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很多內容純屬猜測,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故事是從昨天我看到著名的電動汽車媒體@42號車庫的採訪理想ONE創始人@李想開始的

李想這裡介紹ONE是用永磁電機,這樣就克服了交流非同步電機暈車的問題

說實話,看到這裡我比較傻眼,李想是業內人士,肯定知道電動車暈車不是因為電機是交流非同步電機或者是永磁同步電機的區別導致的。但是他為何要這麼說呢。

首先我先來解釋一下有些人開電動車為何會暈車。原因有以下幾點:

1,有些電動車加速太快,比如特斯拉,蔚來ES8,因為電機反應直接,加速非常快,所以如果暴力駕駛,比如一腳油門到底,那乘客肯定會感覺不舒服或者害怕,但是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加速快的燃油車上。

2,電動車都有動能回收,就是鬆開油門車輛會馬上減速同時回收動能給電池充電,很多不瞭解電動車的駕駛員新開會不適應,同樣坐車的人也會不適應,但是對於車主的話,只要習慣幾天後都會適應這種方式,很多車主會喜歡因為這樣日常行駛會很少踩剎車。

如果真的不習慣的車主,可以把這個功能調小或者關掉。這樣基本和普通汽油車沒有多大區別。

以上是電動車為何容易暈車的解釋,其實李想在之前也有解釋過第一點

?李想自己本身就有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這兩個車都是交流非同步電機,而且根據他的發聵來說,從來沒有提到過會暈車的問題,他很早之前還發了一個長微博對MODEL X的評價。

?

?

文章很長,我只截取了他吐槽的地方,這裡沒有說這個車會暈車吧,而且翻遍李想的微博,從來沒有說MODEL X或者MODEL S會暈車的。

所以李想為何在採訪中特意說這個暈車問題呢,我細思之下,還是有點極恐的。我的推測是和蔚來汽車有關的,這裡我從一開始說起:

眾所周知,李想也是蔚來汽車的聯合創始人,一開始持有1.7%的股份

蔚來汽車創始人團隊

但是之後李想也成立了理想智造,只不過一開始選錯了方向,SEV是一輛小型代步電動車,但是造到一半發現國家政策不支持,所以只好中途放棄,

?

SEV項目的失敗讓理想智造變得非常被動,寶貴的時間浪費了,新能源補貼在下降。李想微博上顯示,放棄SEV項目是2018年7月3日。

但是同時蔚來在2018年非常出色,ES8做為一個國產品牌,居然在50萬左右的價位交付了11348臺

ES8從2018年6月份開始交付,大規模交付是7月份開始,現在網上對蔚來的輿論簡直是人人喊打,但是在2018年10月份之前的口碑一直還可以,雖然有抱怨軟體不行和續航問題,但是大家對硬體普遍表示非常滿意,很多擁有特斯拉MODEL X的車主開了ES8後評價非常不錯,有代表性的評測如下:

1,小特叔叔,著名的特斯拉吹,公司旗下的小特地圖,是最受歡迎的特斯拉第三方出行工具。

評測鏈接如下:作為一名特斯拉吹,我怎麼看「蔚來 ES8」?| 真車體驗報告

這篇文章寫的很真實,和我的感受類似,我在幾年前推薦我的朋友買了特斯拉MODEL S,我現在提了ES8一個月,感覺和文章中的差不多。他文章中唯一的錯誤是續航測試有問題,當然這個問題我發現不是他故意造成了,而是他根據ES8儀錶盤上的瞬時油耗不準確所導致,所以不是他的問題。

下面是他對ES8駕乘方面的感受

駕乘體驗:副駕駛位的老婆終於不嘮叨了

之前開特斯拉出門,坐在副駕駛的老婆一上車就會開啟吐槽模式:

「別開那麼快,頭暈了!」

「你這急剎車猛加速的,開賽車呢?」

「哎喲喂,午飯都要震出來了。」(過減速帶)

……

沒錯,特斯拉對乘客就是這麼不友好。(但對駕駛員友好啊!)

