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隱匿許久的任澤鬆再次進入了公衆的視野。

  這位中郵基金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在2013年年內收益80%的成績問鼎冠軍的時候,不過29歲。然而2015年6月,A股進入熊市之後,任澤鬆的人生也發生了180度的反轉,他重倉的一些創業板股票在牛市助他封新王,在熊市摔他下神壇。深處漩渦中心的任澤鬆在2018年6月公告離職,他說自己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時間。

  半年後,他的名字出現在了一傢俬募基金集元資產的總經理之列。在近期公佈的一份旗下產品淨值當中,從任澤鬆12月履職以來的短短几月,累計收益已經超過50%。

  從公募到私募,任澤鬆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一條許多人在走的路

  從2004年趙丹陽與深國投合作成立第一隻陽光私募基金至今,中國私募基金行業已經走到了第十五個年頭。從2007年起,包括肖華、曾昭雄、王亞偉、邱國鷺在內的多位公募基金大佬一一出走私募。剛剛過去的2018年裏,原興全基金總經理楊東、原中郵基金的基金經理任澤鬆也都先後離開了公募基金,投入私募的懷抱。

  從2007年第一波“公奔私”大潮算起,過去的十多年中,一波又一波的公募經理轉向私募,“公募派”已經成爲這個行業的中流砥柱。“公募派”私募的存在,也爲早年間草莽生長的私募基金行業帶來了更豐富的視角和更多的關注。

  在華寶證券近期出爐的一份研報當中,在如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當中,已經有超過561傢俬募基金是由公募基金經理出走創辦(注:由於部分奔私的公募基金經理並未擔任私募基金的法人代表,因此不在前述統計範圍內)。

  相較於公募基金相對嚴格的管理制度,引發基金經理轉做私募的主要原因,大抵都是私募基金往往投資運作更加靈活,基金經理的權限更大、管理制度相對輕鬆、激勵機制也更爲誘人等等因素。

  然而,在這一批“公募派”私募基金當中,真正嶄露頭角的僅僅只是鳳毛麟角,業績佔優者也多以幾家頭部機構爲主。

  從華寶證券所作的3年維度的中期統計來看,2016至2018年,“公奔私”管理人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稍遜於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但其中年化收益率在前1/4分位上的私募基金,表現則優於全市場平均水平。“由此可見,拉長考察期來看,公募背景證券類管理人的業績表現分化較明顯,這可能與2016至2018年市場表現變化較大,基金經理適應能力各異有關。”

  十年征途,新的挑戰

  楊東治下的興全基金,曾走過一段全盛時期,接連涌現了包括王曉明、陳揚帆和杜昌勇等衆多明星基金經理,興全基金的人才團隊也一度星光熠熠。但就在2014年至2015年的時間裏,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相繼離開興全基金,創辦了各自的私募基金。直到2018年1月,楊東也離開了興全,自立私募基金——寧泉資產。

  然而,除了楊東之外,彼時興全基金那些明星、老將,似乎也在離開公募之後逐漸黯淡。這幾位在公募時期一度登頂的基金經理們,如今他們的名字在年輕一代的投資者那裏已經不甚熟悉。

  而華夏基金曾經紅極一時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如今在私募基金產品上的慘淡成績,更是早就在基金行業被重複討論過很多次。

  從公募到私募,有的人失去的是業績的光環,更有甚者,遊走在非法交易的鋼絲上,被監管責罰。去年12月11日,證監會一紙行政處罰決定書,將原新華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王衛東操縱股價的惡行公之於衆。2015年,王衛東離開公募,創辦了新華匯嘉,此後火速上線了27只產品,而其操縱股價的行爲也正是發生在奔私的這一年。

  在與業內人士的探討中,公募基金的平臺效應是必然會提及的一點。公募基金公司通常在宣傳產品時,也會對掌管產品的基金經理營造光環。但是,優質的公募基金產品,除了需要基金經理個人能力之外,往往還有一支龐大的投研團隊提供支持。強大的平臺優勢和明確的分工組合,使得優秀公募的基金經理很少會出現業績的突然變臉,或風格的飄忽不定。

  而在風起雲涌的私募行業,“剩者爲王”、“冠軍魔咒”(即第一年的冠軍通常在第二年會墊底)的業界說法也揭示這個江湖的殘酷。同時,隨着監管部門逐漸提高對私募基金的監管要求,私募機構在合規運作上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大浪淘沙,私募基金作爲一個平臺,除了主理人自身需要具備卓越的投資能力外,整體團隊的成熟程度也將變得至關重要。在今天的私募基金行業中,能走完十年的春秋和牛熊,存活下來並保持着穩定業績的機構,或多或少都在進行這樣的團隊建設。

  此外,十年間“公奔私”的潮頭逐漸流轉,如鵬揚基金、博道基金、凱石基金和朱雀基金,也已完成從私募基金到公募基金的轉型。今年是中國基金行業發展起來的第二十一個年頭,一路成長起來的公募基金奠定了這個行業的基礎,也爲私募、險資等資管機構提供了不少人才輸出。

  而隨着個人系公募基金的放開,公募明星如陳光明、傅鵬博則是直接創辦了自己的公募基金——睿遠基金,其首發的第一隻公募基金更是創下720億資金搶購的驚人數字。

  在新的趨勢下,現存的公募基金公司在內部管理和激勵機制上也將面對更多挑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