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變成「會理財」呢?以下提供幾個大原則:

  一,投入時間

  理財是要花時間的。收集整理數據、核對數字、分析情況、做出財務決定等在在都需要花時間。而理財界的一個老笑話是,多數人每年花在計劃旅遊的時間多過花在理財的時間,不投入必要的時間,一定做不好理財工作。

  二,累積理財知識

  要精打細算,也得知道一些理財知識纔行,包括數學、投資、企業規定、稅法等等。這方面的內容很多,但其實掌握基本知識就能開始有不錯的效果;而且碰到一件學習一件,也很快就能全面掌握。當然,不斷學習是必要的。

  三,簡化生活

  許多人不願投入時間精力去理財,是因為覺得很煩。理財本身不太可能變得更有趣,但簡化生活可以讓理財工作比較不煩,能整合的盡量整合,例如只擁有信用卡一張、銀行賬戶一個,另外再挑一家穩當又保險的證券公司開設一個投資賬戶,就夠了。

  四,利用工具

  能自動化的事情,盡量自動化,例如網路付款甚至自動付款應該多加利用、買一切東西都刷卡可以自動紀錄開支。很多金融服務公司都有各種分析、評估、篩選的工具可提供便利,幫助客戶節省時間。

  五,養成好的理財習慣

  把良好的理財原則養成習慣,不但有助個人財務,還可以節省工作。比如說,我的錢大體上都已經花在刀口上,所以我根本不做預算。

  六,避免花錢的事情

  交通意外、生病、離婚、訴訟等事件可能對個人財務造成特別大的衝擊,能避免這些事情其實就是在省錢。所以理財達人甚至都不開快車、保持健康生活習慣、聽老婆的話、而且偷偷的盡量減少與人往來以避免糾紛。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網站 作者:蕭良序)

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