬具有散熱特性,基本上鍛打幾錘就需要加熱一次,而原料摺疊一次就需要加熱5~6次之多,所以百鍊鋼的冶煉較慢,需要較長的週期。

所以百鍊鋼製造出來的武器性能很好,但造價較高,在當年如果國力財力不足的話,是承受不了大批量採購武器的預算的。

-----------------環首刀是大漢騎兵的制式裝備,環首刀遠遠強於匈奴的刀劍,在近戰武器方面,漢騎兵大大佔了上風。

淬火技術

今天淬火技術連鄉村加工農機件的鐵匠也能掌握,但在當時還是一項新技術。

環首刀鍛造完畢後還需要淬火,以使刀刃鋼材產生「馬氏體組織」(「馬氏體組織」是黑色金屬材料中的一種金相組織名稱,其由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於1890年代發現,故命名為「馬氏體組織」),變得堅硬無比。

早在西漢時期,刀匠們就發明瞭局部淬火技術,劉勝墓出土的佩劍,刃部硬度達到了HRC67~71,這個硬度在當時是極為厲害的,算是那個時代的屠龍寶刀。

經過淬火後的刀劍在開鋒後到底有多鋒利呢?當時的試刀法除了砍甲和試以盛滿鐵珠的毛竹筒外,還有一種就是將若干根稻草捆成一束,然後用頭髮絲將這束稻草掛在木杖上,以刀斬之,稻草斷而頭髮絲不斷的纔算是好刀劍,最高紀錄是斷了15根一束的稻草。這種實驗如果不是親眼看見,真讓人無法相信。

夾鋼技術

環首刀基本都是全鋼刀,也就是一塊鋼鐵整體打製而成。

由於採用百鍊鋼技術和淬火技術,環首刀已經是當時最有威力的武器。

不過,當時的漢朝工匠仍然不滿足他們的成就,還在精益求精。

全鋼刀的特點是堅固耐用,而且價格較為便宜,製造方法也相對簡單。

但全鋼刀多少還是有一些缺點的,由於由一塊鋼鐵打製而成,所以對百鍊鋼的冶煉程度,以及淬火的掌握有著較高的要求。

而這一切,多在於工藝的個人技術,如果技術很好,全鋼刀就是一款極為厲害的武器。

如果技術較差,責任心不高,環首刀的質量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同時,全鋼刀完全是鋼製成,雖然很是堅固,但缺少鐵所特有的韌性,在激烈碰撞中還是有可能斷裂。

所以,當時的工匠經過幾百年的實踐,摸索出成熟的夾鋼技術,也就是刀的內核是鋼,而外面一層或一部分是鐵。這樣一來,夾鋼刀不但具有鋼的強度,也有鐵的韌性,在近距離作戰中既是堅硬鋒利,又非常不容易折斷,成為一款完美的武器。

只是夾鋼技術出現的稍微遲了一些,它全面使用已經是環首刀的末期。

雄霸世界500年的唐直刀

建立在先進技術上的漢刀,輝煌了至少700年之久,直到隋唐時期出現更為先進的唐直刀為止。

漢以後的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代,中國的刀的製造再上了第二個頂峯。

南北朝時期的西魏時代,中國人終於發明瞭馬鐙,這個小小的馬鐙讓騎兵由此稱霸世界軍事舞臺高達1000多年。

有了馬鐙以後,馬上的近距離格鬥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一個臂力平平的騎兵戰士,使用馬鐙藉助馬的力量,可以輕鬆將一個步兵砍成兩斷。一個這樣的騎兵在馬上,前劈後砍,左突右撞,完全可以對付好幾個精銳的步兵。

就算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軍時代,西路軍遠徵新疆的時候,非常擅長拼刺的紅軍戰士,往往要好幾個人聯手才能對付一個軍閥馬步芳的穆斯林騎兵。

騎兵技術再次迅速發展,並且成為一股可以決定國家興亡的重要作戰力量,而刀也就更重要了。

到了強大的唐代,由於受北方號稱世界第一強大的突厥人的威脅,唐代以騎兵成為作戰重要力量。

當時突厥的力量極為強大,他們騎兵總數高達40萬,甚至比後來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還有多的多(蒙古騎兵鼎盛時期不過25萬左右)。

在當時,突厥騎兵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他們可以縱橫世界,甚至找不到對手。

隋朝歷史中有明確記載的突厥大規模入侵和搶掠,就有67次之多,當時是隋朝末年,漢人幾乎無力抵抗,連隋煬帝也險些完蛋。

啟民可汗之子始畢可汗趁中原內亂之機脫離隋朝,並於615年率10萬騎兵攻隋,圍困隋煬帝於雁門(今山西忻州代縣)一月餘,後撤圍退兵。

鑒於突厥如此強大的威脅,依靠傳統的漢族步兵很難給予有效。

在隋唐期間,漢族統治者都採用大量騎兵對付突厥人。

其中以唐朝時期騎兵發展到達頂峯!

唐朝的第一任皇帝李世明就是一個極為重視騎兵的皇帝,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的時候,他們麾下就有5000騎兵,其中2000匹馬是購買的突厥馬。

李世民學習能力很強,他學習突厥騎兵的特點,編組了機動性強,攻擊力驚人,但又非常靈活的輕騎兵。他最喜歡的戰術就是分析敵人布陣的薄弱處,然後親自率領騎兵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其衝垮。

如李世民率騎兵進圍薛仁杲,李靖以3000騎夜襲定襄等。此種出奇制勝的戰法,一直沿用至後唐及五代,甚至步兵也用此法,如李靖平蕭銑之戰。

---------------威風八面的大唐鐵騎和他們的唐直刀。唐直刀是後代無法突破的一個頂峯了!