所以,每次和家人一起出門,我都要假裝自己是一名「佛系車主」。

但是坐上蔚來的副駕駛之後,老婆變安靜了——

蔚來的「空氣懸掛」調教得很軟,在過減速帶時沒有不適感;

哪怕是「暴力駕駛」狀態下,乘客都不會覺得很暈(還可以淡定地刷手機);

前排採用了雙層玻璃,隔音效果很好,就算在高速行駛中也聽不到什麼胎噪和風噪;(但因為很安靜,車內的電機聲也會明顯一點。)

把前排座椅放平,配上腳凳,坐起來很舒服,甚至還有按摩功能。

乘客都表示很滿意。

那駕駛員呢?駕駛體驗如何?

在開著它的時候,我總感覺自己像開轎車,而不是一臺寬 2 米、重 2.5 噸的七座 SUV。

因為它幾乎所有的操作都給我很輕的感覺。

方向盤非常輕(即便是在運動模式),我個人有點不適應,總感覺打方向的時候很難把握力度。(當然,這些開久了就會習慣。)

百公里加速 4.4 秒,在提速方面不遜色於 Model X 75D。

但不知道為什麼,在踩下電門和真正提速之間,有約 0. 5 秒的延時,不像特斯拉,隨踩隨到的動力。總體來說,特斯拉開起來還是更帶感些,哪怕是拿與蔚來同價位的 Model 3 來比較。

不過舒適和性能本來就難以兼得,蔚來已經做得不錯了。

他的總結是:

蔚來的用料確實很紮實,基本上都是好東西。就硬體上來說,它對得起 30-40 多萬的補貼後價格

如果你之前是一位汽油車車主,具備全車 OTA 更新能力的蔚來 ES8 也能跟特斯拉一樣,給你帶來顛覆式的體驗。但是,在軟體、配套等方面,它跟初期的特斯拉一樣,還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完美。

從我體驗到的蔚來 ES8 來看,這場比賽的入場券,蔚來已經拿到了。

從這個文章中可以看出,小特叔叔對ES8的評價是正面大於負面,而且很不錯。他還說了,蔚來對乘客來說很舒服,不暈車。

2,另外一篇文章@電動星球蟹老闆,著名的電動汽車車評人,鏈接如下:

車主三哥:蔚來請不起我當託,2小時7000字細數蔚來ES8的好與不好

賓利車主購買ES8評價

這篇文章是採訪錄,採訪一個很有錢的愛好汽車的車主---三哥,他不僅是最早一批特斯拉車主,自己還有輛幾百萬的賓利添越,他對ES8的評價是非常高的,硬體水平幾乎無敵了,軟體是很不完善的。大致摘要如下:

在我們看來,蔚來 ES8 的軟體系統,還是個工程板的。包括顯示界面,畢業設計的感覺,也就是沒有任何設計。

蟹老闆:剛才從你的言論看,感覺你對這輛車的硬體是非常滿意的。對嗎?

三哥:它這個車,是一臺你能開得很愉悅的車,我可以這麼說。

蟹老闆:但愉悅,可能不是對一般人吧,是對你這種(玩車的)?

三哥:不是不是,它這種愉悅,就是你開起來既舒適,而且操控又非常好。我知道這個有點矛盾。一般來說,你要舒適,懸掛很軟,底盤很低。舒適和操控總是分道揚鑣的。但這個車,很奇怪地把這兩個東西做到一起了。

三哥:提車當天,我帶了很多人,包括新出行編輯和鑽粉羣的車友一起去試車。一路上,Model S、Model X、賓利添越、ES8 這樣換著來開。他們都感覺,簡直不是這個級別能做出來的靜謐性。我也說,ES8 是專門為舒適性去做的車,是很有溫度的一臺車,能照顧到車上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車。特斯拉像是一個冰冷的科技玩具。除了駕駛的人很爽很爽之外,其他人都好暈好暈的感覺。

