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粗心是指在對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構成掌握的前提下,學生在考試中出現遺漏與錯誤的心理現象。主要表現為在計算時容易將相似的字元混淆,在書寫與運算過程中將個別文字、數位、小數點、甚至是題目本身遺漏,在作業過程中將計算類型弄錯、忽略正確的計算順序、混淆計演算法則之類的錯誤。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試捲上的錯誤大都是因為粗心造成的,可是孩子似乎很難克服粗心這個毛病,每次考試都會因為粗心丟掉很多分數,本來可以考90多分,結果因粗心只考70-80分,家長和孩子都為此很著急。其實,如果對粗心問題有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那麼這個問題就不像想像中的那樣會帶給我們如此多的困擾。

翻開孩子的作業本或者試卷,看看出錯的地方很少是難以攻克的難題。雖然出錯的地方是一些很簡單很基礎的題目,但是簡單的外部現象背後卻有著深層的內在心理原因。

一、感知不全面

由於孩子的感知不全面,他們雖然能夠看到字元、圖形,但不能立即做出對比分析判斷,不能準確地輸入經過解碼的信息,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看不清楚、看漏、看錯、看反、抄錯、寫錯等非知識性低級錯誤。例如:有的學生把數字「89」,看成「98」或者「68」;有的學生把「鳥」看成「烏」;還有一些學生經常忽略0的個數,把「200008」寫成「20008」。除此之外,有的學生對於一些應用題中的名詞術語並不能完全理解透徹和掌握熟練,比如:比……多、不大於、增加到、大幾倍、平均,幾分之幾,等等。

二、思維定勢錯覺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例如:在接近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練習中,如42+99、37+298、28+197中夾一道67+201,有的學生根據簡便計演算法中的「多加了要減去」的思維定勢,把67+201變成67+200-1來計算,就會造成錯誤。再如18+15+19,個位數相加為22,需要進二,很多學生往往是進一。 另外,在語文考試中,學生經常審題不清,就是受到了上一題的定勢影響,如剛寫完近義詞,再寫反義詞,就會依然寫近義詞。

三、注意分配能力差

注意分配能力是指個體在同一時間對兩種或兩種以上刺激進行注意的能力。因為有的學生注意分配能力差,所以在考試中就會出現看錯題目、寫錯數字、抄錯或抄漏符號。實際上,這種「粗心」是因為注意分配力差所造成的。例如,在計算中,有的學生在計算80-30×2÷4+6時,他們就會這樣計算80-30×2÷4+6=80-60÷4=80-15=65,無意思地把「+6」漏了,從而造成錯誤。另外,有的學生在進行加減法轉化運算中,經常出現「減法」用「加法」,「加法」用「減法」。如:12+3+5+7-4=31,21-4-8+5=4。在抄寫中,有的學生看到上邊一行是「35」,換了行以後就寫成了「53」,等等。

四、短時記憶差

短時記憶是指信息儲存在一段時間中的記憶,一般在1分鐘之內。學生在演算數學題時,要臨時記住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的進位和退位的數字,在抄寫文字或字元時,要臨時記住幾個字或幾個字元,這就是短時記憶。有的學生演算時,常常會忘記進位加法中的進位數字或遺漏減法中的退位數字,這些學生短時記憶能力較差。如:18+13—5=16, 42-15-6=31;有的學生在抄寫時,常常把剛剛看到的5位數寫成4位數。例如:把「30897」寫成「3097」。由於短時記憶能力差,因此學生在計算和抄寫過程中就常常會發生算錯、抄錯的粗心現象。

五、心算能力差

很多數學運算是靠心算進行的,任何筆算都伴隨著心算,所以心算能力直接影響著筆算的正確率。有的學生由於心算不熟練,使解題經常出現失誤。例如:31-7+13×7=24+81=105。

六、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學生思想懶散,心不在焉、心神不定,做作業和考試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看錯、算錯、寫錯、抄錯等問題。例如,在抄寫中,經常把「b看成「d",把「69」寫成「96」,把「+」號看成「-」號,把答案「B」寫成「C」等等。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學生「粗心」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七、書寫習慣差

根據大量測量與研究,學生考試粗心現象的發生與書寫習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做作業遺漏與疏忽基本發生在認知加工的後期階段,即書寫階段。也就是說,在書寫時有如下習慣:字體筆畫不清、連筆潦草、大小不一、排列過松或過緊、書寫出格、塗改、佈局不均、卷面不潔,等等,學生就很容易犯抄錯、寫錯、遺漏等非知識性低級錯誤。

除此之外,考試粗心還跟個體的情緒、動機、基本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有一定的關係。

找到孩子「粗心」的原因後,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呢?實踐表明,「說教」、「打罵」、「懲罰」等教育方式並不能解決孩子考試粗心的問題,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科學的訓練。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地訓練呢?