這支輕騎兵也是唐統一戰爭中的主力,在唐軍中,騎兵和步兵比率高達1:3,這可謂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第一次了。

唐朝建立以後,更是極為重視騎兵發展,養殖的官馬就高達70多萬匹。

當時唐朝統治者認為突厥騎兵從小長於馬上,騎術和使用武器的能力應該強於唐軍,這是唐軍天生的劣勢。

為了彌補這方面的劣勢,必須從戰術和武器上取得領先,完全壓倒敵人。

當時唐軍騎兵近戰武器已經是清一色的刀,只有少量指揮官使用儀仗劍,刀也成為主要的騎兵武器之一,自然是發展的重點。

而刀的工藝在當時已經登峯造極,成為一種兼實戰兵器和藝術品為一體的東西,他的代表作就是唐直刀。

唐朝直刀的製作工藝基本和日本倭刀相同,當年日本人就是從中國學走了這些技術,簡單的加以仿製和日本化的改良而已。

唐直刀是自漢代環首刀一脈相承而來,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是對環首刀的改良。唐直刀維持了環首刀的單面開鋒、厚脊薄刃與直脊直刃的特色,取消了過去環首刀柄首的圓環(對雙手握刀有一定影響),延長刀柄更適合雙手持用,作工、裝飾亦更精良華麗,並出現各種長短尺寸的刀身以對應各種戰況

唐直刀使用的技術讓人極為驚嘆,包括:複合鋼鐵,切刃造和鎬造的刀形狀,用燒土來淬刃,造刃文,反覆鍛打鋼鐵 -- 名為百鍊鋼技術。這些都是當時全世界最好的兵器製造技術,甚至在其後保持了幾百年之久的領先優勢。

唐直刀的製造工序為:以純鐵滲碳後對摺,多層迭打。刀鋒淬火而刀脊不淬火。並將其工藝分為「三十煉」、「五十煉」、「百鍊」等鑄冶技法,不斷冶煉、鍛打、淬火,分步脫碳凈化,頗似揉麪,使鐵百鍊成鋼,更為堅硬鋒利。

唐直刀相比環首刀最大的特點是包鋼刀,灌鋼技術,摺疊打造技術。

這些技術讓唐直刀相比環首刀,性能上又有大幅度的躍進。

包鋼技術也就是後來倭刀使用的技術,刀的內部是硬度較軟的鋼鐵,而表面則是硬度較高的鋼鐵。

外層鋼鐵採用百鍊法反覆打製,非常費時費力,但由於全刀外硬內軟,製造出來的鋼鐵硬度好,更為鋒利,殺傷力更大。

一般認為,包鋼的武器和夾鋼武器相比,除了性價比,保養和堅固程度以外,其他的所有屬性都比夾鋼刀和全鋼刀要好。

而灌鋼技術也稱為宿鐵,是比炒鋼技術更先進的冶煉技術。歷史記載最早的宿鐵造刀者是侍奉過北齊神武皇帝高歡的道士綦母懷文。

根據古書記載: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 鋼,也就是說把生熟鐵交替夾雜,以泥封閉放入爐中加熱,利用生鐵熔點較低的特性,將生鐵液熔滲到熟鐵中,然後再加以鍛打,即可得到品質精純的鋼材。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鋼中含碳量的多少,可以得到製作刀刃的高碳鋼材。

一般認為,炒鋼技術是古代中國冶金最高峯,之後就很難有大的突破了。

註解:炒鋼技術,即將高爐中煉出的優質生鐵在空氣中加熱,使之熔化或半熔化,並不斷進行攪拌,增加氧氣和鐵的接觸面積,使鐵液中的碳氧化,從而可以獲得較為純凈的鋼或熟鐵,這在當時也是比較先進的技術。

摺疊打造技術在環首刀上也很常見,主要是增加刀身的強度和韌度,讓其不易折斷,但唐直刀更為厲害。

工匠需要將鋼鐵反覆捶打摺疊,使得鋼層層疊疊,多則可以達到數千層。這樣的鋼材更為堅固,極難折斷。自然,代價是較為費時!

唐直刀威力極大,無論砍殺還是直刺,都可以輕鬆刺穿重裝的鎧甲,是款極為可怕的武器。

在當時,唐直刀是整個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刀,直到火器時代開始,也沒有一種其他的刀可以超越它,連衍生出來的倭刀也不行。

隨後,唐和突厥進行了30多年的戰爭,最終的結果是突厥大敗。

唐朝分別於64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羅可汗,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

西突厥的一部被迫西遷到中亞,他們和當地民族融合,後來又繼續進攻歐洲,消滅了東羅馬帝國,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人。

如果唐朝是一個僅此於漢朝的第二個頂峯,那面下面的中國刀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上圖唐直刀和下圖的唐陌刀,都是堪稱藝術品的佳作。

宋朝的朴刀

之後的宋朝,刀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唐朝滅亡以後,中國分裂長達70多年之久,唐朝傳統的戰馬產地,都被北方的遼國,金國,蒙古控制。

沒有馬,何談騎兵呢?

宋朝騎兵由此一落千丈,被迫成為以大量步兵為主,少量騎兵為輔助的一支軍隊。

很多人認為宋之所以在幾百年間使用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壓制,還曾經被攻破首都,被迫南渡,都是因為缺乏大量騎兵,無力在北方平原和敵人鐵騎抗衡而起。

宋朝的步兵,很難抵抗強悍異族騎兵的大規模衝擊。

宋時刻處於優勢敵人的壓迫下,王朝也就成為一個中國歷史上比較弱的朝代。

騎兵既然成為配角,那麼刀也就自然黯然失色了。

這一時代,刀開始從騎兵轉為大量裝備步兵。

唐朝時期就出現了步兵使用的陌刀。陌刀主要是對付騎兵的,他長擊短接皆可適用,刀形似劍,雙開刃,前鋒略寬,連柄可長一丈,重15斤,兼有近戰刀和槍的功能,為古代特有的斬馬劍。

陌刀製造工藝不亞於唐直刀,所以相當珍貴,是作為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唐代陌刀陌刀兵號稱唐朝最富攻擊性的獨特兵種,但因其要求的苛刻和挑剔,訓練和配備一個陌刀兵的成本和週期,不會比一名騎兵 少,以唐朝舉國之力,也只在天下四大都護府之一安西大都護府,纔有軍級的編製。唐軍中的步兵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特別是在對抗安息、大食等國的那些輕甲甚至無甲的沙漠輕騎兵的戰鬥中有特效,一刀斬去,基本是人斷馬斷的。陌刀軍的參戰,在任何可查詢的戰例 中都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陌刀軍作為戰鬥序列中單獨的作戰力量在唐軍的徵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宋代因為種種原因,陌刀,朴刀和斬馬刀並沒有大量裝備,而成為特殊武器使用。