說實話,這篇文章中對ES8描述太好了,我的實際體驗是低速時噪音這塊稍差,因為電機聲音感覺稍大,但是速度快了後聲音反而變小了。但是總體來說,我同意三哥的觀點,這是一輛舒適又運動又豪華的車。


所以在2018年10月份之前,蔚來ES8的輿論方面基本是好的,大家覺得這個車硬體超級好,軟體不好,但是總體是滿意的。

但是輿論的轉變是從38號在2018年9月25日發布的ES8評測文章開始的:

帶你全面瞭解真實的蔚來ES8(文字版)

節選:

?

就是說,行駛過程中,尤其是運動模式,當你把加速踏板瞬間踩到底之後,車輛的加速過程會給人帶來極大的暈眩感。經過實際體驗,我身邊已經有兩位數的朋友在體驗過ES8的運動模式中途急加速之後表現出了巨大的身體不適,頭暈、噁心、當場嘔吐都是存在的,被放倒率90%,絕不誇張。甚至我覺得這個模式改名叫「減肥模式」更貼切,喫飯之前開一次,喫不下飯了;喫飯之後開一次,剛喫的飯全吐了。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有些人認為是不是因為電機本身動力響應快造成的不適呢?恰恰相反,不是因為快,而是因為慢,或者更準確的定義是:先慢再突然地快。就是在你踩下加速踏板之後,車輛並非馬上釋放動力,而是先以比較輕微的節奏加速半秒,之後瞬間突然達到動力峯值把車推出去。

從上述機械素質方面的測評結果,對此我可以武斷地定義:蔚來ES8在駕駛性方面的完成度低於目前市面上幾乎一切車型,別管電動車還是燃油車,或者可以說是沒調教匹配完就匆匆上市了,是一臺半成品。

此文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總結如下,38號評測ES8是一輛急加速開起來很暈的車,半成品。

你可以對比此文和之前車主的評價,是不是截然不同,當然38說的並非是完全沒有任何根據,因為ES8的動力如果你一瞬間油門到底,動力的確會在半秒後爆發,前面兩個車主也說了這個事情。但是汽油車的相應一般會更慢,也沒有聽說因為油門相應慢會讓人暈眩。

對於暈這個問題,因為電動車都是有加速快和動能回收這個功能,所以很多第一次暴力的開ES8的朋友有些的確會不適應,但是這個本身不是ES8的問題,而是加速猛的車的特性。比如開高性能版的特斯拉同樣也會頭暈,而且開加速猛的汽油車也會頭暈。

?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因為在前庭平衡系統感知到的運動和定向信息,與大腦內記憶的運動模式不一致,大腦會感受到這一衝突,神經紊亂從而誘發暈車的生理反應。

如果你很少感受過這麼快的加速度,初始體驗有些人就會感覺暈。不光是加速快會暈,剎車猛也會暈。很多人一開始玩加速快的遊戲比如海盜船,過山車也會很不舒服。但是人體有適應能力,多玩幾次加速就不會暈了。

其實就38號這篇評測而言,他說的東西大部分都有一點點事實的依據,但是很明顯的是,他大大誇大了缺點而故意把優點不說,比如車輛的舒適性一點也不談,日常駕駛的操控表現,動力表現,這些最關鍵的東西他要麼不談,要麼說的很少,而這些都是ES8非常優秀的地方。

我提ES8 6座版是2019年3月份,軟體版本1.22,沒有死機過,基本沒有BUG,車輛無論是操控還是舒適性都非常棒,對比我的雷克薩斯ES300H和賓士標軸E200,ES8綜合素質高很多。

