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ZOL 作者:張波

中國芯真不如英特爾AMD?「自主」二字絕不簡單?

cpu.zol.com.cn
圖標

中國芯的發展在早些年並不如意,從建國開始我們只有幾個比較像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工廠,日式機床不到1000台,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幾乎為零。而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半導體點接觸式晶體管,加之後來的十年動蕩我們從原先落後5年到落後20年,差距開始顯現。

但是站在今天看,在國家層面上還是使用著自己的技術,以美國為首的晶元技術只讓其停留在民用消費級層面,耳熟能詳的Intel、AMD都是我們現在絕大多數電腦上在使用的CPU品牌,在消費級民用領域美國芯無疑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無論如何先進也並未讓其運用在國家級操作上。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在諸多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結構上的關鍵短板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直到近些年前中興制裁的新聞,再到中美貿易摩擦才又一次點燃了人們消失已久的種種疑問:

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何時能夠崛起?

中國晶元未來是不是只能依賴進口?能不能實現自主

中國何時才能打破「缺芯少魂」的尷尬,不怕他國封鎖?

對此筆者有一些自己的觀點:

中國電子產業鏈和中國芯都是關乎能否實現產業升級和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在中國芯之前中國屏的自主之路已經取得過成功

解決中國「缺芯少魂」的現狀註定艱難,中國一定不會依賴他國芯

這裡說的「中國芯」指的是中國科學院自主研發的「龍芯」。近段時間,主流媒體在評論中國晶元時,對中國電子產業的評價是「缺芯少魂」。而在5年前談起類似話題時,更常用的一個詞是「缺芯少屏」。因為當時中國不僅缺晶元,還缺顯示面板。5-10年前,從電視到pc到手機,全球液晶面板基本被韓、台、日包攬,中國廠商的份額很小。

而隨著過去幾年中國廠商的極速擴張,以京東方、華星光電為代表的中國面板產業,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極大緩解了我國「少屏」的問題。京東方早在2017年市場份額佔比已經超過LG成為全球第一,從國外進口的顯示面板也下降到了301億美元,迫使韓系廠商退守自家高端顯示面板的陣地。

同理我們能不能借鑒「缺芯少屏」來改變「缺芯少魂」的困境?前段時間曝出一則新聞:國產晶元突破12nm工藝,但是看到財務報表上第四季度虧損4093萬美元,這告訴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中國芯很難走出國門才會造成虧損,並且在消費級市場上競爭力不夠。

在消費級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知名度和歷史慣性的重要性一直高於單一產品技術的先進性或功能性,因為這是一個被充分培育的市場,默默無聞的產品一定會被掩埋。於是,為了讓大眾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各個國產CPU品牌無不在宣傳策略上選擇與業界知名品牌做對比。

在Raven Ridge APU推出時就和同一時間段發布的中國芯在性能上做了對比

對這件事情筆者認為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有利的是在一批國產CPU粉絲心中樹立了希望,不利的是造成國人對於數據和自主的真實性的懷疑,進而對國產CPU產生了一種不信任感,甚至已經是麻木的狀態。

想要推動中國芯實現自主發展需要靠兩點

通過「10倍數變革的領域」,我們可以彎道超車

撬動Intel、AMD兩座大山我們可以通過融資聯合研發優化頂層設計來實現

這裡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10倍數變革是怎麼一回事,就是不能想著自己做個X86去挑戰英特爾,能挑戰英特爾的只有應用場景不一樣的ARM。而同樣的,也不能想著自己做個獨立的指令系統/生態系統來挑戰ARM,而只能等待晶元應用場景的大變革。

龍芯既然是國家級科研項目,更適用於中國自身的科技環境。在很多人眼裡,龍芯項目就是一個騙取國家科研經費的項目,原因在於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與英特爾、AMD的發展速度、程度相比,龍芯都太過遜色。