輕便的補刀和紅纓槍成為宋朝步兵的制式裝備,小說《水滸》裡面梁山泊好漢幾乎人人都會使補刀。

魯智深曾經和史進聯手對付偽裝成僧道的兩個歹徒,當時除了魯智深以外,九紋龍史進,生鐵佛崔道成,飛天蜈蚣邱小乙他們三個都是用朴刀。李逵回家接母親去梁山,沒想到遇到老虎。李逵殺死幾隻老虎用的也是朴刀。

至於梁山上武功最強的林沖和楊志第一次見面也鬥過一場朴刀,雙方不分勝負。

這並非小說誇大,而是當時宋軍的特點。

唐直刀和陌刀都極好的武器,但也有著造價過高,製造週期太長,容易損壞,不易於保養的缺點。

唐直刀由於使用多種製造技術,又要花費鐵匠極長時間打造,售價是很貴的。傳入日本的一些唐直刀都被當做藝術品收藏,不作為實際戰鬥的武器,因為捨不得用。

而唐直刀和倭刀都的表面一層都是低碳鋼,所以刀在複雜條件下很容易生鏽,必須經常的維護。

我們在很多電影中看到日本武士擦刀,這並非他們在耍酷,而是不這樣不行。養護這些刀還要用專門的植物油,刀鞘等等,不但費時,而且要花費很多心血。

造價很高的唐直刀,由於全部是整體製造,又是包鋼技術,所以還有個致命缺陷,就是一旦損壞無法修補。

日本武士自己也說過,真正大規模作戰還是要用長槍,用倭刀的話,可能一次格鬥就會損壞刀刃,下面就沒法用了。

唐直刀也是這樣,如果經過一次猛烈的磕碰,刀刃損壞,刀的鋒利程度也就大打折扣,這把刀也就廢了,因為無法修補。

這種昂貴的武器適合作為決鬥武器,並不適合大量作為軍隊制式武器。除非這支軍隊規模很小,或者國家極為強盛,非常財大氣粗。

日本戰國時代,兩個普通大名作戰規模通常很小,每個大名麾下的職業武士不過幾十人,最多百來人。這點點兵力讓他們可以從容裝備唐直刀這類昂貴武器,但對於高達幾十萬規模的中國軍隊,這就是不可能的。

唐朝時期軍隊數量並很多不多,消滅了宿敵突厥以後,周圍再沒有一個國家幹預和唐對抗,連日本也被唐軍打的全軍覆沒,軍隊也就大幅度削減。

所以安祿山出動10萬大軍就可以一路殺到長安,當時唐軍百分之三十的騎兵佩戴唐直刀,還是負擔的起的。

唐朝可謂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其富裕程度可謂第一,有大量資金用來裝備部隊。

所以唐直刀有以上的缺點,裝備唐軍不算太多而且財大氣粗的騎兵還是完全可以負擔的。

可是,這對於宋軍就不太合適。

此時的宋軍由於為了對付北方遼國,金國都號稱百萬大軍的強悍部隊,只得瘋狂擴軍備戰。宋軍歷史上兵力經常超過百萬,裝備的武器數量自然也是驚人的數字。

對於這種數量的部隊,如果裝備價格高,養護要求高,很容易損壞的武器,無異於自我毀滅,怕是不用敵人來打,自己就垮了。

唐直刀這種,一次裝備個幾百把甚至1000把也許還沒有什麼問題,但一次裝備上萬把則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和唐直刀幾乎一樣的倭刀,在日本也只是裝備數量很少的武士而已。在日本戰國時代,大量作戰的普通士兵仍然使用竹槍,長矛作戰,並不使用倭刀,因為實在用不起。

宋朝統治者經過再三研究,決定在部隊中廢除唐直刀,而改為採用漢朝後期的夾鋼技術,打造了一批價格比較低廉,製造工藝相對簡單,性能也僅僅是略遜一籌的宋刀。

這種宋的代表之作可謂就是朴刀!

朴刀原本是類似於唐朝陌刀(外形很像青龍偃月刀),是一種長兵器。

但宋朝並不允許民間裝備長兵器(害怕老百姓反叛),所以朴刀的樣式出現了很大變化。

宋朝老百姓將朴刀的長桿去掉,讓刀變為1米左右的短刀,這樣一來就不再是長刀了。

在北宋南宋時代,雖然對長刀有很多限制,但當時國內匪盜四起,還有很多猛獸流竄,就比如武松遇虎,李逵遇到李鬼的搶劫,老百姓也需要刀具防身。

對於較短的朴刀,宋朝統治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實際上,在必要的時候,朴刀裝上木杆,也就成為長刀了。

朴刀是夾鋼刀,在作戰角度來說,性能比唐直刀要差,但製作簡單,造價低,而且也基本滿足實戰需要,可以大量裝備。

朴刀的外形和唐直刀有所不同,唐直刀基本都是直的,而朴刀刀身則有一個低微的弧度。

這主要是宋之前五胡亂華的200年時間受胡人的影響,胡人騎兵的馬刀多是彎刀。在馬上彎刀更符合流體力學,劈砍更有威力,只是在刺殺上稍遜一籌而已。

宋朝學習了胡人的優點,將刀從直變為彎,日本的倭刀也是這樣。

宋代中國武學在這個時期也發展到一個頂峯時代,所以針對朴刀的刀法極多,朴刀也成為中國武術史上一個著名的刀具。

宋代的中國是不幸的,因為北方不斷有強大的敵人出現,遼國契丹,金國女真,蒙古國蒙古人這三個國家,沒有一個不是當時世界最強的軍事強國。

最終,宋朝被當時世界頭號強國蒙古所滅,中國刀由此受到巨大的變化。

宋刀的水平大體同唐一致,但也有很多技術上的進步,算是中國歷史上刀的第三個頂峯。

----------------朴刀本是長刀,去掉木杆就成為短刀。朴刀在宋朝屬於軍民通用的武器。

元明清開始落後西方

蒙古人統治中國以後,立即下達了收繳民間武器的命令。漢人私自保存武器,一旦被發現就是死罪,甚至菜刀也要幾家用一把,還要用鐵鏈拴在案板上。

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張無忌和常遇春去蝴蝶谷的路上遭遇一隊元兵,其中一個老百姓就是因為剛買了一把菜刀,被元兵當場殺死。