當然我相信,在38號測試的時候,軟體問題是嚴重的,因為上面兩個車主也反應了軟體的問題,但是他們對硬體的感受是和我差不多的。

一輛車如果打分的話,硬體佔比85%,車機軟體佔比15%,那如果硬體可以打90分,軟體哪怕0分,綜合得分是不是應該80分左右。

我的ES300H從來沒有死過機,因為幾乎沒有軟體,黑白屏,當然用之前的標準來衡量2018年上市的ES8是不對的,但是死機對於最初版本的車機軟體來說也是很正常的,比如特斯拉也經常會死機,但是OTA可以慢慢修正,現在我的版本沒有死過機,軟體也穩定也很好用。

我開了18W公里的ES300H

?

38號明顯是有黑ES8,他在微博上有發表過這樣的評論:

?

我是不清楚他作為一個車評人為何會發表這樣的一個荒唐的觀點:「蔚來ES8很可能是江淮汽車有史以來生產過的最爛的車」,不要說一個專業車評人了,哪怕我10歲的兒子,把江淮的一款車和ES8放在一起也可以知道哪個好。這個不是黑是啥??

但是他的這個文章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這裡最奇怪的是,李想作為蔚來汽車的聯合創始人,轉發了此文並肯定了文章的說法

?

李想肯定開過ES8,而同意這個文章的傾向和觀點,我覺得是很有問題的。明明是一輛80分的車,而評測文章只有40分還贊同了觀點,你說是不是很奇怪。

但是李想是微博大V,有147萬粉絲而且在汽車界非常有影響力,他的轉發和評論當然大大增加了這個文章的破壞力。

蔚來ES8的輿論口碑轉折點就是這裡開始的。

而且巧合的是,38號李天揚貌似和理想智造的關係還不錯,38號也內部預定了ONE,而且是101號。

當然我沒有懷疑38號抹黑ES8的文章和李想有關係,首先沒有證據,第二,38號作為著名車評人有內部預約號也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從動機的方向考慮的話,倒的確是有可能的,ES8和ONE同樣都是大7座,價格也比較接近,而且關鍵是2018年ES8的銷量很好,當時口碑也不錯,唯一的問題是軟體和續航,但是軟體是可以更新的,續航問題蔚來的加電服務很好的彌補了缺陷。

如果ES8銷量繼續突飛猛進,對2019年底上市的理想ONE來說,失敗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李想對ONE的最大賣點就是:沒有里程焦慮,而這個恰恰就是ES8的目前的唯一缺點。

所以我的分析就是,李想利用了38號這個評測文章的機會,在輿論上給ES8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更巧的是,之後ES8各種黑的文章越來越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長安街上停車升級和去大興安嶺柴油發電,這兩個文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黑的,但是對於不瞭解電動汽車的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破壞力的。

當然對ES8銷量更大打擊是MODEL 3的大降價,但是輿論環境的惡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我再次重申,我覺得李想只是利用了這次機會,而不是主動去幹這個事情,抹黑蔚來的人各種各樣都有,上次我看到一個做平行進口車的人就在黑蔚來

?

大定不退是最正常的合同規定,下大定就意味著給你安排生產了,這個都要黑是不是太雷人了,而這個朋友直接罵蔚來是騙子。不過很顯然,平行進口車最大的生意就是豪華大尺寸SUV,而這個市場剛好是和蔚來ES8是有競爭關係的,所以從利益的角度來說,黑一下也可以理解。

在我看來,蔚來是個非常好的公司,首先造出來的ES8非常棒,開起來坐起來都很好,我自己有充電樁基本上1毛錢一公里的費用。

唯一的缺點是續航稍短,但是有加電服務去外地沒有大問題。比如幾天前我愛人和她的閨蜜去200KM外的上海就開著我ES8去,她的閨蜜的特斯拉MODEL S是幾年前我推薦購買的,但是她去上海從來不開她的MODEL S,因為充電很麻煩,而開ES8去沒有任何問題,晚上睡一覺讓叫加電服務,早上起來電就滿了。

昨天我和朋友去上海車展,到了停車場就叫加電服務,逛了3個小時後電早就充滿了,馬上再回紹興,一點問題都沒有。

?

