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文在報考文工團時,曾唱過一首歌《初戀》。她沒有談過戀愛,甚至都沒有和男人拉過手,但她唱這首歌時很動情,深深地打動了主考官。這彷彿是一個預兆,年輕的她沒有想到,就在唱完這首歌后不久,她就有了驚天動地的初戀。

1939年,廖靜文離開故鄉湖南,隻身來到廣西桂林考大學。可是她坐的火車因遭到日軍轟炸停開了,她被耽擱在路上。等她趕到桂林,大學報名的日期已經過了。廖靜文只得想辦法在桂林找工作以安身。這時,廖靜文遇到了正在招募圖書管理員的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徐悲鴻。

工作之餘,廖靜文總願意幫助徐悲鴻處理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瑣事。這時,徐悲鴻已和妻子分居八年,過着寂寞孤獨的生活。在朝夕相處之中,廖靜文的心裏漸漸萌發了一種很特別的感情,直到那麼一天,她突然意識到,這便是愛慕之情。那天晚上,她聽見徐悲鴻在院子裏走來走去,便也披了件大衣下去了。她關心地說:“我覺得您好像有很多痛苦。”被說中心事,徐悲鴻沉重地說:“小鬼,你不要管我的事情了。我已經告訴過你,我八年無家可歸了。”廖靜文很心疼,隨手把大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第二天,廖靜文病了,感冒發燒,只有徐悲鴻一個人知道病因:她把大衣給他,自己反倒着涼了。所以,每天徐悲鴻都要到廖靜文牀前探望她,摸摸她的頭,給她量體溫。而每天,廖靜文都在盼望着他的到來。

年齡問題一直是阻礙兩個人發展的絆腳石。因爲廖靜文比徐悲鴻小28歲,廖靜文的父親和姐姐堅決反對,年輕的廖靜文也很憂鬱彷徨,甚至一度中斷了與徐悲鴻的聯繫。直到那個改變兩人一生的畫展舉辦。當時,徐悲鴻在重慶圖書館舉辦了一個畫展,用文人的方式寄託他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悲憤情感。廖靜文去看了。她讀懂了徐悲鴻,她知道,在這以後,便再也放不下對他的愛了。

1945年,徐悲鴻和妻子離婚,次年,徐悲鴻和廖靜文正式舉行婚禮。半年後,徐悲鴻擔任北平藝專院長一職,廖靜文和他一起到了北平,隨後產下兩子,一家四口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軌。婚後,兩個人從來都沒吵過架、紅過臉,廖靜文非常愉快,也很滿足。

對於徐悲鴻的死亡,廖靜文千萬次地責備自己,她後悔自己爲什麼沒有阻攔早已積勞成疾的丈夫整天開會,以致他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那天,從早晨到下午,徐悲鴻都拖着虛弱的身體在開會,會後,又馬不停蹄地去國際俱樂部陪外賓。就在喫飯時,他倒下了,腦溢血。徐悲鴻的口袋裏還放着三顆糖,那是他的習慣,只要在外面開會,他總會拿三顆糖帶回家,分給廖靜文和他們的孩子。這次,徐悲鴻沒有把糖果拿回家……

噩耗傳來,廖靜文病倒了。那時她只有30歲,還帶着兩個不滿7歲的孩子……廖靜文把悲哀深深地埋藏在心間,爲了嗷嗷待哺的孩子,爲了已經撒手人寰的徐悲鴻,外表柔弱的她堅強地站起來了。在徐悲鴻去世的當天,她就把徐悲鴻全部的字畫、藏品交給了國家。之後,她爲籌建徐悲鴻紀念館而奔波,把自己的餘生都獻給了與徐悲鴻相關的事業。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