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忘記在孩提時代看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每片秋葉都是一件藝術品、

每片翻滾的雲都是移動的畫作、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故事。

我們也是從這種奇蹟中誕生,

就像大海的波浪,

最終還是會回歸海洋的懷抱。

不要哀悼波浪、落葉和雲彩,

即使在黑暗中,世界的奇蹟和美麗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它總是在那裡,等待再次被看到。

——《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

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最開始是建築、雕塑、繪畫、舞蹈、音樂、詩歌六大類。近代電影誕生,被稱為是「第七藝術」,並且可綜合以上六種藝術創作表達。而後,是電視的普及,誕生了「第八藝術」,人們把電視看為電影發展歷史的成功附屬產物。於是,在這種排序下,「第九藝術」——電子遊戲也逐漸被大眾認為是藝術,其本質則是「Virtual Reality」(虛擬的現實)

歌德說過:「每一種藝術的最高任務,即在於通過幻覺,達到產生一種更高真實的假象。」遊戲就是這樣,將玩家代入到一個虛擬的世界,創造其現實的不可能。形象來說,我們可以把遊戲看作是電影,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創作者的表達,通過一整個過程,潛移默化的注入到我們的思想裏。

言歸正傳,《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這款遊戲,截止到目前,我覺得是我遊玩生涯中見過最深刻、最純粹、最靈魂的藝術品——甚至令人心碎!里程碑式的、極具價值的優秀遊戲,不論是遊玩方面,還是藝術方面。神話預言是本遊戲的背景舞臺,精神疾病則是要探討的終極話題。(遊戲通關時間在8小時左右)

如果你要問這款遊戲「有趣」嗎?我會斬釘截鐵地否定你。相反的,它很沉重。人類感知精神存在的歷史有多長,它就有多沉重。令人迷惘、令人心碎。

以北歐神話與凱爾特神話為依託,故事講述發生在維京時代,一名心靈受到重創的凱爾特女戰士(塞娜,以皮克特人為原型)一路追蹤至北歐煉獄,尋找她死去愛人的靈魂。(接下來敘述包含劇透)通過遊玩和查閱大量資料,我整理了以下故事:

塞娜從小患有精神病(遺傳),有幻聽、幻覺。而在那個愚昧的年代,精神病患者會被當成」異教徒「加以排斥、驅逐。塞娜目睹的母親(同患有精神病)被活活燒死,受到了精神創傷。因為與常人不同,塞娜童年幾乎都被關在家,很少出門。偶然出門與迪利恩(愛人)的相遇,點燃了那個少女對愛情的渴望。那些日子,迪利恩教會了她如何生活、如何戰鬥,而塞娜則愈來愈堅定那義無反顧的愛。生性敏感的她感到了災難,她好心提醒部落的人。本來就排斥塞娜的部落人認為她受到了詛咒,將她驅逐。可她沒有想到,她被驅逐後不久,自己的部落感染了瘟疫,並且收到了北方人(Northmen/Norsemen其實是維京人)入侵,部落的所有人都死掉了——包括塞娜的親人和愛人(迪利恩的死法極其殘忍,名為」血鷹「的報復性刑罰)。回到家鄉目睹慘狀的塞娜,潛在的精神疾病爆發。她從鷹架上取下迪利恩的頭顱,並踏上了尋找死去愛人靈魂的路——前往傳說中死神海拉的領地黑爾海姆(遊戲開頭划船即從此處開始,而以上故事線索是要在遊戲過程中自己收集)。

塞娜的整個旅程就是現實精神病患者直觀感受(幕後團隊有一個20分鐘的記錄片,講述了他們和相關專家、患者的深入瞭解交流,而整個遊戲的視聽風格就是基於這些研究並加以創作的)紀錄片傳送門:bilibili.com/video/av18

塞娜一開始要擊敗兩個神,一個是蘇爾特(北歐神話中的火神,《雷神3》也有,那個燃燒的巨人),另一個是幻象之神瓦爾拉文(烏鴉形態)。接下來是通過奧丁(北歐神話的眾神之王)的試煉,在一棵古樹中拿到格拉姆之劍(奧丁的化身,象徵著榮耀與滅亡),殺死野獸芬裏爾(北歐神話中的巨狼,在諸神黃昏中咬死奧丁),在最後諸神黃昏中面對死亡女神海拉。