其實說蔚來的車好不好,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車主,根據我的瞭解來看,絕大部分車主對蔚來是相當熱愛的,現在蔚來有展會志願者的活動,報名非常踴躍,名額居然瞬間沒有了,這個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僅僅提供午飯,交通和住宿都是自費,有好多車主志願者甚至從外省飛過來。

為何蔚來的車主會如此熱心,一來的確是車好服務好,二來,網路上黑的太多,很多車主實在看不過去,所以用行動自發支持蔚來,有些車主天天在各大論壇微博知乎懟黑子。

?

?

所以總結一下,蔚來汽車無論是車本身的素質,售後服務,加電服務,都是非常非常優秀的,而且可以續航升級,換電等獨門絕技,按道理的話,這個車企應該是被熱捧的,但是現實中的輿論卻恰恰相反,我隨便一看各種論壇微博,只要是關於蔚來的帖子,很多評論都是謾罵。

?

說實話,作為ES8的車主,被黑成這樣我也是非常氣憤的,李斌自己投入了1.5億美金在蔚來汽車,ES8和ES6毫無疑問都是非常優秀的,和同級別燃油車比毫不遜色。

上個禮拜我還特意在同一路段對比試駕了奧迪Q7,我發現Q7隻是底盤感覺更高級一點,低速靜音稍好一點,但是動力表現差ES8太多,操控感覺ES8也不遜於Q7,所以感覺還是ES8開起來愉快的多,我上次在APP裏也發現過車主有類似的情況,

?

說實話,作為中國品牌,李斌和蔚來造了這麼高水準的車,我作為中國人還是很自豪的。按道理,哪怕捧一下也不為過,但是現在網上的輿論就是一邊倒的喊打喊殺,騙子,騙補車,智商檢測機·····

而且說蔚來不好的人還真的不全都是車黑,我的一個開保時捷的好朋友他聽說我買蔚來覺得很奇怪,但是當他開了車之後才發現真的很好,這說明輿論的殺傷力有多大。這真的有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感覺。

有時候我會想起歷史上的袁崇煥,明明是抗金英雄,被污衊成反賊,在北京菜市口被凌遲的時候,下面的老百姓不是同情而是污衊和謾罵,並爭相食其肉!

當然話又說回來,我們現代中國的版圖主要是清朝時奠定的,明朝實際控制地區很少,現在的新疆西藏蒙古東北都不是明朝實際控制區域。看來袁督師的死還是曲線救國????

?


總結一下,蔚來是個好公司,ES8是輛好車,用戶也很喜愛,但是輿論卻恰恰相反,不得不說,黑蔚來的勢力這次取得了勝利。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一個道理,被黑的企業並非因為他不行,恰恰相反,因為他厲害而威脅到別人所以會被黑。

當然還原到個人,並非有證據表明38號是因為利益驅動而去黑ES8,因為人性非常複雜,他有可能的確是利益驅動,也有可能就是不喜歡ES8,也有可能就是不喜歡蔚來不喜歡李斌,反正我個人喜歡無罪推論,沒有充分證據前,我不下任何結論。

但是對於38號的車評和其長久以來的觀點,他雖然叫做38號美系性能控,但是我發現他主要還是喜歡日系。

日本車好不好,我覺得可靠性是非常好的,我家裡的豐田老花冠給老爸用了10年,我的ES300H也開了6年18萬公里,但是這兩輛車的駕駛感覺是不好的,舒適性OK。而我愛人的賓士E200標軸無論是舒適性還是駕駛感受都很不錯。ES8就更不用說了。

可靠性是日系的優點,比如豐田就喜歡用成熟的零部件,但是底盤的規格一般偏低,所以舒適可以,操控感受就偏弱些。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可靠性很多時候是大於操控性的,所以豐田這樣做問題也不大,何況利潤更高,所以每年豐田都是全球車企利潤第一。

