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一批能真正懂得設計精髓、理論結合實際的機械工程師。」

——小丸子教育榮譽出品

裝配是把許多個機械零件按技術要求聯接或固定起來,以保持正確的相對位置和相互關係,成為具有一定性能指標的機械。

機械修理後質量的好壞,與裝配質量的高低有密切關係。裝配工藝是一個和複雜、很細緻的工作。即使有高質量的零件,若裝配工藝不當,輕則機械的性能達不到要求,造成返工,重則造成機械或人身事故。所以,應嚴格按照裝配的技術要求進行工作。

(一)裝配前的準備工作

1、應當熟悉機械各零件的相互連接關係及裝配技術要求。

2、確定適當的裝配工作地點,準備好必要的設備、儀錶、工具和裝配時所需的輔助材料,如紙墊、毛氈、鐵絲、墊圈、開口銷等。

3零件裝配前必須進行清洗對於經過鑽孔鉸削鏜銷等機加工的零件一定要把金屬屑末清除乾淨,因為任何贓物或塵粒的存在,都將加速配合件表面的磨損。

4、零部件裝配前應進行檢查、鑒定。凡不合技術要求的零部件不能裝配。

(二)裝配的一般工藝要求

1、裝配時應注意裝配方法與順序,注意採用合適的工具及設備,遇到有裝配困難的情況,應分析原因,排除障礙,禁止亂敲猛打。

2、過盈配合件裝配時,應先塗潤滑油脂,以利裝配和減少配合表面的磨損。

3、裝配時,應核對零件的各種安裝記號,防止裝錯。

4、對某些裝配技術要求,如裝配間隙、過盈量(緊度)、靈活度、嚙合印痕等,應邊安裝邊檢查,並隨時進行調整,避免裝後返工。

5、旋轉的零件,檢修後由於金屬組織密度不均、加工誤差、本身形狀不對稱等原因,可能使零部件的重心與旋轉中心發生偏移。

在高速旋轉時,會因重心偏移而產生很大的離心力,引起機械振動,加速零件磨損,嚴重時可損壞機械。所以在裝配前,應對旋轉零件按要求進行靜平衡或動平衡試驗。合格後方能允許裝配。

6、對運動零件的摩擦面,均應塗以潤滑油脂,一般採用與運轉時所用的潤滑油相同。油脂的盛具須清潔加蓋,不使沙塵進入、盛具應定期清洗。

7、所有附設之鎖緊制動裝置,如開口銷、彈簧墊圈、保險墊片、制動鐵絲等,必須按機械原定要求配齊,不得遺漏。墊圈安放數量,不得超過規定。開口銷、保險墊片及制動鐵絲,一般不準重複使用。

8、為了保證密封性,安裝各種襯墊時,允許塗抹機油。

9、所有皮質的油封,在裝配前應浸入60℃的機油與煤油各半的混合液中5~8分鐘,安裝時可在鐵殼外圍或座圈內塗以新白漆。

10、裝定位銷時,不準用鐵器強迫打入,應在其完全適當的配合下,輕輕打入。

11、每一部件裝配完畢,必須仔細檢查和清理,防止有遺漏和未裝的零件。防止將工具、多餘零件密封在箱殼之中造成事故。

(三)裝配工作中的密封性

在機械使用中,由於密封失效,常常出現"三漏"(漏油、漏水、漏氣)現象。這種現象輕則造成能量損失,以至降低或喪失工作能力,造成環境污染,重則可能造成嚴重事故。因此,防止"三漏"極為重要。流體漏損的原因可能由於密封裝置的裝配工藝不符合要求,也可能是由於密封件被磨損、變形、老化、腐蝕所至,而後者也往往與裝配因素(包括選用密封件材料、預緊程度、裝配位置等)有關。為此,在裝配工作中必須給以足夠的重視。

1、選用密封材料要恰當

一般要根據不同的壓力、溫度、介質選用。紙質墊片只用於低壓、低溫條件;橡膠耐壓、耐溫能力也不高,且要考慮各種橡膠的不同性能,如耐油、耐酸、耐鹼等;塑料的耐壓能力較好,但也不耐高溫;石棉強度較低,卻能耐高溫;金屬則兼有耐高溫、高壓的能力。

2、合理裝配.

