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在電動星球 News,在自己的專欄裏再放一遍.那個金屬瘋子就是我,我就是金屬瘋子.

金屬瘋子:認可理想官方解讀,ONE需要證明自己是最實際的新能源車

金屬瘋子是在按照採訪提綱進行作答的。為了不吹不黑,在提問時,我同時附上相關的情況說明。如下:

1、對於理想 ONE 增程方式的質疑:mp.weixin.qq.com/s/1hZA

2、理想官方的回復:media.weibo.cn/article?

3、李想個人早前講解理想ONE增程的原理:weibo.com/1243861097GEV

4、理想 ONE 去年發布會視頻直播:live.yiche.com/live/145

5、汽車之家的評測:autohome.com.cn/drive/2

6、汽車之家對理想ONE一些問題的解答:autohome.com.cn/tech/20

大家同樣可以參考。下面,按照採訪提綱,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成文。

  • 問題一:看完理想的官方回復和汽車之家的評測解答後(也就是2、5、6),您認可?如果認同,理由在哪裡?不認同,原因在哪裡?

金屬瘋子:

關於<<關於增程式電動車的七個誤區>>裏的內容,基本上是認同的。

1、脫不脫褲子放屁的事情:其實汽油車的機械損失和增程器的熱能轉電能再轉動能的能量轉換的消耗都是有的。原理上並不存在哪個原理好或者哪個原理壞。直接看最終的油耗數據就可以了,目前來看車家的評測數據,市區的話會有明顯的節油效果,但是高速高負荷下就基本與同級油車同等水平了。

2、關於小馬拉大車的問題:車家的評測基本證明瞭在 EV-AH100這個統一測試標準下,ONE 是不輸 X5和 Model X的。這裡對車家保持評測公平性沒有任何疑問。但是評測基準一致並不能夠完全代表評測方法能夠完全覆蓋用戶的使用工況。 EV-AH100裡麪包含了多少略顯重度加速工況這個目前尚不清楚,這也是對 One 來說最致命的一個工況。對於 One 想進一步解釋關於小馬拉大車的疑慮的話,希望可以在這方面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3、抖動和噪音優化的問題:確實專門對新車設計的車身結構,可以設計初期去從源頭優化傳遞路徑和共振頻率。由於增程器不再需要與車輛產生機械連接,佈置的自由度會非常大,也可以不考慮加速響應直接用非常軟的懸置甚至用液壓懸置來使增程器這個振動源和車身這個傳遞路徑基本完全隔離。而增程邏輯控制優化到位的話,只要能保證發動機一直在高效轉速區(3000rpm 左右),做到幾乎感受不到噪音和振動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這裡唯一的疑問是,還是在略微重度的加速工況下,是否還是能夠保證增程器只在3000轉左右工作。其實解答了這個問題,就基本解答了所有問題了。)

4、又充電又加油費勁的事:這個完全不用在意,只要充電和加油的用車成本都比同級的油車低。在多一種選擇又不會降低用車體驗(甚至可能提升用車體驗?)的情況下,我相信拒絕的人基本不會有。(那 One 其實要解決的就是能夠給足全工況下不會比油車差的信心。)

5、多背一塊電池包上路的問題:同樣是個偽命題,重不重對用戶不重要。用車成本有沒有上升和用車體驗有沒下降才重要。即使多背10塊電池,加速只要還是夠勁,油耗/能耗/或者綜合使用成本還是夠低,應該沒人會去計較這些問題。汽車也這麼多年做輕量化,要知道輕量化本身不是目的,降低油耗和排放纔是他們輕量化最主要的原動力。

6、關於之前沒有大廠使用:大船現在船上的人太多,有的像就這樣開下去有喫有喝挺好的。有的可能想改變,但是隻能自己下船。想要讓一艘大船掉頭,非常的難。既得利益者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古以來太少,但是不是沒有。像英特爾從做軟盤到 CPU,像豐田最近的激烈的變革。所以大廠用不用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是大廠自己利益的問題。另外舉得幾個例子不合理——歐藍德,IMMD,嚴格上來講都不是 REEV,這個有誤導的成分在。

7、未來屬於純電動的事:未來的驅動形式估計純電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可能會達到99%。因為要實現自動駕駛的話,車輛響應各種快速而頻繁的操作指令時,智能採取接近電控制。使用熱機控制的話,響應太慢。而通過什麼給車輛供電現在還沒有出現明確的象徵,是等固態電池突破物理極限還是等 FCV 得到普及,或者快充技術和充電網路發展和加油一樣方便和快速。這些都有可能是未來汽車存在的形式。

  • 問題二、理想ONE使用的1.2t的三缸發動機,通過給發電機發電,直驅電機來運轉,大電池(40.5 kwh)則負責在加速時保證電機的功率輸出(如下面所言),這樣的工程方案是否合理?有沒有工程難點?

「首先要知道增程式的發動機是不直接驅動車輪的,驅動車輪的是電動機,給電動機供電的除了增程器(發動機+發電機)外還有電池。在急加速時,電池與增程器同時給電動機供電(主要依靠電池),輸出最大功率保證性能。而在勻速行駛時,車輛所需功率很小,增程器不僅可以獨立供電,還有多餘的電能可以回充電池,將剛才急加速所耗費的電量補回來。

可以這麼認為,電池負責提供爆發力,而增程器負責提供勻速行駛時的基礎驅動力,並將電池電量保持在健康的水平。像理想ONE這麼大的一輛SUV,在以12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所需功率只有30kW左右,而1.2T的增程器發電功率可達60kW,完全不用擔心帶不動或者電量無法維持的情況。」理想ONE的官方解讀

金屬瘋子:

這種方案並不是一種新的方案,合不合理主要看如何均衡全工況下的能不能達到電量平衡.....