換句話說,中國的民間基本就沒有刀了。

至於軍隊,蒙古人基本都是騎兵,他們用的刀全部是適合在馬上砍殺的彎刀,這也是蒙古人在無數次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事實上,刀的彎曲度越大,那麼其砍入的深度越淺,也就是說像劍這種兵器砍入物體才很深。但是刀的彎曲度大,其力的釋放比直形兵器要強的多,更適合馬上的砍殺。

總之,元朝的刀直接影響到其後的清代雁毛刀、雁翎刀以及現在的中國軍隊指揮刀。

所以元代的軍隊,完全使用彎刀,即使到了後期蒙古軍中蒙古人已經不多,但刀仍然是彎刀。

到了元代後期,中國的直刀基本不復存在,只有少數收藏家還保存,一部分製作技術也失傳了。

元代時間並不長,但對中國刀的製造技術有著極大的破壞。一般認為在元代,中國刀劍製作技術倒退了200年時間。

明代中國制刀技術有所回升,但也並沒有隻是宋朝的水平。

明代使用衛所制度的職業兵是一大敗筆,初期明軍的強悍抵不上職業兵制度的迅速腐敗,這又導致士兵的素質和武器的製作水平隨著時間的發展急劇下降。

到了明朝中後期,所謂的職業兵已經成為了一些軍官的職業奴僕,長期不訓練,武器裝備不保養,他們生活窮困潦倒,社會地位低下,沒人願意去打仗。

至於軍官則非常腐敗,喫空餉,貪污,無能是他們的最大的特徵。

明朝時期的刀製作水平,大體和宋朝類似,但比宋又有進步。

明朝的統治者和軍官大體是比較好學的,能夠吸取別人的長處。

包括著名的倭刀,大馬士革鋼,明朝都對其技術進行仿造和融合。

著名的戚繼光還利用倭刀的技術,造出了自己的戚家刀。

但是,當時的明軍的武器已經開始全面的火器化。

早在明朝建立初期的朱元璋時期,也就是洪武十三年年,明政府正式下令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洪武二十六年,明政府又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四門,手銃筒十六個,火槍二十支,火箭和神機箭各二十支等等。以上洪武時期明軍所裝備的火器與冷兵器一與九之比,明顯地反映了明代火器裝備的普遍,並且已有一定 的定製。成化二年,明將郭登嚮明政府建議,步兵「用神銃手十,弓箭手十,刀牌手各五,葯箭強弩手十,司神炮及火藥者八,雜用者七」。按照這一規定,當時明軍步隊使用火器的士兵,已經佔編製總數的1/3左右。

明朝中期的步兵營約2700人,其中裝備鳥銃1080個及附帶配件、火箭6480支,此外還有大刀長矛等冷兵器。從裝備來看,火器裝備佔步兵營總裝備的50%。

明朝末期隨著火器的大量引進和裝備,刀再次被放在第二位。

因為制度的腐敗,明朝最終在內憂外患中滅亡,滿清統治中原。

遺憾的是,滿清統治者的保守程度無與倫比。

在清朝時期,不但滿清統治者對火器不重視,就連中國冷兵器也被忽視,在這幾百年內再也沒有決定性的突破,大體保持元明的水平。

遺憾的是,當時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冷兵器成為戰場的配角了。

更慘的是,隨著19世紀歐洲科技革命,西方刀劍製造技術開始建立於現代科學之上,自然一日千里,很快就遠遠領先於中國,將中國刀劍甩到了身後。

最著名1860年的八里橋戰役中,曾格林沁的2。5到3萬的清軍(其中1萬蒙古騎兵)和8000多英法聯軍開戰。

曾經無敵的蒙古騎兵揮舞著長矛彎刀,在曠野中向在英法聯軍衝鋒。結果在新式火炮和步槍密集射擊下,蒙古騎兵潰不成軍,戰馬和騎手四散奔逃,最終全線潰敗。

此戰蒙古騎兵傷亡1200人,英法聯軍僅僅死5人,傷47人。

八里橋之戰基本宣告了冷兵器時代的結束,以冷兵器對熱兵器是必敗無疑的。

1860年尚且如此,之後100年內,隨著軍事技術的飛速進步,冷兵器更是基本退出了軍事舞臺。

---------------明代通過和葡萄牙人的接觸,學習了大炮製作技術,仿造了一批先進的火炮。努爾哈赤就是死於明朝大炮之下。明軍步兵火器本來是火銃,威力有限,射擊距離也有限。在朝鮮同日軍火神槍交手以後,明軍又迅速仿造了火神槍,我們叫做鳥槍。可以說,明朝還是很願意學習的。但清朝就很爛了,遠的不說,在雅克薩戰役已經同沙俄的火槍交過手,知道對方厲害,為什麼200年期間都不進行學習。200年後,沙俄入侵東北,清朝居然用的還是雅克薩戰役時期的炮。八里橋又用騎兵衝擊英法聯軍,結果是一場恥辱性的失敗,北京也被第一次佔領了。反而漢人都比較聰明,不但湘軍淮軍大量裝備火槍火炮,連太平軍都有大量火槍,還向洋鬼子走私購買呢。下圖是太平軍的槍兵。

抗戰大刀

隨著連發速射武器的出現,以及火炮技術的大躍進,冷兵器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不明顯。

一戰期間,超過八成的士兵死於火炮和重機槍,只有二成左右的士兵死於步槍,衝鋒槍手榴彈,地雷,毒氣,還有就是冷兵器的肉搏。

所以,近戰冷兵器肉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到了二戰期間,蘇聯,德國,美國,英國等主要列強都大量裝備了衝鋒槍這種近戰武器,顯然肉搏戰的出現越來越困難。以蘇軍為例,僅僅波波沙衝鋒槍就生產了600多萬支,在射速高達900發/分鐘,裝彈71發的波波沙面前,想要以刺刀肉搏基本就是自殺。

但是,二戰還有一個戰場卻普遍出現了近戰肉搏的場面,這個戰場就是中國戰場。

中國戰場可謂肉搏戰最多的二戰戰場,這是因為中日兩軍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日軍在二戰各國陸軍中,是一支比較特殊的軍隊。日軍最大的特點就是,中遠距離火力很強,近距離火力並步槍。

