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纪录片《学习的理由》,带给我的是一种时间上的懊悔,毕竟,在中学阶段的我,其实也是受到教育体制,以及传统观念价值影响,从进入国中就开始补习,跟片中这一群孩子稍为不一样,一样的是为了「基测」(基本学力测验)而痛苦与奋斗著,只是导演杨逸帆,选择一条价值外、体制内的道路,选择自学,并且在同侪冲刺的过程中,记录著这一切,光是这一点,就值得为此感到荣耀,但回归到大多数人的身上,处于体制下的我们,有没有选择?

--------------------------以下有雷,但是不会影响观影--------------------------

这支纪录片呈现的手法,其实相当简单,并且会刻意地去突破与刺中痛点,而片中的五位主要被摄者(杨逸帆、陈立安、蔡沛玲、林雨萱、巩兴豪),都有各自的特长与体制下代表的各种象征,杨逸帆是体制下的观察者与实验者;陈立安是学习欲望强烈、对体制有反感却依旧顺著奋斗;蔡沛玲则是最标准的一般学生;林雨萱跟巩兴豪则是具有学业外的才华,成绩却在边缘的奋斗者。光是在取材方面的配置,其实就有一种多元的代表性,只是光是如此,是否会太过偏激、缺乏一些认同这个体制的想法呢?我想这一点是各半,因为师长在教育过程中,也是有参与与讨论在教育者与体制下的辩证,只是比例上稍嫌少了一点,同时,我也觉得少了一些先天经济条件优劣为对象的取材 ,是较为可惜。

回归本片的核心,其实主要是围绕著「基测」这个升学体制下,造就我们的学习,仿佛都是为了考试,除了杨逸帆外,其余四位主角,都是呈现在奋斗下体会疲惫与痛苦,大概除了陈立安是比较有意识地让自己可以分成两种学习架构,纯粹学习与探究,以及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版图,另外三位主角,基本上都是以一种交易式的学习心态,来换取他们所喜爱的才华与兴趣,这也是我身边共同的多数经验。

然而,对我而言,分数以外的呈现,是这部片的精神所在,许多无法以现行体制去量化的能力,其实大大的限制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意间忽略或是割舍的潜力;但分数的现实,更是这部片要提醒的界线,而后段导演杨逸帆从体制下的「观察者」转变为「实验者」,试著突破界线时,那整段过程中的迷失与最终找回自我的分水岭,是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环节,毕竟,在辩证过程中,有了正反两方,就得要有比较合结合的论述,而这方面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我确实看见了这样的企图与力度,直到最后看见各个主角的人生抉择,其实不免会觉得这部片只是一个分号,因为往后的20、30,甚至是到了晚年,若这样的过程与辩证持续进行,我想带来的海啸,绝对不是只有这样的短暂涟漪。

最后,这部片子让我思考了许多过往,更检视在现在自我的选择,尤其在于学习与吸收新知的过程与目标,至少会停下来想一想,我想不论你是否对于这样的体制辩证是否有认同或是贬抑,至少能够让我们思考一个国家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教育课题。

-我的私心评分-

议题:8.5/10

探讨:6.5/10

反思:7/10

推荐:8/10

最新部落格空间:https://fjr0829.wordpress.com/

部落格:http://fjr0829.blogspot.tw/

YOUTUBE频道:墨卓话匣子

 

 

海报来源:https://goo.gl/f9imn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