要有合適的裝配緊度,並且壓緊要均勻。當壓緊度不足時,會引起泄漏,或者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由於振動及緊定螺釘被拉長而喪失緊度,導致泄漏;壓緊度過緊,對靜密封的墊片來講,會喪失彈力,引起墊片早期失效;對動密封來講,會引起發熱、加速磨損、增大摩擦功率等不良後果。正確的緊度「○」型密封圈為例,其預緊變形度應在8~30%之間。

3、採用密封膠

近年來採用液態密封膠進行靜密封,已日益廣泛,這類密封膠根據其性能可分為:

(1)乾性附著型

有類似粘合劑的性能,塗敷後因溶劑揮發而牢固地附於結合面上。有較好的耐熱、耐壓性能,但可拆性差,不耐衝擊和振動。

(2)乾性可剝型

塗敷後形成柔軟而有彈性的薄膜,附著嚴密、耐振動,有良好的剝離性,可用於較大和不甚均勻的間隙。

(3)非乾性粘型)

塗敷後長期保持粘性,耐衝擊振動性好,有良好的可拆性。

(4)半乾性粘彈性型

兼有乾性和非乾性的優點能永久保持粘彈性,具有耐壓和柔軟的特點。密封膠的使用範圍一般在-60~250 ℃之間,耐壓能力不大於6000000帕。

密封墊片的安裝

首次,根據公稱壓力及介質的最高溫度確定所採用的墊片類別:

非金屬墊片(柔性石墨類、聚四氟乙烯類、橡膠類、無石棉纖維類、金包墊、衝刺墊等)、纏繞墊片、波形活壓墊片、橢圓墊、八角墊等。

1、安裝前的檢查工作

1)墊片的檢查

  • (1)墊片的材質、形式、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2)墊片表面不允許由機械損傷、徑向刻痕、嚴重鏽蝕、內外邊緣破損等缺陷;
  • (3)選用的墊片應與法蘭的密封面形式相適應。

2)螺栓、螺母的檢查

  • (1)螺栓及螺母的材質、形式、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2)螺母在螺栓上轉動應靈活,但不應晃動;
  • (3)螺栓及螺母不允許有斑疤、毛刺;
  • (4)螺紋不允許有斷缺現象;
  • (5)螺栓不應有彎曲現象。

3)法蘭的檢查

檢查法蘭的形式是否符合要求,密封面是否光滑,有無機械損傷、刨車車痕、徑向刻痕、嚴重鏽蝕、焊疤、油焦殘跡等缺陷等缺陷,如不能修整時應研究具體的處理方法。

4)管線及法蘭安裝質量的檢查

(1)偏口:管線不垂直、不同心、法蘭不平行。兩法蘭間允許的偏斜值如下:使用非金屬墊片時應小於2mm;使用半金屬墊片、橢圓墊、八角墊及與設備連接的法蘭,應小於1mm。

(2)錯口:管線和法蘭垂直,但不同心。在螺栓孔直徑及螺栓直徑符合標準的情況下,以不用其他工具將螺栓自由地穿入螺栓孔,即認為合格。

(3)張口:法蘭間隙過大。兩法蘭間允許的張口值(除去管線預拉伸值及墊片或盲板的厚度)如下:官法蘭的張口應小於3mm;與設備連接的法蘭張口應小於2mm。

()錯孔:管線法蘭同心,但兩個法蘭相對應螺栓孔之間的弦距(或螺栓孔中心圓直徑等)偏差較大。螺栓孔中心圓半徑的允許偏差如下表:

螺栓孔直徑(mm) 允許偏差(mm)

≤30 ±0.5

>30 ±1.0

相鄰的兩個螺栓孔間弦之距離的允許偏差±0.5mm,任何幾個孔之間弦距的總誤差如下表:

公稱通徑Dg(mm) 允許偏差(mm)

