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今年5岁,现在在上中班,上个学期的时候,我们结束了《四五快读》做专门认字的学习,正式进入了自主阅读,开始在阅读中认字。


回想孩子的中文学习经历,和不少爸爸妈妈一样,一开始我们也处在“读什么书,如何让孩子读,什么阶段进入自主默读”的摸索徘徊阶段。


在这里,总结一下孩子从识字到阅读的中文学习之路,欢迎交流。


本文由花友 @Jefferywang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9个月的时候,我们开始了亲子阅读。从最简单的《蹦》《抱抱》开始,这两本书讲了无数次。


《蹦!》


作者:松冈达英

品牌:蒲蒲兰

读者对象:0-2岁

《抱抱》


作者:杰兹·阿波罗

品牌:信谊

读者对象:0-2岁


小时候亲子阅读过的低幼绘本,我们每天朗读一本。对于不认识的字,我会当场告诉他,但是不摘抄不复习。孩子畏难的时候,采取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页我一页,你来挑你想读的句子等方法。


那时就在幻想,有一天,孩子能进入自主阅读,那样老母亲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对于绘本,我们也不全是买的。家里低幼绘本快读完的时候,读图书馆借的绘本。图书馆绘本之前都是亲子阅读,后来也慢慢加入自主朗读。


孩子2岁半时开始认字,最开始,我们是识字APP和识字卡一起使用


识字APP用过“2kids”和“悟空识字”。我家孩子比较喜欢2kids,全部学完,甚至连2kids阅读APP里的识字课都上完了,而同期的悟空识字大概只玩了一半。


在玩APP的同时,我们配合了无图识字卡玩各种识字游戏。这个时候就考验老母亲的脑洞了,用识字卡搭桥过河,读错了就掉河里了;或者识字卡打牌,看谁到最后积攒的识字卡多等等。反复滚动,很熟悉了就收起来,不熟悉的继续滚。



这样滚动识字的同时,亲子阅读也在继续进行。亲子阅读,其实我觉得主要不在于读,主要在于“亲”字。利用亲子阅读,打造一个非常亲密的亲子关系。


你把一个优美的文学世界、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科普世界用温柔语调送到你孩子跟前,你说孩子能不跟你亲吗?孩子跟你亲、孩子服你、孩子觉得“妈妈怎么懂得这么多啊”,这个时候就为以后的学习打下非常好的感情基础。


那个时候,我们的识字和亲子阅读是分开的,不指读,但可以指读大标题,让孩子有成就感,而非挫折感。


APP识字结束以后,引入《四五快读》


《四五快读》


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读者对象: 3-6岁


开始是我们进行得非常顺利,因为前面几乎都认识,所以非常快地刷下去。同时,亲子阅读的时候,看到简单的句子可以开始指读了。


其后的几本我们刷得慢了一点,但是也没必要不追求完美,一本结束后能80%-90%记住就已经非常好了(再说,而且就算当时记住了,也不代表永远记住)。记忆不是重要的,在阅读中反复重复才是要点。


识字方面,真的不要因为孩子忘了字就急,就“河东狮吼”,放平心态,不要纠结。


这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记住了忘记了,放句子里认识,单独拿出来不认识,或者单独认识的,放书里不认识了,这些情况都会反复出行。忘记了也不要埋怨孩子,告诉他就是了。


可以说,整套书的战线拉得非常长,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读,我就哄着读一页或几行,不过,直到最后,它的最后一本故事集,我们坚持着读完了。



可能会有人觉得《四五快读》的故事比较乏味,而我们坚持要读完它,主要是因为我觉得这套书中的故事是真正用常见字写成的,也算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


读完后我感觉孩子对四五快读大概掌握了80%,有遗忘不要紧,放平心态,接着学呢。


在读《四五快读》故事集的同时,我拿出了小时候亲子阅读过的低幼绘本,有些一页就一句话的那种。我跟孩子说:“你现在是大宝宝了,这些小宝宝的书以前都是妈妈读给你听的,现在肯定都能自己读了”。哈哈,孩子很吃这一套,上了勾,津津有味地就读了起来。


这时候,自主朗读就要上轨道了。一天1本2本,把家里所有的低幼绘本都过一遍。然后也就可以断舍离了。


四五快读》故事集结束后,我们先后开始了《日有所诵》一年级版、《小学生必读古诗》、《我的母语课》一年级版的阅读。


《日有所诵》一年级版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品牌:贝贝特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出版:中华书局

《我的母语课》一年级版



出版:青岛出版社


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会嫌累会逃避。这时候又是考验老母亲脑力的时候,各种方法套路轮番上场。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页我一页,或者你来挑你喜欢读的句子。


如果孩子状态不好,就替他读下去,如果孩子状态好,就老母亲装病,“哎呀妈妈嗓子疼死了”之类。总之,一切的重点就是不急不躁:遇到他不认识的字,马上告诉他;反复说过几次的字,记不住,也完全不要紧。


一句“你真笨”也许就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打压了他读书的兴趣。能安静坐下来,和你一起读一本书,你想这样美好的日子能有几年?老母亲要好好珍惜。


在这里,总结一下我们的中文阅读之路吧,其实我是把中文的阅读分成两大块。


一块是诵读,增强语文语感。

路线是:《四五快读》故事集 → 《日有所诵》一年级版 → 《小学生必读古诗》→ 《我的母语课》一年级版

另一块是娱乐朗读,读有趣的故事,提升阅读兴趣。

路线是:亲子阅读过的低幼绘本 → 适合4-6岁的各种绘本 → 中文桥梁书

两条路线是交错行进。


假以时日,你会发现,孩子渐渐不怕句子长了,渐渐地能通读下一整本绘本。有在同时进行英语学习的爸爸妈妈,我强烈建议中英文的阅读最好同步。比如英文开始读一页3句话的分级了,中文也差不多同样的水平,这样真的能互相促进,也会比较容易克服畏难情绪。


现在我家孩子已经进行到我上述路线的后期步骤,诵读进行到了《小学生必读古诗》和《我的母语课》一年级版,娱乐朗读也走到了绘本和中文桥梁书,桥梁书推荐《蹦蹦和跳跳的故事》


《蹦蹦和跳跳的故事》


作者:(德)约特克 

出版:贵州人民出版社


同时,我们的识字也不限于阅读,识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思维题的时候,让孩子读题;练习看图说话的时候,让孩子读短小的范文;甚至出门的时候让孩子寻找景区地图、路标、说明,都能提高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度……


现在我家小朋友在读中班,我知道,这一步将会非常漫长,可能持续到大班。我一直在说的是朗读,对的,读出声音的那种。自主默读将会是下一步,但是我完全不着急。朗读能培养语感,能促进孩子识字,是现阶段以及小学阶段都必须的。


其实,之所以让孩子朗读,也有一点老母亲的私心。如果孩子很快进入自主默读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老母亲的陪读结束了,那些你一页我一页嘻嘻闹闹亲亲密密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于公于私,我都希望自主默读稍微慢那么一点点来。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你的故事


一路走来,从孩子的识字到中文阅读,你们有怎样的经验和心得,又有怎样的故事?欢迎来小花生网(www.xiaohuasheng.cn)分享!被公众号选用,会有特别感谢!也欢迎加我们微信(linzi1939)讨论交流 …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话说思维和方法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实践

周六、日:美好生活画报、热点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