然而,這種看法更多的是有一種黑的成份在裡面。伴隨著「定製化演算法」佔全球算力比重的提升,許久未見的晶元領域「10倍數變革」在這兩三年里密集誕生了。阿里通過收購中天微、控股樂鑫,來強化自己在晶元領域的實力,這樣阿里就能找我自己雲計算平台的核心技術不至於走中興的老路。

對於自主新晶元阿里等企業都有著自己的要求,更何況龍芯所代表的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PU」,在科技競爭中具備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必然不能夠因為多年來無法趕超英特爾、AMD而放棄這個項目。

其實在中國,與龍芯相似的科研項目有很多,而龍芯只不過是這些項目中尚算偶爾能夠聽到聲音的項目,因此每當龍芯新生代產品更新、或者技術有所突破的時候,也必然會聽到一些來自用戶的聲音。

龍芯區別於Intel、AMD,中國芯的意義並不在於它能賣出多少顆,而是在於一種科技實力的進步,同時對於國家安全,企業、工業信息安全,以及衝破技術壁壘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關鍵時刻不再受國外品牌的牽制和掣肘,真正做到技術上的自主和獨立。

龍芯的應用價值在當下或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應該是注重國防、工業、通信、網路安全等方面,而並非個人消費電腦領域。

一方面是「中國芯」自身特性所決定,另一方面也是「中國芯」在操作系統上想嵌入國外操作系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些問題都是消費者想要在個人PC上見到中國芯的巨大障礙。

多領域應用 發展晶元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在發展中國芯,因為晶元將被運用到多領域。舉個簡單的例子,最早熟知Intel是在台式主機,Intel處理器從主機帶到了筆記本,在建立自己在電子領域的力量的同時也發展到了醫療行業,從原先的藍色「Intel」LOGO變成了粉色,在技術上也為自己在醫療這片紅海實現自動化和半主動化鋪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這些產品都必須有一個「大腦」——晶元。

對於晶元行業來說,英特爾最近在大量場合莫不強調自己對營建新興IT市場生態的興趣和努力,就是一種證明。即便強如Intel在歷史上,因為水土不服而爛尾收場的項目同樣不勝枚舉。

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早前Intel和惠普合作安騰處理器,市場認可度並不高,導致剛剛問世就已是垂死掙扎,即便強如Intel又能如何呢;再看微軟以Tegra為基石建設出來的純ARM Windows 生態所孕育出的Surface RT早已無人問津。

國產CPU 存在的最大價值首先是能夠自己存活,只有自給自足才能談得上發展。說實話,主流消費領域以外的「冷門」領域國產處理器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正徘徊在從生存到壯大的門檻上。大

不誇張的說,「彎道超車」的趨勢已經開始呈現,教育、計算等對晶元絕對性能不高的情況下龍芯、兆芯等處理器已經立足站穩,甚至堪當大用。即便超大規模巨型計算機領域,我國工程人員發揮強大的集成能力,製造出了「天河二號」、「太湖之光」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工程奇蹟。

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即便我們在消費級領域沒有大規模使用屬於自己民族品牌的自主晶元那又如何?眼光還是要朝著前方看,現在信息社會又有多少媒體平台是超過百年的,X86 真正穩固的統治期也只有不到三十年。

在時間面前,厚積薄發也絕非不可能,做好基礎預研,能做到彎道超車機會的概率並不低。只是,在桌面和伺服器平台,面對競爭對手幾十年的市場鞏固,短期內都無法形成自己的優勢這是不爭的事實。

回到我們最開始的問題:中國芯真不如英特爾AMD?「中國芯」的進度不一定能如眾人所願,但是對「自主」信念不能變。這關乎個人也關乎國家、國家科技要自主,這些都是外來力量不能給予的。

承認不足並不可恥,可以寄人籬下、拾人牙慧,但不能養成依賴的習慣,別忘了在別人的屋檐下積聚力量。嘗試研發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即便簡陋或者被說成山寨也並沒有關係。產業升級的道路註定艱難而漫長,這關乎的不只是品牌之間的較量,也是國與國之間在技術、安全上的角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