對於大家評價日系缺乏安全性,這個倒是不正確的,在同一時期推出的新一代車型,日系德系美系安全性都差不多。

38號他對電動車是有偏見的,在特拉斯MODEL 3的評價中,他說這個車開了讓他很感動,他也讓他朋友去開,他朋友們說這是他們開過的有史以來最像燃油車的電動車。 說實話,我聽到這個是非常無語的,MODEL 3的動力表現幾乎無可挑剔,但是在他們眼裡居然只和汽油車差不多。不要說MODEL 3 3.5秒高性能版的動力,即便我的ES8,日常駕駛中很少有燃油車可以媲美其動力感受。

總結一下,38號喜歡日系車,不喜歡大眾,更不喜歡電動。而且我覺得他總是落後於時代,他最早是支持自然吸氣反對渦輪增壓,現在是支持日系混動反對電動;巧合的是,之前日系也主要是走自然吸氣,後來轉向混動,而且現在在純電動領域,日系基本上沒啥產品。

當然我還是那句話,沒有證據前,我從來不會下結論。


說完38號,再說李想,我覺得他應該不會主動去組織黑蔚來,但是他公開場閤中說的關於暈車的自相矛盾的解釋和主動轉發38號的文章並肯定,我覺得是不妥當的。可能有人會說他也是蔚來股東,但是一來他是小股東,二來在蔚來上的投資他肯定不會虧損,現在已經上市並解禁了。

而且李想本來也是控制輿論方面的大師,作為汽車之家的創始人,他在這方面的功力無人能及。10年前日系車在中國的銷量被大眾超越就是最經典的案例.

在10多年前,中國還是日系車的天下,我記得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路面上都是日本車,所以我當時也買了豐田花冠。2006年,日系車佔國產轎車的25.69%,德系不到15%

?

?

?

?

從圖中可以看到,2014年,德系佔到20%,日系萎縮到15.7%,而這10年間,汽車之家功不可沒,大眾神車,日本車皮薄危險,這種言論到現在還深入人心。

但是事實上,大眾也沒有這麼神,駕駛感受不錯,但之前雙離合變速箱容易故障(現在應該沒有了),我的高爾夫就換了一臺(當然是保修期內),日本車安全性也沒有那麼差,同時代推出的新車型碰撞測試比大眾老車型高的比比皆是。

李想作為汽車之家的老大,當然知道輿論的重要性。所以理想ONE項目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他利用輿論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他的行為我還是可以理解的,理想智造是他用自己去命名的品牌,初始方向走錯,並且融資較少(只有60億人民幣,比蔚來的40億美金差多了),說實話今年開始電動車的競爭殘酷無比,所以他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努力一下也是可以的理解的,造車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艱難的事情,大家也都很不容易。

人的絕境中做的來的行為可以無法想像,上次看過一篇文章,一羣人在火災中窒息而死,臨死前為了呼吸居然自己用手指戳破自己的喉嚨。

而且事實上,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主要還是看李想給我們造的車,就目前發布的內容來看,理想ONE是非常有產品力的車型,舒適性肯定沒有問題,可以加油也避免了續航的問題,4屏交互副駕駛會很愉快(雖然對主駕駛還是有不安全),6.5秒的動力日常使用也是足夠。總體來說,非常有競爭力的車型,我的微博裏也有評測。weibo.com/tv/v/HpMNFfrZ

而且大家顧慮的一些問題,比如高速動力啥的,其實60KW的增程器功率夠用,一般高速巡航功率30KW左右,只有在低電量長時間很激烈駕駛的情況下比如下賽道才會不夠,但是日常使用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總體來說,32.8W的理想ONE看上去是一款非常有產品力的車型。

?