≤500 ±1.0

600-1200 ±1.5

≤1800 ±2.0

2、安裝

1)墊片應保管好,不允許隨地放置。

2)兩法蘭必須在同一中心線上並且平行。不允許用螺栓或尖頭撬槓插在螺栓孔內校正法蘭,以免螺栓承受較大的應力。

3)安裝前應仔細清理法蘭密封面及水線(密封線)。纏繞式墊片最好用於沒用密紋狀密封線的法蘭,但也可用於有水線(密封線)的法蘭。

4)兩個法蘭間只能加一個墊片,不允許用多加墊片的辦法來消除兩個法蘭間隙過大的缺陷。

5)墊片必須安裝正,不準偏斜,以保證受壓均勻,也避免墊片伸入管內受介質沖蝕及引起渦流。

6)根據目前現有的工具旋緊螺母時,當螺母在M22以下時,採用力矩扳手擰緊,螺母在M27以上時可採用電動力矩扳手緊固

7)為保證墊片受壓均勻,螺栓要對稱的均勻分2-3次擰緊。

8)為了避免在擰緊螺母時,螺栓產生彎曲、咬住,凡法蘭背面較粗糙的,應在螺母下加上一墊圈。

9)安裝螺栓及螺母時,應在螺栓兩端塗抹防藥劑、鱗狀石墨粉或潤滑劑。

10)不允許混用螺栓及漏裝墊片。

11)因上緊螺栓是在冷態時進行的,當溫度升高後會產生鬆弛。凡介質溫度在300℃以上、Pg≤40千克/平方釐米的法蘭,當介質溫度上升至250-280℃時應將螺栓進行適當熱緊。

12)檢修時為了防止拆不下螺栓,凡介質溫度在300℃以上、Pg≤40千克/平方釐米的要拆卸檢修的法蘭,當介質溫度上升至200-250℃時,在螺栓螺母連接處先用螺栓鬆動劑鬆動螺栓,然後將螺母預回30-60度。

泵和閥門用盤根的安裝、調節方法

泵和閥門的有效密封取決於各個部件的整體狀況,特別注意,在進行盤根安裝前,

確信需要更換盤根的設備已經按照現場和系統進行有效的隔離。以下內容用於指導檢修人員、工程師和裝配工正確地安裝和調節盤根。

1、需要的工具.

在取下舊盤根換上新盤根時需要用專用工具,以及用緊固器預緊壓蓋螺母。此外,需經常使用標準的安全設施和遵守有關的安全規定。

安裝前,首先要熟悉以下設備:

校驗盤根環的切割機、校驗扭矩扳手或扳手、安全帽、內外卡鉗、緊固器的潤滑劑、反光鏡、盤根取出器、切盤根的刀具、遊標卡尺等:

2、清潔和檢查

  • 1)緩慢鬆開填料函的壓蓋螺母,釋放盤根組件內所有的殘餘壓力;
  • 2)移去所有舊的盤根,徹底清潔軸/桿的填料函;
  • 3)檢查軸/桿是否有腐蝕、凹痕、劃傷或過度磨損;
  • 4)檢查其他零件是否有毛刺、裂紋、磨損,它們會減少盤根的壽命;
  • 5)檢查填料函是否有過大的間隙,以及軸/桿的偏心程度;
  • 6)更換有較大缺陷的零部件;
  • 7)檢查舊盤根,作為失效分析的依據,以找到盤根早期失效的原因。

3、測量與記錄

記錄軸/桿的直徑、填料函孔徑和深度,且當時用水封環時,記錄填料函底部至頂部的距離。

4、選擇盤根

  • 1)確保選用的盤根應滿足系統和設備要求的操作工況;
  • 2)根據測量記錄,計算盤根的橫截面積和所需盤根環的數量;
  • 3)檢驗盤根,確保其無缺陷;
  • 4)在安裝前,確保設備和盤根清潔。
  • 5、盤根環的準備

1)編織盤根:

在適當尺寸的軸上纏繞盤根,或使用校準過的盤根環切割機;根據要求乾淨利落地切割盤根成對接(方形)或斜接(30-45度),一次切一個環,並用軸或閥桿檢驗尺寸是否合適。

2)模壓成型盤根

確保環的尺寸與軸或閥桿精確配合,必要時,根據盤根製造商的操作指南或要求切割填料環。

6、安裝盤根;

小心地每次安裝一個盤根環,將每一個環圍繞在軸或閥桿上,在安裝下一個環之前,應確保本環已完全在填料函中就位,下一個環應錯開排列,至少相隔90度,一般要求120度。最上一個環裝好後,用手擰緊螺母,壓蓋均勻下壓。如有水封環,應檢查其與填料函頂部的距離是否正確。同時確保軸或閥桿能自由轉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