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只是你們早已慣性失望

9月13日的蘋果新品發布會,引發了媒體和網友們的諸多吐槽。

隨手摘抄幾個網文標題:

漫天吐槽聲,蘋果你可還堅持得住?

這恐怕是蘋果史上最無聊的一次發布會

蘋果發布最貴iPhone的尷尬,創新乏力被友商趕超(網友: 涼涼!)

如果在最近這幾天看了這類的報道,就判定「蘋果末日」已到,那很容易陷入「一葉障目」的境地。

別忘了,今年8月初,蘋果市值突破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史上首個單市場突破萬億美元的公司。

當時網路上為蘋果一片歡呼,並為它的產品和技術未來唱讚歌——前後才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蘋果這麼快就跌落神壇了?

究竟蘋果怎麼了?

1

可以說,蘋果公司已負累於自己的成功。蘋果的創新事迹被「過度宣揚」後,造就了被反覆傳頌的「創新神話」。

於是,其負面效果就是:哪怕蘋果在反覆地改進產品,也會讓人覺得它進步太少或太晚了。

果粉們和旁觀者都被培養得很挑剔。他們會忽視那些稍加改進的新品,或對此感到失望,總是翹首以盼一些革命性突破。而事實上,突破往往是很稀有的。

蘋果公司的巨大突破從來都不是速成和迅猛的:iPod和iPhone的推出時間隔了6年,而iPhone和iPad的推出時間也隔了3年。

而且,這些產品被大眾接受的速度也不是總像iPad那麼快。

你看,蘋果在2001年就推出iPod,但iPod的銷量是直到2005年發布了Nano後才暴增的;

iPhone於2007年問世,但是在兩年後的2009年推出iPhone 3GS時銷量急劇上升;

2014年發布的Apple Watch後,也是三年後的2017年才銷量上漲。

與此同時,蘋果會不厭其煩地「新瓶裝舊酒」售賣一個產品的多個版本:先後發布了24個版本的iPod,在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等產品的推廣上也使用了類似的招數。

今年被吐槽最劇烈的就是iPhone X的新版本,被稱為有史以來最貴、最沒新意的iPhone——了解蘋果過去十幾年的新品發布會歷史,大部分都是「沒啥新意」的。

甚至,就算蘋果去年的新品發布會有不少新突破,依然滿足不了人們的期待。

事實上,不僅是現在,四十年來,蘋果都被批評在當下先進技術中 「落後於形勢」。

用蘋果CEO庫克自己的話來說:

人們往往把我們目前所做的事情與他人的未來願景或產品相提並論。

無論在歷史上哪一個熱門領域,例如現在的人工智慧,蘋果一直被視為「極端保守者」。

越期待驚喜,越是無驚無喜。在多數的情況下,蘋果從來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走,並沒被用戶和評論者的意願所左右。

愛並失望著,逐漸成了果粉們的新常態。

2

蘋果這些年的每一點磕磕碰碰,在公眾的視野里被迅速地放大,以致於加劇了人們對它的「慣性失望」。

庫克麾下的蘋果,曾經在許多人眼裡似乎變得不堪一擊,至少跟2001—2010年驚艷產品線的輝煌記憶相比, 如今的蘋果一度相形見絀。

而公共危機迭出更是雪上加霜:

2012年蘋果推出混亂糟糕的地圖Maps,招致眾口一詞的憤怒討伐;

2014年測評人員掰斷iPhone 6 Plus的視頻,讓人對蘋果產品質量信心降至冰點;

而2017年底的「降頻門」,讓「蘋果末日論」甚囂塵上。

設計缺陷幾乎不可饒恕:蘋果的音樂社區Apple Music的功能過於累贅,iPhone 6系列手機身背後的鏡頭凸出;蘋果電視Apple TV的用戶界面不合邏輯,遙控器更讓人摸不著頭腦。

還有,在移動支付領域,蘋果支付Apple Pay並沒取得領先優勢,不是這個無現金社會的標杆。

用戶們近年來都擔心,蘋果過於一心多用,急急忙忙炮製多個版本的智能手錶、各種各樣的錶帶、大小不等的iPhone和iPad、專有耳塞以及Beats耳機。

而且,蘋果一直在探索汽車設計的可能性——這進一步加劇了關於蘋果分身乏術的擔憂。

在老果粉眼裡,以前,喬布斯是蘋果的策劃者,以否決功能、產品、 業務理念和新員工的頻率遠高於批准為傲。蘋果看似分散的產品線,強化了「庫克不夠嚴謹」這一觀點。

這一憂慮是有前車之鑒的:1990年代中期,蘋果的產品線雜亂無章, 純粹受市場營銷啟發,公司逐漸陷入困境,只好迎來喬布斯的回歸。

實際上,回歸後的喬布斯犯過不少錯:

1997年iMac配套的圓形滑鼠基本上不能用;

2001年外形美觀的 PowerMac G4 Cube一年後就停產;

2005年由摩托羅拉代工的音樂手機Rokr內存過小,一年後被砍;