結局:在最後一戰中落敗,此時的塞娜一無所有,無所畏懼。她請求海拉復活迪利恩,自己則會替海拉在諸神黃昏中戰鬥。海拉拒絕了她的提議,並用格拉姆之劍刺穿了塞娜。倒在血泊中的塞娜看到了迪利恩,聽到了他深情的獨白。海拉則撿起了塞娜攜帶的迪利恩頭顱,丟到了山崖下(這個過程會聽到塞娜自己的獨白),鏡頭巧妙的下移再搖回,山崖邊的海拉變成了塞娜:」再見,我的愛人。「身後的屍體則變成了海拉。END

海拉捧著迪利恩的頭顱

我對結局的一些瑣碎評價:

既然是精神疾病,就要用精神疾病的角度去體會塞娜的心路歷程。結局的設置其實是涉及了弗洛伊德的《自我與本我》相關理論,他最早在那本書中提出」本我、自我、超我「。我不是相關專業的學生,並不能做出詳細的判斷,接下來的解析屬於個人的一些判斷。

在進入最終決戰前,會有一面大鏡子,其中一個人格會出現試圖阻止塞娜繼續向前,想要尋一個」自我「狀態(以下鏡頭)

而所謂死亡女神海拉就是塞娜」本我「的化身,想方設法讓塞娜面對現實殘酷,但是塞娜的」超我「非常強烈地尋求迪利恩靈魂。最後海拉殺死了」超我「,塞娜倒地在與迪利恩幻象呢喃中又戰勝了」本我「,最後調停——」自我「的回歸。走出心結,生活繼續。雖說塞娜已在」本我、自我、超我「中找到了平衡,但是多重人格依然存在(有所減輕)。

除了結局,反觀整個過程,塞娜的母親也多次出現,這是她的童年陰影,遊離不去。既是迅速籠罩的黑暗,也是驅使她向前的光明(在火神和幻神的關卡中有不同體現)。父親則像是黑暗中奔跑的野獸芬裏爾,常年被父親關在黑屋裡,父親就是黑暗的化身。塞娜對迪利恩的愛愈來愈強烈,始終如一的一個人格(包含在此),能夠抵擋其他人格,越來越強(就是我們遊戲中控制的塞娜)。

更深刻的討論已經超出了我的認識範圍,就不多談了。

遊戲的綜合評價:

+優秀的視聽結合。視覺美術非常優秀,每一張靜止的圖像都彷彿一張畫。因此玩家可以隨時暫停,調整攝像機機位來進行拍照。美工方面,維京人的形象表意在」人與怪物「中平衡,黑暗風格貫穿。長達8小時的ASMR體驗,戰鬥中的第三隻眼睛,當玩家視線範圍外的敵人攻擊玩家時,會有一個聲音縈繞」behind you!」」watch out!」;在解密時會告訴你路走對了沒有」focus!「」she gets the wrong way!「整個遊戲過程中,耳語幾乎就沒有停下。這也是製作組想讓玩家切實感受精神病患者的日常。

+出色的沉浸感。遊戲一開始就沒打算告訴玩家「我是一款遊戲」——沒有教程,沒有HUD,甚至在玩家第一次面對戰鬥時,也沒有告訴你要如何戰鬥,解密也沒有提示。但事實上,我學會了,玩家們也能學會並且很好的運用。試聽結合,當然基本英語辭彙你得過關(正如上文所說的耳語,瑣碎的語言中會提示你該如何做,但也是委婉的)

+獨一無二的解密要素。題材的獨特性,本遊戲的解密也十分獨特,採用的是一些幻象解密。這種驅動要素來自於精神病患者,給自己一個目標,不斷去完成。後段的兩個最恐怖、壓抑的關卡,也體現了製作組的別有用心。

+巧妙的鏡頭設計。作為電影相關專業的我,十足佩服其鏡頭設計。倒不是說遊戲本身的鏡頭很炫技怎麼樣的。如果我沒記錯,遊戲裏沒有一處出現了cut。劇情展開時,鏡頭運動主要是以塞娜為中心旋轉(手持DV效果)。突出其他東西直接用推鏡頭過塞娜的肩(類似於縮放、變焦)。需要轉換場景則使用各種技巧無縫銜接。形象來講,整個故事是一鏡到底的,而玩家就像一個懸浮在塞娜側身的眼睛。

