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門緊鎖,車窗完好車內三百萬元的玉器沒了拉車門盜竊車內物品,慣偷已被刑拘警方提醒:停車時,小心有人拉車門

  32件玉器,市場價值三百萬元,放在車裡,去喫了個飯就不見了。

  應女士怎麼也想不明白,車子四門落鎖,窗玻璃完好無損,玉器是怎麼被盜的呢?

  經過近一個月的偵查,溫州鹿城警方成功偵破此案,追回32件玉器。

  昨天,警方通報此案。

  喫個飯的工夫,車裡的包沒了

  內有價值300萬元的玉器

  應女士說,7月7日,她乘坐朋友的凱迪拉克越野車從杭州回溫州。晚上9點多,又累又餓的一行人在溫州市區溫迪路一家餐廳門口停車。下車前,她將裝有貴重玉器的單肩包放在副駕駛座下方,上邊還壓了一箱紅酒。

  大約1小時後,應女士用餐回來後發現,包不見了,紅酒還在。她當場就癱坐在地上。在同行人提醒下,趕緊報案。

  應女士說,被盜玉器有玉手鐲、玉牌、項鏈等共計30多件。10年前她以大約60多萬元購得,目前市場價值300多萬元。

  蹊蹺的是,凱迪拉克越野車四門落鎖,車窗玻璃完好無損。

  鹿城警方立案調查。「一開始我們懷疑是不是有人用幹擾器作案。」警方說,但很快這種可能被排除。

  警方串併案,抓獲嫌疑人

  但審訊時,他矢口否認

  溫州鹿城警方調取案發時段的路面監控,發現當晚一名出現在附近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而且此人還涉嫌一起偷竊車內物品案。

  那是在竊玉案發生的6天前。當時,一輛停在車站大道龍華大廈附近的白色保時捷轎車車內物品被盜,案值20餘萬元。

  民警決定將兩案併案偵破。7月22日晚,嫌疑人張某落網。

  張某1990年生,江西樂平人。16歲時張某就來到溫州打工,但他一直遊手好閒。面對民警的審訊,他矢口否認。

  涉案同夥落網

  豬圈裡起獲32件被盜玉器

  嫌犯不開口。警方繼續調查得知,7月7日張某偷得玉器後,打了個電話給同學兼老鄉張某乙。兩人隨後來到雙嶼街道嶼頭,將玉器交給了張某的舅舅王某。大約一星期後,王某將玉器帶回了江西樂平老家藏匿。

  8月5日,張某乙和王某先後被警方抓獲。兩人供認並指證了張某竊玉。

  昨天上午8時許,警方在張某母親家的豬圈裡起獲32件被盜的玉器。

  張某、張某乙和王某被刑拘。

  張某是怎麼在不破壞車窗玻璃的情況下,偷走車內玉器的呢?

  鹿城便衣大隊一中隊中隊長項文彬介紹說:

  張某曾用汽車遙控幹擾器來作案,兩次被抓獲並判刑後,他知道用幹擾器會留下證據,一旦有證據即使是零口供也會被抓。他決定改變作案手段。

  此後,他先是步行尾隨減速停靠的車輛,輕輕將車門拉開一條縫。等駕駛員停車落鎖離開後(其實被他拉開的車門並未上鎖),從容打開車門行竊。

  而應女士被盜案件中,車上坐著5個人,張某是尾隨打開後備廂,然後等應女士等人下車後,從後備廂爬到車內實施盜竊的。

  張某個子很小,動作異常靈活,因此沒被發現。

  警方發現,張某還涉嫌多起拉車門盜竊車內物品案。其中6月底上海的3起案件中就有他。本報通訊員陳道勝

  本報駐溫州記者苗麗娜本報見習記者汪子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