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也經歷過一些低落的事情:公司裁員,感情危機,信用卡賬單佔據工資的2/3,

過勞肥,加班,賺不到錢,晚上回家時,還是孤零零一個人。

在某些時刻,生活已經快要將你擊潰了。你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好起來?懸著這個問題,來看最近剛回歸的《倫敦生活》第二季

破罐子破摔式人生 第二季剛播出,就在豆瓣上拿下了9.5的高分。女主還是那個女主,Fleabag,可以翻譯為「爛貨」。她似乎是用自毀的態度搞砸身邊的一切,友情,親情,愛情,劇中的人物都知道,有她出現的地方,就不會有安寧。

其實,女主代表了一類人,面對操蛋的生活時,他們選擇破罐子破摔。首先是感情。和男友性生活不和諧,她就頻繁地約炮,在網上搜索各式「小視頻」,對著奧巴馬的演講視頻自己「興緻大發」,甚至在做愛過程中把男友推到一邊,然後在男友面前自己來。

一次又一次地把男友「作」走,最後男友真的走了。而她一面確信男友還會回來,一面在咖啡店故意將黃瓜弄掉在地,想要勾引陌生人。

她也沒辦法好好處理家庭關係。姐姐伸出手想要擁抱她,

她卻下意識地一掌打了回去。

在被父親拒之門外後,她便闖入父親和繼母的家中,順手偷走了繼母的雕塑,找姐夫幫忙倒賣。至於友情……在第一季的最後,女主內心深處的悔恨終於揭曉:她睡了好朋友小波的男友,間接導致小波出車禍去世。這也是她自毀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一切「自毀」行為的背後,是女主深深的孤獨。她之所以頻繁約炮,甚至「來者不拒」,是因為她想要別人的關注,而不是性滿足。

在放蕩不羈的行為之下,是她面對生活而不知所措的絕望。

維持表面式人生 再來說說女主的姐姐克萊爾。姐姐出場不久就闡明瞭自己的「人設」整個人都處於緊繃狀態,

像極了當下的中產階級:

其實,克萊爾代表了另一類人,他們的袍子已爬滿了蚤子,但他們要竭盡全力維持表面的華美。她婚姻不幸福,性生活匱乏,她還極度壓抑自己,甚至無法在女主面前說出「陰莖」這個詞。

她得到了一個很誘人的升職機會,卻打算回絕,因為她老公(馬丁)並不支持。

(註:傑克是她的繼子)她可以為自己籌劃生日的「驚喜派對」,因為那樣不會麻煩到別人,而她也可以掌控一切。至於她那位老公,酗酒,沒節操,經常對女主開一些下流的玩笑,最後在生日派對上親吻了女主。

而姐姐,明知自己老公是什麼貨色,卻選擇相信老公,認為是妹妹勾引在先。在第二季的第一集裏,全家人坐在一起慶祝父親與繼母訂婚。姐姐不停地強調夫妻二人感情順遂,生活美滿,正在戒酒備孕。

席間,她突然離開餐桌去衛生間。她流產了,被女主發現後,她仍想把這件事處理得像來大姨媽那樣簡單、尋常。然後她回到餐桌,開始喝酒,若無其事,甚至能擠出笑容。

這是一個害怕生活失控的角色,而越是假裝一切都好,忽視問題的根本原因,就越是會失去控制。

直面千瘡百孔的生活 要如何讓自己好起來?無論是破罐子破摔,還是維持表面的和平,她們都在試圖繞過最核心的問題,女主用性來掩飾自己的孤獨,姐姐則死死地抓著那個不合適的男人。

而第二季的開頭,一切都變了。女主開始健身,喫健康飲食,拒絕約炮,不再想死去的好友,不再糾結於姐夫的侵犯和姐姐的誤會。

全家人聚在一起慶祝父親與繼母的訂婚,氣氛尷尬,每個人都在虛偽地維持著家庭聚餐該有的「溫馨」。女主一反常態,安靜又得體。父親問她,為什麼不像以往那樣「搗蛋」時,她說:「因為……我覺得,那不重要了。」

她還試著「救」姐姐。為了讓流產的姐姐去醫院,她對全家人說自己流產了。而對於姐夫發表的關於流產的混賬言論,她直接給了對方一拳。家庭聚會結束後,她們坐在車裡,好像一起踏上了自我拯救的道路。

想辦法,對自己的脆弱負責 接下來編劇要怎麼寫呢?編劇本人,菲比·沃勒-布里奇,也是女主的扮演者。按照上一季劇情出其不意的調性來看,第二季的走向大概也會很難預料。現實生活不也是如此嗎?你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菲比本人也曾度過一段糟糕的生活。她8歲時就想要當演員,17歲時進入皇家戲劇學院。「在學習過程中,我慢慢意識到自己不會表演。我很差勁,我也沒有自信。那時候我太年輕了,我很想要取悅別人。現在,我不認為一個好演員得想著如何取悅別人,因為表演的很大一部分是關於如何出人意料。」從學校畢業後,她待業了兩年,沒錢,意志消沉,還憤世嫉俗。

剛開始寫劇本時,她聽到差評就會感到很受傷。「我對自己開始編劇這件事感到羞愧,我覺得我在自取其辱,我沒有資格寫作。我不是在說人們不能批評我那屎一樣的作品,可我當時的真實感受就是:fuck,這到底怎麼回事兒?」在感情和性方面,她身上似乎也有《倫敦生活》女主的影子。「在我20多歲的大部分時間裡,性吸引力是我的資本,是我最重要的東西之一。我常常害怕失去這種吸引力。」

她會和當時的男友一起看黃片,邊看邊思考自己沒能給到對方哪些滿足感。他們分手後,菲比繼續自己看片,直到自覺悽涼。菲比說,她有一些女性朋友,充滿力量,也充滿性吸引力,但卻總是感到悲傷。「她們該怎麼辦?」「這其實還是與你如何自處有關,不是嗎?」別指望別人會將你從糟糕的生活中拯救出來。或許是因為失敗過、脆弱過,菲比的《倫敦生活》才會充滿了那些喪喪的、陰暗的時刻。

但是,她必須面對那些失敗與脆弱,並試著從中尋找出路。否則,《倫敦生活》不會出現,她也不會成為當下備受矚目的女性編劇之一,包括參與吳珊卓主演的那部《殺死伊芙》的編劇工作。菲比說,「在生而為女人的榮光之中,必定暗藏著一些陰暗的困難。」這句話對所有人通用。而你要做的,就是直面生活,想辦法對自己的脆弱負責。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編輯整理:yaoyaoRef:independent: Phoebe Waller-Bridge on Killing Eve, the return of Fleabag, and why misogyny can be invigoratingtheguardian: Phoebe Waller-Bridge: 『I felt strongly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as a slut『NYmag: The FleabagMystique

《視覺014:總想逃跑,卻還在這裡》已全線上市!掃碼直接買

奧黛麗·塔圖專訪 | 埃裏克·索斯專題報道 | 2025,34億名人的「失神時刻」 | 雅庫特往事 | 人偶愛好者 | 德尼羅京東 噹噹 亞馬遜 天貓及各地實體書店均可購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