+適當遊戲節奏。遊戲節奏上我覺得安排中規中矩,戰鬥模式設計玩家多玩一會兒就看得出來,解密流程偏慢,當然有些人會感到不耐煩(經常食用快節奏遊戲的人居多)。這個遊戲的戰鬥爽點就是觸發「完美格擋」產生的短暫「子彈時間」和防反攻擊。

完美格擋瞬間

如果要說缺點,肯定還是有的。但是我斟酌了一下,缺點其實都是相對來說的(不然IGN也不會給出9分高分)。這裡主要提一下,就是遊戲的前半部分屬於慢熱的,後面愈來愈黑暗,循序漸進。所以就會讓人感覺前半段敘事過於枯燥,對於國人,凱爾特和北歐神話又相對陌生,加之如果沒有一點英語聽力基礎,很難從耳語中獲取信息(甚至一些人並沒有使用耳機進行遊玩),從而會勸退一些玩家。

幻覺中的迪利恩

不過既然製作組是想把這遊戲往藝術方面做,我可以選擇性忽視一些遊戲方面的缺點——我能感受到,一個充滿誠意的製作組,他想給我們展現的東西太多,又不能說的太急,也不能說的太慢——太急玩家聽不懂,太慢玩家不願聽。兩難之中誕生現在的《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是在這基礎上權衡遊戲性和藝術性的佼佼者。不過,如果是為了單純快樂來玩 這個遊戲,就如同我前文所說,你會失望。因為它的主題太過沉重、太過壓抑。

文末小話:

我寫這篇文章出於兩個目的。一個是真誠地想和大家分享這件藝術品並談談感受,另一個則是講講自己對於遊戲「第九藝術」的淺顯看法。

遊戲是好遊戲,說再多不如自己去玩一番。原價88元,也可以打折的時候再入。除了討論這個沉重的主題,製作者似乎也想讓我們明白生命的意義。就像最後迪利恩說的:

「不要畏懼死亡。逃離死亡,只會看到它投下的陰影。越是躲避它,陰影就越發壯大,直到你看到的只剩下黑暗。當大限來臨,要直面死亡,像朋友般擁抱它。只有這樣,纔不會恐懼,擺脫黑暗。"

片刻沉重中得到了成長,其實通過這個遊戲知道了蠻多東西。更重要的就是相關精神病的直觀感受,以前我們只能在書籍報刊、電視電影瞭解一些精神病相關東西,卻不能有更深、甚至親自感受。《地獄之刃》做到了,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近乎真實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痛苦卻沉溺其中。

像這樣的能算是藝術品的遊戲不算多,但它們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人類社會在發展,藝術的形式也在不斷增多、不斷綜合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一款成功的遊戲背後投入是很大的,比拍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還要難。如果這個遊戲需要劇情代入必然涉及鏡頭設計,分鏡頭故事板做下來比得上好幾部電影。架構世界、設計人物、場景......美工設計師創作也不是說幾個月就能完善的。音樂的要求和好萊塢電影不相上下,該請漢斯·季莫還是要請。劇本、腳本,現場勘察,歷史調研等等。一個3A或者近3A的遊戲作品開發就是幾年,資金投入是以」億美元「為單位。

我們應該為這些優秀的作品買單,支持他們創作。現在的電子遊戲在大部分人眼裡仍是一個」嗤之以鼻「的玩物。因為市場上充斥著的遊戲,大部分像是電影市場的」商業片「,」藝術片「的存在十分稀有,而《地獄之刃》這樣的」商業藝術片「則是少有的成功。

最後,我希望大家能夠點贊、分享,讓更多的人瞭解優秀的遊戲——藝術品(儘管《地獄之刃》是有點」美「得令人心碎的藝術品)。

附:遊戲的尾曲——Illusion VNV Nation

最終之戰的BGM Hela David Garcia/Passarella Death Squad

我的專欄,歡迎關注!

第九創藝?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其他文章傳送門!

N9v1ce:我重生又回來啦!還帶了個會喘氣的兒子!?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N9v1ce:半個月被外掛攻陷,這個遊戲能否「重生」??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N9v1ce:Astralis的統治仍在延續——Katowice 2019?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N9v1ce:謝幕在月夜的山城——WESG 2018/2019?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