經過1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筆者從學生做作業或考試粗心的種種表現出發,並結合心理學理論,總結出了以下6種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

一、書寫矯正法

1、節奏矯正

按照一定的節奏,如:點-拉-穩或點-拉-穩-放,認真書寫四個基本筆畫 「一」、「乛」、「丨」、「亅」。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用心去體悟筆畫中的節奏,讓學生養成「意在筆前」、用心書寫的好習慣。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會改掉做事毛躁、書寫不規範的壞習慣,隨之也會改掉抄錯、寫錯、遺漏等毛病。

2、框格矯正

選取10-20個結構緊湊的合體字,讓學生將紙夾在硬筆字帖上面用尺子比著畫成線再畫成格,然後進行摹寫,其目的在於利用框格的「反射」,產生約束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以有效地改掉學生書寫筆畫不清、字體出格的習慣,進而改變學生不自律、不守規矩、做事隨意、粗心馬虎的習慣。

3、定位矯正

書寫前,在紙面左右兩邊各離邊沿1寸的地方,用中指指肚自上而下,畫2條長豎線。然後,在2條長豎線內認真書寫文字或阿拉伯數字。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書寫卷面整潔、有章法。同時,學生做事變得周祥、有條理。

研究表明,以上三種書寫矯正法,不僅能改掉學生寫字不規範的習慣,而且能能學生考試粗心的毛病,可謂一舉兩得。

二、統合能力訓練法

任意選取2組5位數,讓孩子寫成豎式,不寫「+」/「-」號,不劃橫線,加或減

時,進位(錯位)都不寫;把兩組數字相加(減)的和(差)看做新的加(減)數,

繼續與它上面的一組數字相加(減);每組始終保持5位數,加法時最高位進位不

考慮,減法時的最高位不夠按減把1當10計;從寫第2個5位數開始計時,滿1

分鐘即停止;把加(減)的第一個和(差)作為第一組,接著往下數,看看一共加

(減)了幾組這樣的5位數。如果中間某一組數字出錯,加減的組數只能數到錯數

的前一組。

學生經常看錯題,抄錯題,寫錯題,記錯題、算錯題,嘴上說「6」手下寫「9」,嘴上說「,5」手下寫「3」,.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心、眼、手」的協調性差。經過3周左右、每天進行10-15分鐘的強化訓練後,學生完成的組數將在20-25組之間,計算速度將提高1-2倍,準確率將達到98%以上。

三、注意力分配訓練法

用3種方式書寫阿拉伯數字,A方式:按序書寫;B:單數書寫;C:雙數書寫。訓練時,家長每間隔1分鐘向孩子發出交替指令,孩子聽到指令後,馬上變換方式進行書寫。書寫結束後,家長檢查孩子錯漏的第一個數和錯漏總數。1年級學生書寫1-100,2年級學生書寫1-200,3年級以上學生書寫1-300。

交替書寫阿拉伯數字,是提高學生注意分配、轉移能力的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看錯題目、寫錯數字、抄錯或抄漏符號的現象逐漸消除。

四、短時記憶訓練法

1、聽覺訓練

從7位數開始逐漸遞增,家長報數,孩子複述。當孩子連續3個7位數複述正確後,家長對孩子說:「很棒,下面挑戰8位數」;當孩子連續3個8位數複述正確後,家長對孩子說:「很棒,下面挑戰9位數」。依次遞增,直到孩子挑戰失敗為止。

標準:6-7歲,8-9位數;8-10歲,9-10位數;11歲以上,11-12位數。

2、視覺訓練

製作5和7位數卡片各20張,並按1-40進行編號。訓練時,家長按編號順序取出40張卡片,分別給孩子看5秒鐘。看完後,孩子馬上將卡片上的數字寫字紙上。孩子全部寫完後,家長檢查孩子的出錯數,並計算出錯率。

通過2周的短時記憶訓練,孩子的自信心逐漸提高,短時記憶能力逐漸增強,聽錯、看錯、寫錯的概率明顯降低。

五、自我督導訓練法

按序認真書寫阿拉伯數字,不能塗改。首先,家長引導。家長每間隔2分鐘喊「停」,孩子聽到「停」的指令後,馬上停筆,然後大聲地說:「我注意力集中嗎?」說完後,馬上檢查並調整自己的坐姿,並讓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書寫上面來。之後,接著書寫,直到寫完為止。其次,孩子自我督導。書寫時,每間隔2分鐘,孩子進行自我督導:1)自覺停筆;2)大聲地說:「我注意力集中嗎?」;3)檢查並調整自己的坐姿。全部寫完後,家長檢查孩子塗改、錯漏次數,並記錄下來。1年級學生書寫1-100,2年級學生書寫1-150,3年級以上書寫1-200。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注意力顯著提升,寫錯、寫漏的現象明顯減少。

六、點讀訓練法

任意選取2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16個,寫在4×4的方格里,並製作成若干張卡片。開始訓練時,家長用手指點方格中的算式,孩子直接讀出算式答案。如,家長手點「13-5」,孩子直接讀「8」。當訓練較熟練後,孩子自己拿著卡片,從上到下像認字一樣快速讀算式答案。1年級學生點讀20以內的加減法,2年級學生點讀100以內加減法,3年級以上學生點讀100以內加減法或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心算速度可提高几倍,計算出錯率大大降低。

總之,糾正孩子粗心、馬虎的壞習慣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家長找到了孩子問題的原因,並實施科學的訓練,孩子在1-3月內就能逐漸改掉做作業和考試粗心的壞習慣,學習成績就會穩步提升。

訓練注意事項:

1、以上6大「考試不粗心訓練法」,每種訓練法都有較強的針對性,家長要根據

孩子的個性特徵,有選擇性地進行訓練;

2、在訓練前,家長要制定一個週期性的訓練計劃;

3、每一項訓練都有訓練目標,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大小,制定每項訓練的訓練

目標,其目標要可及、明晰、量化;

4、堅持訓練,堅持不達標不放棄原則;

5、認真訓練,做好每次訓練記錄;

在孩子訓練過程中,家長要及時反饋、適時獎勵。

下一篇:做作業不不磨蹭—實用訓練5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