我去年在買ES8之前其實有猶豫過,到底是ES8還是理想ONE,因為我很早就非常看好增程式電動車,但是去年10月理想one發布後,我最終還是選擇ES8,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的,ONE各方面感覺都不錯,但是對於底盤懸掛操控方面沒有說起,那肯定這方面就是軟肋。另外ES8賣了1萬量,沒有說有啥硬體上的問題,而理想ONE大規模交付至少也要1年後了,質量到底怎麼樣還不清楚。

事實我的判斷應該也是正確的,現在的消息是ONE前懸是麥弗遜,整車是舒適性取向,操控應該不是強項。當然我不覺得ONE開起來會很不爽,畢竟6.5秒的電動車加速性是在的,其實開起來好不好,動力還是很主要的感受。

所以對比我的ES8,ES8唯一的弱點是4屏交互,但是我屬於那種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副駕有屏幕開車也會分心不是嘛??,不過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有屏幕的確會分心,即便在副駕,至少不能發出聲音,用耳機代替。

我這裡把兩個車的優點缺點都說一下:

ONE優點(因為沒有上市,只能根據發布內容):舒適性好,4屏交互好,動力OK,價格便宜,無里程焦慮。

缺點:操控可能表現一般;低電量無法長時間激烈駕駛(基本不影響日常駕駛);動力系統較複雜,可靠性存疑;

ES8優點:操控性駕駛感舒適性都好,動力非常好,NOMI比較可愛。品牌高級感好,服務好。

缺點:續航稍短,但是加電服務可以很大程度彌補。

總體現在看來,我對自己的選擇沒有問題,而且蔚來的品牌感非常棒,我愛人和我朋友們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品牌。這些是從我帶他們去蔚來中心和上海車展後體驗到的感受。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增程混動,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在我眼裡,增程混動是要好於插電混動的,因為動力表現來說,ONE在純電的情況下都是6.5秒加速,而插電混動比如唐4.4秒需要發動機介入,在純電下只有9秒左右,所以日常純電駕駛動力肯定是ONE好的多。

對於增程混動和純電,我覺得首先需要把蔚來和特斯拉這兩家和一般的電動車公司分開,因為這兩家都有較完善的加電或補能網路,和一般的電動車比,目前ONE是不需要考慮續航的問題,非常有優勢。

但是如果和蔚來或者特斯拉比,特斯拉首先續航很長,基本上也續航問題也不大,蔚來有加電服務在有規劃的前提下,長途出行也沒啥問題,就如我上面說的去上海玩,加電服務讓你沒有任何續航問題。

當然,如果是要去西藏或者新疆,那目前ONE還是最合適的,或者你就住的那個地方非常寒冷,或者沒有充電樁,那ONE肯定是更合適。

當然對於我來說,我用車比較猛,ONE的130公里續航在70%的情況下夠了,30%還是需要加油。而我的ES8 在90%情況下夠了,10%我可以用加電服務來解決。我在浙江,去西藏一般是飛到四川後租車。

如果沒有充電樁,ES8在蔚來有服務的地方可以用包月加電服務,ONE可以加油,總體適用性還是ONE更好一點。

所以總體來說,ONE和ES8都是非常好的車型。只是ONE還沒有交付,需要交付後才能準確評價。

但是他們的產品力,無論如何比這個級別的合資汽車製造商都要高出一大截。

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最重要的表現,長年來自主品牌都在被合資品牌壓得喘不過氣,因為發動機也好,變速箱也好,這塊就是合資品牌的強項。但是在電動汽車這塊,除了特斯拉,我們中國非常有優勢,比絕大部分的合資品牌在三電領域有優勢。

所以我覺得像蔚來,理想,威馬,小鵬等這些新造車企業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有利的,他們的出現不光是給我們提供這些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也慢慢讓合資品牌更有競爭力,否則就是被淘汰了。

最終收益的,就是我們消費者。

我只是覺得大家需要多一點明爭,少一點暗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