在100米以外,日軍裝備九二式步兵炮,九二式重機槍,歪把子輕機槍,擲彈筒,三八式步槍在內的眾多步兵武器。

但日軍是二戰列強中,唯一一支沒有大面積裝備衝鋒槍的部隊。

所以,在100米內,日軍的火力較弱,僅有三八式步槍,手榴彈,刺刀而已。

這樣一來,無論日軍是否想進行肉搏,他都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很多肉搏戰。

而對於國軍來說,無論中遠距離火力,都遠遠不如日軍,甚至很多步兵的火力密集度還不到日軍的十分之一。

以老薩最近寫的南昌會戰威力,日軍可以使用300多門重炮攻擊修水防線,而國軍防禦部隊的火炮只有10幾門,還不到20分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堅持中遠距離和日軍作戰,無異於以卵擊石,自我毀滅。

所以無論國軍是否願意,他們為了取勝,都必須攻擊日軍相對薄弱地方,也就是近距離。

這樣一來,中日兩軍在整個抗戰期間,進行了很多肉搏戰。

當然,大部分肉搏戰中,中日兩軍都是拼刺刀,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中國大刀對日本刺刀也是屢見不鮮。

此時中國的大刀的製造水平,遠遠抵不上唐宋明清,甚至還比不上漢朝。

當時使用大刀最多的部隊是宋哲元的西北軍,其他部隊用的不多,諸如桂軍,滇軍,湘軍等基本清一色的用刺刀,川軍少量部隊用大刀,主要是因為川軍武器裝備太差,刺刀數量太少。

至於中央軍基本也是用刺刀,只有在很特殊的作戰情況下,因為刺刀不方便使用,只能使用大刀。

那麼,西北軍為什麼大量用大刀呢?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並非西北軍對大刀有什麼好感,也是因為武器裝備的侷限導致的。

西北軍的領袖是馮玉祥,在民國初年馮玉祥不過是一個營長,隨後所部因為戰鬥力強,訓練好,被逐步擴大,出現了極速增長期。

但當時民國所有軍閥保守國際武器禁運之苦,本國又造不出足夠的刺刀,只能被迫大一些大刀來湊數。

大家不要小瞧刺刀,看起來小小一把刀,其實製作並不簡單。由於刀身細窄,配件很多,加上對於刺刀的強度,韌度,標準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正式的兵工廠才流水線才能大量製作。

如果通過手工製作刺刀,不但質量難以保證,生產效率更是極為低下。

-------------------大刀是沒有足夠的刺刀被迫搞出來的。其實在敵軍連射武器的掃射下,使用大刀正面衝鋒等於是自殺。

不要說裝備落後,沒有軍事工業的西北軍,就算是中央軍,因為刺刀生產數量不足,還動用大量外匯從比利時購買了一大批刺刀。

刺刀造不了,不代表其他冷兵器就造不了。

在當時的中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大刀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打造的東西。

從清末義和團運動開始,大刀就成為民間武裝力量和練武者的主要武器。

軍隊來源於人民,無論馮玉祥怎麼幻想,現實決定他最終只能選擇大刀。

既然已經被迫選擇了大刀,那麼就要想辦法給大刀形成戰鬥力。

西北軍官兵主要來自河北,陝西,河南,山東四省,這幾個省民風都比較尚武,年輕力壯的當地小夥子大多懂得一招半式,所以大刀也是有羣眾基礎的。

馮玉祥本人又是一個很喜愛中國武術的人,他的西北軍內配有很多當地著名的武術大師作為教官,比如滄州籍的武術名家馬鳳圖、馬英圖、王子平、洪立厚、劉鴻慶、王桂林。

在馮玉祥的要求下,這些武術大師根據西北軍的特點,以中華傳統武術作為基礎,羣策羣力,共同研究出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拼刺招數和大刀的刀法。

馮玉祥對這些實用的武術非常滿意,隨即推廣到整個西北軍。馮玉祥自己還經常親自檢查士兵的刺槍和劈殺等。

在西北軍中,大刀的武術是士兵最基本的軍事能力之一,也是考覈的重點項目,所以西北軍逐步形成了圍繞著大刀的一整套戰術和武術。

在這種氛圍下,西北軍上上下下都酷愛武學,普通士兵每天要練習一個小時的刀法,高級將領如佟麟閣、張自忠、趙登禹、吉鴻昌,董振堂、馮治安、劉汝明等人,也多是武術好手。

除了西北軍普遍練習武術以外,西北軍士兵身體也是中國裡面數一數二的。由於西北軍大多來自陝西,河北,山東,河南四省,士兵多是北方大漢。加上長年習武,年輕小夥子往往都長得結結實實,體力好,臂力強,一刀可以砍斷碗口粗的大毛竹。

當時西北軍軍官還曾經吹牛說,如果他們去江西剿共,一個西北軍士兵肉搏戰可以對付五個紅軍的南方矮小士兵。

除了士兵普遍裝備大刀以外,馮玉祥還把武藝最強和身體最強壯的西北軍士兵編組在一起,組成一支擅長近戰的精銳部隊---手槍隊。由於手槍隊士兵普遍背著一把大刀,所以外面也叫做大刀隊。

西北軍從軍到旅的各級軍官,都控制著一支手槍隊,這支手槍隊規模從連到團不等。往往每到戰鬥膠著或者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手槍隊便會成為撒手鐧。

100名大刀隊在1918年突襲湘西桃源,一舉打敗數倍的敵軍佔領桃源,1923年大刀隊攻佔天津。1926年支持國民政府軍和晉軍激戰晉北,著名的倒戈將軍石友三曾一次集中3000人的大刀隊衝鋒。

1930年的中原大戰之前,西北軍還編有手槍旅。源於西北軍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第三路軍中,也長期地保持著手槍旅的建制。

韓復榘經常親自帶領這支勁旅作戰,在抗戰中韓也是親自帶著手槍旅過渡黃河,到濟陽和日軍裝模做樣的打了一下,隨即逃跑放棄了濟南,最終丟了自己性命。

手槍隊或者說是大刀隊是西北軍中裝備最好的,士兵配有一把10發裝彈或者20發裝彈的毛瑟軍用手槍,中國一般也叫作駁殼槍。該槍可以做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是一款近戰的利器,配有手槍子彈200發。

