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敦刻爾克》是個災難逃生片,是個戰爭驚悚片。戰爭是載體,內核是人性。或許因為以戰爭為題材的緣故,《敦刻爾克》被認為是一部戰爭片,但影片的導演諾蘭曾宣稱這樣的表述不準確。準確地說《敦刻爾克》是用細節而不是英雄主義來打動觀眾,是一部飽含藝術的商業電影。諾蘭曾經拍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記憶碎片》、《蝙蝠俠》。他不屑做大家都會做的事,他假定他的觀眾在入場前瞭解這個歷史背景。電影分陸、海、空三個角度來展開,然後多時空交錯剪輯,以一小時、一天、一週三個時間維度來敘事,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履行各自使命。無論是時空交叉的剪輯,還是以迫擊炮、轟炸機等武器來展現敵軍的設計,都來源於諾蘭對於「懸疑緊張感」的一貫追求。諾蘭不想給觀眾上一堂歷史或政治課,而是把它當成懸疑驚悚電影來拍。影片一開始並沒有急促地進入戰鬥的場面,而是慢慢加快、再加快,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畫面的緊迫感和危險感。敵人已經越來越近了,士兵們在與時間賽跑,他們處於困境之中,還看不到解決的辦法。但這個事件的結尾是非常積極的。艾瑪·託馬斯接受採訪時說:《敦刻爾克》實際上和《拯救大兵瑞恩》相似,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戰爭片,而它是講完全不同的故事,只是說它正好是發生在戰爭期間。這是一個生存的故事,是一個有懸唸的故事,是一部懸疑驚悚片,而不是真正的表現大撤退的戰爭片。因為題材和展現形式上與戰爭片有相似之處,因此《敦克爾克》被許多人誤解為是一部戰爭片。

文L


《敦》當然算是一部戰爭片。任何一部電影,每個人理解的角度不同,會有不一樣感受,這是很正常的事。並不是導演或知名人士說什麼,它就是什麼。比如,你可以說數字2是一個偶數,另一個人也可以說2是質數,當然它還是實數。這是從不同角度去看它的結果。其實只要是在「戰爭」這樣的大背景下製作的影視劇,都可以歸為戰爭片或戰爭類影片。因為戰爭的大背景下,可以描寫場面的宏大,反應戰爭的殘酷,當然也可以通過描寫人性的善惡,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去間接描寫戰爭。後一類影片需要很好的手法來表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