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花钱养的男人和别人谈恋爱会是怎样的体验?

来自专栏手谈姬6 人赞了文章

最近手谈姬刷微博时刷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传言称《恋与制作人》要动画化了。

这是一位微博网友提供的爆料,包括两个对于《恋与制作人》玩家来说都是大新闻的消息。

消息一出,玩家们纷纷炸了锅:咋咋咋?2020年老子月卡还没用完呢......

随后《恋与制作人》相关发言微博做了紧急辟谣,明确表示绝对没有任何新项目,否定了有关恋与2的传闻。

但注意,这条微博中并没有否认动画化的传言。

换句话说,《恋与制作人》动画化的消息很可能是真的了......

作为一款极具人气的乙女向游戏,《恋与制作人》拥有大量的女性粉丝,并且为叠纸游戏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利润。

游戏动画化在业内早已是屡见不鲜,但少有游戏改编动画能达到口碑收入俱佳的程度。

本著以动画为游戏作宣传的想法去制作,却落得两头不讨好,游戏玩家骂不够还原、动画玩家骂制作水准低的现象十分常见。

精灵宝可梦是游戏动画化作品中成功的代表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游戏和动画即使可以给人相同的感官体验(人物形象、配音等),也很难将二者带来的实际感受统一起来。

游戏注重互动,优秀的剧情只是辅佐玩家体验游戏流程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玩家通过操作可以代入游戏中的角色,并且影响剧情走向。

而对于动画来说,观众完全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这对剧情设计、人物关系处理上要求极高,否则很难使观众有沉浸式的体验。

在将游戏性移除后,改编的动画如果不能讲剧情的分支理顺,便会造成逻辑混乱;

如果想一口气把所有剧情都排在统一的时间线上来讲述,又难免沦为流水账形势。

而《恋与制作人》的改编动画的难度正是在这个点:如果剧情偏向四个男主其中一人,必然引起其他三家的不满;如果整个篇幅均分给四个男的,又势必会把剧情拉扯得稀碎......

乙女游戏改编动画早有先例,《魔鬼恋人》《金色琴弦》等作品都为游戏反向带来不少人气,也正因如此,《恋与制作人》的动画化更应该慎重的考虑。

毕竟这个游戏靠得主要还是四家「夫人」们养著,动画不管偏心哪个角色都会招惹到其他家的不满。

更有甚者,根本就不愿意接受动画化的消息。

本身这游戏的极大部分玩家都是以代入女主的身份与其中四个男的谈恋爱,自诩为「x夫人」的妹子很常见。

光游戏里女主有自己的名字已经被诟病许久,更别说动画化后女主将会有独立配音和完整的人物形象。

许多玩家这样表示:「我花钱是代入自己和喜欢的角色谈恋爱的,不是花钱来看别人谈恋爱的」。

也有一部分玩家觉得「能看到喜欢的角色动起来真是太好了」,欣然接受动画化的消息。

「老公友情出演一部电视剧,但终究还是老公啊」

当然,在官方正式公布动画化消息之前,谁也不能下结论说如何如何,对动画的猜测也仅限于玩家自发的讨论。

再说了,哪怕动画化质量一般般,也比真人化强太多了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