還有一把適合近戰使用的短管騎兵步槍,配有子彈100發。

除此以外,還必備一把中國式大刀和五到六顆手榴彈。

由於部分部隊的駁殼槍數量不足,一些大刀隊士兵配有一把伯朗寧小手槍,配彈50發。

----------------大家可以看到,大刀的製作工藝極為粗糙,遠遠不如漢唐時期。

但是大刀隊的優勢只是在近戰,一般來說作戰距離不超過100米,一旦只能用於攻擊沒有防備的敵人,也就是偷襲或者夜戰,絕對不能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拿著大刀進攻有準備的敵人,不然就是送死。

雖然大刀戰術很完美,大刀裝備也很多,但大刀的製作工藝卻不盡如人意。

由於大刀本來就是彌補刺刀數量不足的武器,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鄉村鐵匠的產品,非常粗劣。

刀身就是簡單的劣質鋼甚至更多為熟鐵打造,僅僅在刀口上鑲嵌一些鋼,以增加其鋒利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刀身為熟鐵,刀刃為鋼。

一般來說,刀身和刀柄就是同一塊鐵打造,在刀身刀柄間加一個粗糙的護手,將兩者分開。

刀柄上一般裝兩塊木頭,或者乾脆用布或者皮革包一下,就成為刀柄了。

大部分大刀後面都有的環,這是漢代環首刀的設計,以方便將大刀掛在某處攜帶,減少大刀手長距離行軍的疲憊。

有些大刀環上還綁著紅色的布條,這個紅布條和紅纓槍的紅纓類似,主要是分散敵人注意力,同時用鮮艷的顏色威嚇敵人。

大部分大刀上有血槽,用來砍中或者刺中敵人以後放血用,但有的大刀應該趕工,乾脆就沒血槽。

總之,大刀相當簡陋,往往一次砍殺就會捲刃,一段時間不保養就會生鏽。

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大刀,跟我們今天用的菜刀,也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這種技術如果用在較為細長的馬刀上面,很可能一次對劈碰撞就會折斷。

好在大刀造型特殊,他的刀身厚重,哪怕你是用倚天劍,也不容易將其劈斷。

由於技術粗糙,刀口捲刃也不怕,只需要回爐隨便再打造一下就行了。

至於保養問題,平時作戰前經常磨刀就是了。

西北軍作戰前,往往召集一大批農民或者匠人幫助磨刀。在七七事變以後,鐵匠們主動找到西北軍要求幫忙磨刀,不收錢。

一切因陋就簡,將就著用。

--------------中國古代的刀法流傳至今,所以民間武師在大刀上還是很有兩下子的。當然,大刀隊並不僅僅是大刀,也裝備手槍,手榴彈和短步槍(騎兵步槍)。

以上這些東西,並不是說大刀無用。

雖然刀口的鋼大體也比較粗糙,導致刀口並不很鋒利,卻仍然有一定的殺傷力。

大刀普遍重量在2公斤左右,這樣大的重量,加上劈砍的力量,一刀下去威力還是很大的。只要砍到人,即使不死也是重傷的,砍到脖子掉腦袋,砍到四肢掉手腳。

顯然,這種大刀相比日軍打造精良的刺刀和倭刀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你沒有其他武器,不用大刀又能用什麼呢?

這種大刀不能刺,就算刺中也不容易造成致命傷,所以只能砍,這又增加了使用的難度。

除了大刀以外,裝備較好的西北軍,以及國軍騎兵,往往採用馬刀式樣的刀具。

這種馬刀打造的工藝相對大刀就要好一些,不過一般也就是使用簡單的打造工藝,只是使用的鋼鐵相對較好,打造的時間較長。

有些馬刀還是全鋼打造的,相對比較鋒利,重量較輕,而且刀頭可以刺殺,這也是馬上作戰所需要的。

但抗戰中,除了綏遠,察哈爾兩省以外,國軍騎兵在日軍重武器勉強,並不容易發揮威力,馬刀參戰的情況少之又少。

但實際上無論大刀也好,馬刀也好,長度一般在1米一下,而日軍三八式步槍加上三零式刺刀的長度在1米50以上,雙方長度相差半米以上。

練過武術的人都知道,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訓練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刺刀遠比大刀更有威力。

使用大刀對付日軍刺刀並不有利,實際是處於劣勢的,在肉搏戰中受制於人。

大刀如果搶先主動進攻,很容易會被更長的刺刀一招壓制,甚至當場被刺中身亡。

所以,大刀對刺刀,手持大刀的人,必須要要有強於刺刀手的身手,而且一開始不能進攻,必須以防禦為主。

大刀隊刺刀的傳統作戰方式是,首先大刀放在身前,等待日軍的進攻。日軍一般來說,會立即以刺刀一個直刺,此時大刀手就必須立即反應,持大刀從下往上揮動,一下撥開日軍刺刀,將刺刀擋到外圍,接著猛一步躍進,一刀劈過去或者刺過去。

這時日軍刺刀已經被打開,再想收回已經不可能,只能眼睜睜的捱上一刀。

自然,這樣作戰的前提是,第一大刀手必須能夠躲過或者撥開日軍的刺刀正面打擊,這是難度很大的。日軍刺刀直刺速度極快,一般也就零點幾秒,這麼短的時間內,如果你反應稍慢,不是中刀就是隻能躲開。這樣一來,日軍就可以從容的多次刺殺,此時日軍刺刀手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第二,大刀手撥開日軍刺刀的力度和角度必須恰好,能夠將日軍刺刀擋在外圍,而不是僅僅當初十幾釐米甚至幾釐米。

如果不能將日軍刺刀擋的足夠遠,日軍依然可以繼續刺殺,還是立於不敗之地,而大刀手就不能躍進一步反擊了。

第三,大刀手即使撥開日軍刺刀到外圍,還要必須立即一步躍上去,揮刀砍殺或者刺殺。如果躍進較慢,日軍刺刀手肯定立即反應過來,向後退卻或者閃躲,那麼大刀手之前兩個步驟就完全沒用了。

