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黃金真的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甚至很多方面都不如鐵,但人們對於黃金的渴望程度可是遠遠大於鐵。多數黃金都被用來製作藝術品用,這也無可厚非,現在的人類畢竟不是遠古時期只求生存的的人類了,溫飽之餘對其它方面的追求也就顯現出來了。

黃金真的很幸運,自古以來,人們都把它視若珍寶,並用作物物交換的籌碼,馬克思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它被用作貨幣只因為它的稀少,可你有想過,它真的稀少嗎?

其實,地球上的黃金真的不少,只不過大都沉積在地殼以下,地殼中的黃金確實不多,而且還都是以砂金的形式存在。據統計,砂金的直徑多在0.03-0.07毫米之間,有的大的可能在幾毫米。

至於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黃金,這個現在根本說不清,也不要相信那些有多少億噸的說法,可以想像,人類現在連地殼都沒能鑽穿,哪裡能知道這麼準確的數字呢。目前開採出來的黃金大約在17-18萬噸,巴菲特說,如果把這些黃金鑄成一個立方體,這個立方體的邊長在21米左右。

既然誰都說不清地球上有多少黃金,又是怎麼知道黃金的儲量不少的呢?這就要從黃金是怎麼形成的說起了。看到有些說黃金是月球撞擊地球時的高溫產生的,這根本不可能,這個溫度連密度較小的鐵元素都合成不了,更別說金了。

這個宇宙的核心是恆星,質量和太陽差不多的恆星的內核溫度大都在1500萬攝氏度以上,這個溫度使太陽的表面也達到6000攝氏度,核聚變一直在其內發生。但這個溫度距離宇宙中最高溫度差的還遠呢。

質量在太陽8倍以上的恆星生命終結前會變成紅巨星,在失去自身引力後,核心塌縮成中子星或者黑洞,外層的物質會向宇宙空間散射。這個過程也就是超新星爆發,散發出極高的能量,產生宇宙中最高的溫度,1000億攝氏度。也只有這個溫度才能形成最緻密的元素金。

所以說,地球內部的元素金都是來自一次超新星爆發,不只地球,所有星球上的金都是這麼來的,而太陽可能也是爆發的產物,原恆星。

這也說明,地球的內部可能存在著大量的金,但最初地球處於熔融狀態,密度較高的物質都沉積到地心處,我們無從挖掘。至於地殼中的金,就更容易解釋了,在太陽系的空間環境尚未穩定時,曾有大量的隕石和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些宇宙天體中也會含有金元素,落到地球上,經過幾十億年的地質變化,都被掩埋在了地殼之中,也就是各位土豪們手上戴的黃金。

黃金的穩定性很好,不會被侵蝕,所以,只要不被送出地球,開採出來的黃金的量不會變化,所以,你手上的黃金也許是古代某個貴族帶過的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