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蔡浩祥/北京报导

今年初,大陆祭出31项惠台措施,招揽台胞前往就学、就业,各行业触及面向非常广泛。就医事人才部分,提供相当便利性,尤其大陆中医在疗程上采中、西医交叉诊疗,加上台湾中医市场规模有限,到大陆学中医,让不少对医疗有兴趣的台生相继前往

「以医生这行来说,31项惠台措施虽是放宽,到大陆还得靠自己努力」,来自台北的蔡秉洋、吴相慈,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工作内容相当于台湾实习医生,目前正准备大陆医师执业考试,准备在与大陆同侪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陆中医在疗程上采中、西医交叉诊疗,加上台湾中医市场规模有限,到大陆学中医,让不少对医疗有兴趣的台生相继前往。(图/记者蔡浩祥摄)

▲大陆中医在疗程上采中、西医交叉诊疗,加上台湾中医市场规模有限,到大陆学中医,让不少对医疗有兴趣的台生相继前往。(图/记者蔡浩祥摄)

谈到自己投入中医领域,北京待了六年、现已结婚的蔡秉洋坦言,从小身体就差,儿时大多在跟医生打交道,吃中药调养身体;久而久之,希望能投身医疗工作,于是决定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走上学医之路。

「两岸在中医的治疗上,真的不太一样」,蔡秉洋举例,以贫血来说,病征大多是头晕、目眩,台湾中医大概就是把脉后,开中药给病人,但大陆是会先抽血,验取相关指标,才确认是否有贫血症状产生

蔡秉洋表示,像有些病人抽血后,相关指标一切正常,却仍感到头晕、目眩,以中医角度判断就是气虚,这时可透过把脉判断是否贫血。换言之,大陆中医会以中、西医,交叉诊疗方式,确认病人症状,对症下药

另一方面,以规模论,蔡秉洋分析,台湾除了联合、长庚医院有设中医部,更多的是中医诊所,看诊方式就单纯开中药给病人,无论规模、深度、发挥空间跟大陆还是有一定程度差距。

▲来自台北,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吴相慈,正操作红外线热像诊断系统。(图/记者蔡浩祥摄)

▲来自台湾,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吴相慈,正操作红外线热像诊断系统。(图/记者蔡浩祥摄)

「台湾的中医,就是很单纯的中医」,一样在北京待了六年的吴相慈表示,一般台湾民众大多还是以西医为首选,其次则是中医,以一位中医师的角度看,大陆民众普遍看中医;病例多,诊疗经验自然会增加

吴相慈指出,大陆民众也看西医,过去买药太贵,后来经过医改后虽便宜,但还是习惯问题。

有关之后发展方向,蔡秉洋、吴相慈异口同声表示,「当然是考过医师执业考试」,面对同侪的竞争,两人眼光也透露坚定眼神,「只能拼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