總之,以大刀對刺刀並不有利,這也是中央軍為什麼始終不練大刀的原因,而且強調刺刀的使用,至於八路軍正規軍也是強調刺刀,非到萬不得已,不使用大刀。

------------------兩張扯淡的圖,上圖八路軍女戰士靠靈活躲閃過日軍刺刀的直刺,然後一刀砍下去。實際上日軍刺刀直刺時間頂多隻有0.5秒到1秒,除非你是武林高手,不然極難到閃避躲過。下圖兩人用刀對碰,日軍的倭刀重量較輕,鋼刃一旦損壞,全刀就廢掉了。所以除非日軍軍官腦袋被驢踢了,否則絕對不會和國軍大刀直接碰。這種垃圾抗戰片,是對先烈的侮辱。更不要說,還有手撕日軍的,這種導演應該永遠禁止拍抗戰題材的戲。

喜峯口的大刀隊

更需要說明的是,日軍在當時二戰列強中,可謂拼刺能力最強的部隊,不但遠遠強於美軍,蘇軍,英軍,也強於國軍。

日本軍方自從建軍以來就非常注重士兵拼刺訓練,新兵一律接受嚴格的刺殺訓練。

日軍向來以步槍精確射擊和拼刺二大技藝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

除了部隊嚴格訓練以外,日軍為了在拼刺中佔到上風,還特地設計了新式的30式刺刀,單單這個刺刀就長達0。53米,極為鋒利。

直到文革時期有很多流氓打架還是使用這種軍刺,比如著名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的小流氓。

加上三八式步槍1。2米的長度。全槍連刺刀長度超過1。5,為全世界同類槍械中最長的。

日軍在二戰中生長了多達620萬把30式刺刀,對拼刺的重視可見一斑。

這個長度很讓老薩喫驚!要知道,當年侵華日軍平均身高不過1。56米,這樣一來三八槍連刺刀的高度超過日軍士兵身高,誇張了一點!

如果單單就拼刺來說,很少有國家能超過當年的日本。

以中國為例,國產漢陽造和中正式就算配上新式刺刀,全槍長度也和日軍三八式相差不少。中國方面在兵器上佔了劣勢。

而就拼刺技術來說,日軍訓練嚴格,國內頗有經過多年訓練的預備士兵,一經徵召就有上百萬有過完整訓練的老兵趕赴中國戰場。但是中國士兵大多是臨時徵召的農村青年,還有部分是抓壯丁來得。由於前線損失大,新兵草草訓練訓練一下,會打槍了就送上戰場。從拼刺技術上,中國士兵也遜了日軍一籌。

日軍刺殺雖然厲害,但西北軍的大刀確實日軍刺刀的剋星。

西北軍在眾多中國武士大師的指導下,練習了一套專門剋制日式刺殺的使用刀法。

說是刀法,其實就是簡單的二招。

面對日軍的直刺,西北軍士兵用刀背對這敵人,刀鋒對著自己。在刺刀過來的一瞬間,用刀背由下往上猛磕敵軍刺刀。

由於大刀重量在4斤以上,加上雙手使用,這樣一磕的力量很猛,日軍刺刀絕對會立即飛開。

此時大刀已經揮舞到上方,刀鋒正對著日軍。此時日軍的刺刀已經被磕到外門,不能構成威脅。西北軍士兵用大刀只要順勢砍落,日軍立即人頭落地。

這個刀法雖然只有二招,但是絕對非常實用,也容易練習。

刀法關鍵在於一個快 字,一磕一砍二招一般只要一到二秒鐘時間完成。只要大刀能夠磕開日軍刺刀,那麼日軍是必死無疑。

刀法雖然簡單,但正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所在,也是以刀破刺不二的法寶。

實戰中,越簡單的就越有效。 <水滸>裡面,武松,林沖,魯達等人多次打鬥不過三招二式。像李連杰在武俠電影中舞刀弄搶打上十幾分鐘才分出勝負,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一個訓練有素的西北軍士兵,一把大刀就可以連續對付好幾個日本兵。

據當時西北軍老兵曹建章回憶:

有一個敵人端著刺刀就對著我刺來,嘴裡還喊著:「呀呀呀。」日本人打仗是有兩 下子的,氣勢洶洶。我掄起大刀,用刀背用力往左磕他的刺刀,他的刺刀歪了,然後有個回力,我的大刀借著回力從後往前掄了一圈,再向前一刺,刺中他,再使勁兒一擰,我聽見他「啊」地一聲慘叫,死了。(馬老邊說邊情不自禁地示範當年的動作)現在我老了,動作慢了,當時是很快的。整場戰鬥,我只刺死了這一個敵人,幸運的是,我沒有被敵人刺死。

這場白刃戰打了1個多小時。當時二十九軍的戰士還是很英勇的,是積極主張抗日的。我們不是怕日本人,還有點兒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的刺刀不如我們的大刀片兒。

日軍方面由於缺乏有效對付中國大刀刀法的辦法,甚至發明瞭一種可笑的鐵圍脖 來對付。

它用一塊半月形的鐵片,將其折成半圓,在上沿兩頭打兩個洞,用鉚釘鉚在鋼盔上,戴上鋼盔時,鐵圍脖即圍在後脖子上面。據說可以有效防止大刀砍頭!

在後來的豐臺戰鬥中,日軍大部分配備了鐵圍脖。不過實戰效果很不佳,還被世界各國作為笑柄!

----------------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喜峯口?還有多少人關心抗戰?日本人很重視教授孩子們歷史,甚至還拍攝《最後武士》《男人們的大和》這種片子,連遊戲也搞出《武士的決斷》。因為一個民族是需要靈魂的,沒有靈魂的民族只知道喫喝玩樂,沒有思想,就跟豬一樣。豬的下場只有一個,就是遲早被別人喫掉,無論他長得多肥!抗戰當時,領袖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的健兒們奔赴沙場。1938年,一個記者採訪正要上前線的國軍士兵:你準備戰後幹什麼?國軍士兵回答:我活不到戰後!這場戰爭中,我們這些軍人都會戰死沙場的!