電池組40.5kWh,在120kmph 勻速行駛的工況下是肯定沒有問題的。但是其實國內消費者的駕駛習慣中能夠保持一直勻速行駛的並不多,即使有 ACC 配置的車,大家可能還會喜歡在車道里穿來穿去(大家都很忙很著急的樣子),這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的加速工況了。

前後電機的峯值功率為240kW,極端工況下電池組需要6C 放電,考慮最後的20%電量不能用,剩下來能夠全力放電的電量約32kWh,6C 放電的情況下,估計撐不過20min。但是這是極端工況,現實中出現的概率幾乎為零.

如果現實駕駛中綜合下來的負荷小於1C放電,加上增程器的功率補充,應該是問題不大的。這個只能等到 C 端用戶拿到手以後實測,或者理想那邊能夠給出更為詳細的加速工況數據。

  • 問題三、從理想的官方解讀來看,ONE 的增程器將始終保持在高效運轉區間。請問,這個高效運轉區間,是指什麼?對發動機有要求嗎?對發動機的損害大嗎?理想的增程器能滿足這個需求嗎?後期維修會否因此比燃油車、電動車有更多的問題。(附註,雖然發動機是東安的,但理想ONE在官方網站上的標註是:與德爾福、AVL共同研發,可實現超過620km的增程電動續航且能源補給方便。詳情請看lixiang.com/one.html

金屬瘋子:

關於發動機的高效運轉區間,可以看下圖(叫發動機萬有特性曲線)。這是發動機這種熱機的固有性能,每臺機子會略有區別,但是整體大概就是長這樣子。橫軸是轉速,縱軸是扭矩(可以理解為負荷),紅線可以理解為燃油消耗量。可以看出來,能夠有經濟的區間是在2500-3500rpm,扭矩110-130Nm 之間的小小區域。

混合動力的轉速與負荷可以根據自己的發電需求進行調整,理論上可以盡量使發動機一直保持在高效區間。而油車由於轉速和扭矩與車速和油門開度直接相關,會在整個萬有曲線途中跳來跳去。

這對發動機損壞並不會變大,反而由於一直處在發動機最舒適的工作狀態,相對油車的發動機在損耗上會少很多。(低速怠速少積碳就會少;基本不飈高轉速的話,活塞環的偏磨就會減少,機油消耗也會跟著減少,油耗和熱效率可以得到更長時間的保持)

而至於油車為什麼不能一直在高效區間運轉,因為油車發動機與車輛是有直接的機械連接存在的。雖然有變速箱的這種調速調扭的機構存在,使得發動機能夠盡量的處在相對合理的轉速區間。但是當你以2-3kmph 挪動時還想保持在3000rpm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沒有必要(要麼動力輸出過剩,要麼扭力不夠趴窩)。

做這種發動機並沒有什麼難度,基本上有一定經驗的發動機設計公司都能造出來。而東安是全國發動機之母,做這種基礎型的發動機不是問題。只是不知道德爾福和 AVL 又給這臺機子做了什麼優化,理想方面關於這點也沒有做出過多說明。

  • 問題四、理想稱ONE會確保大電池組的 SOC 始終保持在較高水準,譬如,最低 30% ;如果是增程優先,則保證電量在 70%。這樣一來,雖然發動機的峯值功率是 60 kw,兩個電機的功率是 240 kw(前100後140),二者比值只有 25%,但也能確保動力響應及時,不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或者說會很少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對此,您認可嗎?對於消費者而言,會否會因為可以用油而不去加電、導致電量不足、進而動力不足的情況出現,或者頻繁出現?

「註:理想ONE車輛提供了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在不同的模式下,都會有各自對應的電量保持策略。其中有代表性的分別是「增程優先」和「純電優先」這兩種模式,對應不同使用場景的車主需求。其中,增程優先主要是適合平時充電條件相對有限的用戶,在這個模式下,車輛先使用大約30%的電量用於純電行駛,之後則會進入增程器啟動模式,待汽油用光後,再次進入純電模式,使用剩餘的約70%電量。純電優先模式主要適閤家裡有充電樁或者周邊充電比較便捷的用戶,在這個模式下,車輛先預留大約70%的電量用於純電行駛,之後則會進入增程器啟動模式,使用加油發電,待汽油用光後,再次進入純電模式,使用剩餘的約30%電量。」汽車之家

金屬瘋子:

我的看法是,對於大部分工況是不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但是對於某些10%或者更低的加速較多的工況,保持觀察態度。

理想做 REEV 的初衷就是不會在用車體驗上比油車有所下降,所以我想這種工況雖然少,但是理想還是需要考慮的。

  • 問題五、您認為何種消費者適合購買理性ONE?理想ONE是否是一臺有技術含量、解決了現有增程器汽車難題的車型。

金屬瘋子:

如果真的能夠基本全工況都能保持車輛的性能,不論技術含量多高,這肯定是一臺現階段最現實最實際的新能源車。可以解決有家庭用車,有新能源牌,願意接受電動的消費者.拿一臺最硬核的 REEV 鎮樓吧。

鼓勵我&彩蛋

每次的更新最大的動力是你們點贊和轉發. 讓我每天爬起來第一件是看看你們給我的留言和反饋,然後偷偷看下多少人有關注了我.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的每一次認可,非常感謝」 然後就是先寫上那麼一小段更新然後保證每週至少能更新一篇.

希望你們繼續鼓勵我,多點點下面的收藏/感謝/贊同/WOW 這會更激勵我寫出更多的乾貨給大家的.

或者關注一下我的公眾號:小林的雜七雜八

關注我的公眾號並留言:車評,可以隨機獲得一份<<Consumer Reports>>的完整版報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