還有iTunes社交推薦網路Ping無疾而終,等等。

只不過,iPod、iPhone和iPad等產品的成功,掩蓋了喬布斯在蘋果復興時期功過參半的事實。

3

作為繼任者的庫克,承受著更大的創新壓力,被詬病好幾年缺乏產品新亮點後,總算在2017年秀了一把「創新肌肉」。

去年6月,在也被「噴」為毫無亮點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增強現實平台」(ARKit)悄然登場。當時,多數觀眾認為這跟此前流行的手游「Pokemon Go」沒太大區別。

然而,在蘋果增強現實平台的展示中,當隨意挪動真實桌面上的虛擬檯燈、虛擬茶杯時,它們的影子其實也會隨之變化——這說明蘋果平台中已經具備攝像頭的3D建模能力。

魔鬼藏於細節之中。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蘋果為下一波AR熱潮開始蓄勢待發。

去年9月,蘋果在發布iPhone X的刷臉技術後,也引來很多網友的嘲笑:

在中國早就廣泛使用人臉識別功能了,蘋果還好意思吹這個牛?

其實它們根本不是同一時代的技術,據測評網站比較,中國的手機只是簡單的圖像識別,放張照片也能刷臉。

而蘋果的是主動投射看不見的光,照到臉上後根據反光,測量人臉的三維模型,其他技術與iPhone X識別率不可同日而語。

蘋果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背後也是增強現實平台(ARkit)的功勞。

iPhone X還帶來的影響是:手機的攝像頭不再是單反相機的一種低端的替代品。

在以前,手機可以做到的,專業相機一定做得更好;而現在是,手機能做到的,專業相機已經做不到了——因為iPhone X開啟了蘋果作為未來最大的AR公司之門。

iPhone X可以在拍攝的時候構築你臉部的3D信息模型,然後瞬間得出最優的打光方案,直接處理在照片上。從此,任何人都可以拍出專業攝影棚的人像效果了。

今年蘋果新品發布會上,iPhone Xs Max高配版價格達到了12799元,而最低配的iPhone Xs售價為8699元,隨著功能進一步升級,平均價格較去年上升了20%——網友們大呼蘋果「搶錢不眨眼」。

其實,蘋果在發出一個信號:現在正式進入AR開發紅利期,你要來搶嗎?付出目前貌似高昂的價格,如果你懂得用好現在的AR開發紅利,未來的回報有望是巨額的。

在蘋果公司看來,未來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的市場將是超級巨大的。因為增強現實能夠使得現實和虛擬充分混合,不光是遊戲娛樂的提升,而且會有很多to B的業務,也就是企業的業務能夠得以開展。

別再調侃蘋果無創新了,因為它在默默地告訴我們:移動互聯網已經過去了,AR浪潮勢不可擋。

4

在喬布斯去世前的一個周五,他和庫克一起看了《光輝歲月》(Remember the Titans)這部電影。

庫克非常驚訝喬布斯居然想看這部電影,因為他知道喬布斯對體育一點都不感興趣。

其實《光輝歲月》不僅僅是一部橄欖球體育電影,而且涉及化解種族歧視、團隊合作勵志等內容。

外界對喬布斯與庫克的比較,可以歸結為前者是一個「禪附體」的品味高手,後者則更像一個耿直boy的理工男。

2014年,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造訪蘋果公司總部。

庫克對釋永信說:

我也喜歡禪文化,每天要抽15—20分鐘的時間打坐。這樣,才不至於失去自我。

在《成為喬布斯》一書對庫克的描述是:他是南方人,身材瘦長結實,熱愛運動,喜歡長跑、騎單車,卻帶著書生氣。雖然庫克說話時語氣溫和、不緊不慢,但卻是蘋果最強硬的高管。

熱愛長跑的庫克說:

蘋果公司向來如同一台跑步機,永不停歇地向前。

而他最推崇的一本書《與時間賽跑》,講述的核心觀點是「創新是時間的競爭」。

庫克主導下的蘋果,關閉了自己的所有工廠,成為一個專註研發的輕公司,打造了「精美的」供應鏈。

他把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從100家減少到24家,還說服許多家供應商遷到蘋果工廠旁邊;

把公司的19個庫房關閉了10個,將庫存周期從1個月縮短到6天;

還把製造蘋果計算機的生產周期從4個月壓縮到兩個月。

在揮之不去的「喬布斯光環」下,庫克在董事會、員工、用戶、果粉們吹毛求疵的眼光下管理著這家企業。

在從未間斷過的唱衰聲中,庫克帶領的蘋果依然坐穩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喬布斯去世時,蘋果市值3000億美元,現在超過了1萬億,而且佔據了全球手機市場80%利潤。

如果你只是被一時流行的東西所吸引,就會看不到最大的森林。

庫克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庫克給蘋果描述的策略是:儘力協助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在客廳里,辦公桌前,手機上,抑或汽車裡。

人們喜歡當下就能實現的東西,而不只是停留在思考層面。

庫克說道。

小時候,庫克很喜歡追著看動畫片《傑森一家 》(The Jetsons),也會對此冒出一些想法:

偶爾,我也希望傑森一家能變成真實人物。這正是蘋果了不起的地方:把想法做成產品,呈現給你,帶你融入其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