大刀隊最傑出的表現就是在長城抗戰的喜峯口

29軍在喜峯口一天的激戰中,雖然頂住日軍的進攻,但在敵人重武器的打擊下,傷亡非常慘重。

三個旅長趙登禹,佟澤光和王治邦商議了一下,趙說:我們裝備差,火力弱,有兵無槍,有槍缺彈,只是每人大刀1把,手榴彈6枚。

趙認為日軍炮火太猛,尤其是重炮火力殺傷巨大,喜峯口又沒有堅固工事很難抵擋。

西北軍雖然可以在陣地戰中依靠近戰大刀殺敵,但是肉搏戰這種作戰方式,雙方傷亡一般來說相差不會太大。

古代戰爭常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說法。

一般來說,如果肉搏戰中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雙方傷亡最多會有一二成的差距。

而日本士兵並非肉搏戰的菜鳥,他們軍方向來重視拼刺訓練,並且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

大多數日本士兵擅長刺殺,而且大多經歷過實戰。

29軍面對是日軍關東軍精銳,近戰能力也很不弱。

29軍殺日寇多少人,一般自己也要損失差不多的士兵。

而西北軍原本就在日軍火炮下傷亡不輕,展開擅長的肉搏戰也要有不輕的損失。

照著這樣的傷亡,29軍的二萬多兵力堅持不了多久。

當時29軍在喜峯口前線共三個旅9個團,和日軍剛剛打了二天就傷亡了2000多人,相當於傷亡了2個團。

趙登禹旅長認為照著這樣打下去,餘下7個團最多也只能撐個5,6天。

大家一致決定,必須以攻為守--發揮西北軍的近戰夜戰優勢,準備連夜發動大規模夜襲戰。

出擊部隊分為三路,由三個旅長分別出擊:由趙登禹旅長率部摧毀日軍炮兵陣地,佟澤光旅長摧毀日軍輜重。

一旦二人得手,日軍正面主力必然要回頭救援。此時王治邦旅長率部從中路連夜突進,一舉擊潰日軍,佔領主陣地。

趙,佟二個旅長各率領二個團,先行出發。

日軍方面對喜峯口地形並不了結。他們原本以為喜峯口附近只有一條公路,封鎖住就沒有問題,日軍只在喜峯口正面佈置了重兵。

但是日本人不知道的是:喜峯口一帶還有一些只有當地牧羊人知道的小路,它們通向日軍陣地的後方。

趙登禹旅長不顧腿部的傷勢,拄著柺杖親自帶領王長海和董升堂二個團主力500大刀隊出發。他們在當地愛國牧羊人的帶領下,延著艱險難爬的山間小路,踩著齊膝高的積雪,連夜行軍數十里,繞到日軍後方狼洞子及白檯子的炮兵陣地。

29軍士兵在零下十度的低溫下埋伏了半小時,等到凌晨2點日軍大多熟睡以後突然出擊。

當場砍死手足無措的日軍炮兵和警衛部隊200多人,砍死日軍大佐一人,殘餘日軍炮兵作鳥獸散。

29軍繳獲全部日軍重炮18門和大量彈藥。

聰明的29軍士兵還用繳獲的火炮裝上炮彈向日軍主陣地中射擊二十多發,日軍遭到後方火炮的打擊亂作一團。

這一路,殲滅日軍200多人,繳獲日軍重炮18門(由於無法帶走,全部就地毀掉,這讓趙登禹心痛不已),還摧毀日軍幾十輛運送彈藥的汽車。

-------------------大刀對刺刀,以短兵器對長兵器,兵器上喫了大虧,就必須通過武術來彌補。所以西北軍非常重視大刀的訓練,還請了很多著名的武師幫助訓練。

另一路,佟澤光旅長則率二個團500多人大刀隊攻擊喜峯口高地上的敵人輜重部隊。

佟澤光部也順著小路摸進日軍控制的小村莊,但是此時日軍哨兵已經有所警惕。

大刀隊士兵砍倒幾個日本哨兵以後,一個警惕性較高哨兵發現了大刀隊,隨即鳴槍示警。

大刀隊隨即由偷襲轉為強攻。

500勇士沖入三家子村和前仗子村等日軍控制村莊,這些村子裡面駐紮著日軍一支騎兵部隊和大量輜重部隊。

大刀隊沖入村莊以後,隨即向房屋裡面投入大量手榴彈,繼而沖入房間揮舞大刀猛砍。

一時間,日軍騎兵被殺的血流成河,日軍戰馬也被手榴彈爆炸嚇得滿街亂跑。

在基本殲滅日本騎兵和警衛部隊以後,29軍隨後四處放火焚燒日軍大批輜重車輛。

這幾個村子頓時火光衝天,日軍200多輛大車的輜重都被燒毀。

日軍正面部隊見後方起火,大驚之下調動主力回頭救援。

當時大刀隊一部分已經撤退,還有一部約200多人同日軍優勢兵力在村子外遭遇。大刀隊員毫不示弱,揮舞大刀和數量絕對優勢的日軍血拚,在殺死200多名日本士兵以後,大部分犧牲殉國。

王治邦旅長在前二路得手以後,率領部隊從喜峯口正面出擊。日軍主力已經回頭救援後方,餘部在慌亂中不能抵擋,只得丟棄喜峯口大部分陣地全線後撤。

該夜襲戰,日軍在大刀隊下傷亡1000多人,一個重炮陣地全部被摧毀,大部分輜重被焚燒。

日軍遭受嚴重打擊,無法繼續作戰,在3月12日中午一路退到長城外20裏。

喜峯口戰役結束,並不代表大刀肉搏戰的終結。

抗戰期間,國軍為了敗中求勝,以弱勝強,英勇的進行了無數次大刀對刺刀的肉搏戰。

在武漢會戰的萬家嶺大捷中,張靈甫曾經帶部下冒死爬上九十度懸崖張古山,包抄日軍陣地後路。他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偷偷爬上懸崖,然後將上身的衣服脫光,一手持大刀,一手上去摸。一旦摸到有衣服,上去就是一刀。

日軍雖然在二戰中武裝到牙齒,從重型轟炸機,航母,重炮,坦克一應俱全,但遇上這種玩命的打法,一樣無法對付,最終106師團在萬家嶺幾乎被國軍全殲。

大刀活躍在整個八年抗戰期間的每一個戰場,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太原,徐州,武漢,南昌,長沙。到處都是國軍健兒手持大刀,以弱拼強的身影。

西方軍事學家在二戰結束以後,曾經非常不理解實力為日本幾分之一的中國,為什麼能夠最終獲得抗戰的勝利。

其實不用多解釋,讓這些老外看看抗戰中的大刀就明白了。

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不要說手上還有大刀,就算是隻有指甲和牙齒,我們也會和侵略者拼到底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