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2014-02-13 00:48:56) 2014/2/13每日經濟新聞

官方研究遺產稅徵收草案,今年將推出的消費頻傳。去年2月3日,國務院批轉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自此,遺產稅與房產稅並行為社會熱點。

徵收財產稅不外乎縮小貧富差距,遺產稅刺激下一代的創富慾望,以免富裕家族成為寄生蟲,集中經濟與政治權力。2007年、2012年巴菲特、蓋茨等人提出過提高遺產稅的建立,理由就是,「無論從經濟還是道德的角度出發,政府都應該對巨額遺產持有者徵收重稅,因為減緩財富和權利的集中可以推進民主」。

遺產稅等所得稅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取決於合理避稅之路是否通暢,以及當地文化是否支持。

我國稅收體制漏洞多多,政府的稅費使用不能徹底公開,與此相對應,公民納稅意識不強,無法逃避的增值稅成為流轉過程中的主要稅種,而個人所得稅則幾乎與工資稅等同。遺產稅是所得稅的分支,幾乎所有的所得稅都能夠被轉嫁給中產收入階層,未入納稅門檻的低收入階層不必納稅,高收入階層有太多的避稅渠道,遵紀守法、不轉移資產的中產良民們,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徵稅對象。

全球富豪為了為合理逃避遺產稅,或者為了操縱巨額財富流向,已經有一整套完整流程,成立慈善基金與家族信託,相當於為後代留下一座金山,由專業人士職業投資人打理,在進行慈善、文化等方面的同時,保持家族的影響力。發跡於19世紀初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至今還有家族信託,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1911年就成立了基金會,5年之後美國有了固定的遺產稅。而現在,蓋茨等人成為全球慈善基金的翹楚。他們並不為了躲避遺產稅,但也不願意變成稅收讓財富莫名流失,而願意長期用於更有意義的事業,直到他們身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避稅天堂並不難找。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富可敵國,2011年手持762億美元現金超過美國聯邦政府的現金流。而到2013年1月,上升到1370億美元。美國國會2012年調查多家美國科技企業,認為利用會計手段進行避稅的調查,蘋果去年1月聲稱公司在2012財年納稅總額達到60億美元,占已繳稅企業納稅總額的2.5%,是美國最大的企業納稅人之一。有人士指出,該公司會計人員將70%應計入納稅範圍的收入放在海外地區,而這種行為並不違反美國法律。去年10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結束對蘋果為期4個月的調查,結果是未發現蘋果在處理海外現金和相關稅務政策方面存在違規現象。即使美國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解讀並且披露了蘋果用于海外避稅的「皮包公司架構」,也沒用,一切都在合法範圍內。這說明,對大公司而言,不存在稅收門檻。

離岸島更是避稅天堂,中國的外資來源大頭,除了香港就是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隨著第三波移民潮興起,富豪排隊移民蔚然成風,這還沒有徵收遺產稅哪。《華爾街日報》載,有報道披露自2012年澳大利亞推出投資簽證以來,內地人佔了全部投資簽證申請人的91%。相比加拿大是小巫見大巫,有消息稱有5.7萬份中國人申請加拿大投資移民簽證的文件積壓未處理。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道說,僅尋求移民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內地人就有4.5萬人,其總資產規模估計至少達900億港元(合116億美元)。

就是留在內地的富豪也各顯神通,子女有能力有意願繼承產業最好,如果不願意繼續,家族遺囑式信託就是最好的辦法。

招商銀行與貝恩管理諮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只有約25%的企業主明確表示希望由子女接管家族企業;接近35%的「二代繼承人」希望接掌家族企業,幫助家族企業更好發展;約60%至70%的受訪「創富一代」和「二代財富繼承人」則希望以引入職業經理人、只擔任股東的方式延續家族企業經營,或退出並轉賣企業。

2013年第三季度的信託數據顯示,集合資金信託僅佔比23.28%,管理財產信託佔比5.44%,單一資金信託佔比高達71.28%。據用益信託的數據,今年1月發行的集合信託計劃共229個,募集資金417億元,環比分別下降58.7%和65.2%,規模與募資額大降,但非住友集合信託一枝獨秀。徵收遺產稅是家族信託業者的福音。

全球資金一體化,人員大流轉,各個經濟體要在稅收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否則高徵稅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中國貧富差距極大,但稅收漏洞跟貧富差距一樣大,若把遺產稅門檻調得極低,不過是在中產收入階層身上再刮一層毛。

註:有人說,不該同情東莞

只想回答一句,術業有專攻

一個社會如果墮落到每個良家婦女看起來都可疑

只要女官員提拔就被懷疑抱大腿

就別羞答答的了

守住底線,分清各陣營之間的界限,挺好

起碼不會讓良家婦女、良家男人上惡當

高中低端也都各有出口

開車在淮海路上,靠西是奢侈品店

拆掉老房子,明晃晃的土豪金亮瞎眼

上海早已不復當年,其他城市大多如此

有沒落的有興起的

西安新的仿古建築百年後也會成古董

了解歷史不大會有濃厚的今夕何夕的感覺

歷史上的宮殿大多是被後代草莽放一把火燒掉

一切重新來過

現在社會種種的笑貧不笑娼、種種的造假

明朝末年的筆記里寫得明白

那些家譜的上半本全是假的,附會名人

蘇州文廟前就能買得到

古董也是浩浩蕩蕩的造假,跟現在的河南一樣

假都假的一樣,男女的笨也笨得一樣

時間創造詩意

只是因為得不到,回不到過去

體會到這些,人也老了

不可能改掉年少輕狂

朋友浙江農村老家建新農村

農業收成差,今年地不大租得出去

城市擴大新區,家家戶戶搭沒用的棚棚

為了拆遷補償

拿到幾十萬過五年靠什麼吃飯

幾個親戚,以前開廠

廠關門了之後靠房租為生

東部地區要想過這個檻,要有聯邦制下的自主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