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發生在石亭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爲陸遜、朱桓、曹休和賈逵。原文如下:

卻說陸遜喚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萬軍,從石亭山路抄到曹休寨後,放火爲號;吾親率大軍從中路而進:可擒曹休也。”當日黃昏,二將受計引兵而進。二更時分,朱桓引一軍正抄到魏寨後,迎着張普伏兵。普不知是吳兵,徑來問時,被朱桓一刀斬於馬下。魏兵便走。桓令後軍放火。全琮引一軍抄到魏寨後,正撞在薛喬陣裏,就那裏大殺一陣。薛喬敗走,魏兵大損,奔回本寨。後面朱桓、全琮兩路殺來。

曹休寨中大亂,自相沖擊。休慌上馬,望夾石道奔走。徐盛引大隊軍馬,從正路殺來。魏兵死者不可勝數,逃命者盡棄衣甲。曹休大驚,在夾石道中奮力奔走。忽見一彪軍從小路衝出,爲首大將,乃賈逵也。休驚慌少息,自愧曰:“吾不用公言,果遭此敗!”逵曰:“都督可速出此道:若被吳兵以木石塞斷,吾等皆危矣!”於是曹休驟馬而行,賈逵斷後。逵於林木盛茂處,及險峻小徑,多設旌旗以爲疑兵。及至徐盛趕到,見山坡下閃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趕,收兵而回。因此救了曹休。司馬懿聽知休敗,亦引兵退去。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鄱陽太守周魴向曹魏揚州大都督曹休詐降,曹休深信不疑。建威將軍賈逵對此提出異議,曹休大怒,差點將其處死。隨後,曹休率領曹軍進入石亭地區。早已在此嚴陣以待的東吳大軍在陸遜的指揮下發動猛攻,令曹軍傷亡慘重,曹休也命在旦夕。幸好賈逵及時趕到,殺出重圍,救了曹休的命。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不計其數”, 意爲沒辦法計算數目,形容極多。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雜識別集下·襄陽始末》中的“火炮、藥箭射死北兵及墜水者,不計其數。”

小說描述的這場石亭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起因也的確是因爲東吳鄱陽太守周魴的詐降而引發的。據《三國志·周魴傳》載,爲了殲滅曹軍,周魴向孫權提出建議,以親信攜帶寫給曹休的詐降信前往合肥誘騙曹休,將曹軍誘入吳軍的包圍圈中予以殲滅。孫權採納了周魴的建議,周魴隨即派遣親信董岑、邵南祕密北上合肥見到曹休,並讓二人隨身攜帶自己的七封親筆信。周魴在信中建議曹休派兵南下,自己則率部進至歷口地區,等待曹休大軍接應。

曹休對於周魴的投誠半信半疑,派人祕密前往東吳調查。孫權對此早有預料,與周魴密切配合,終於騙過了曹休。之後,曹休親率十萬大軍來到石亭地區,遭到東吳大軍的合圍,損失非常慘重。《三國志·陸遜傳》稱:“遜自爲中部,令朱桓、全琮爲左右翼,三道俱進,果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如果不是賈逵及時趕到,曹休也勢必死於這場戰鬥當中。這也是三國時期魏吳交鋒史上最爲慘痛的失利之一。

不過,曹休在這場戰事失利後並沒有進行深刻檢討,而是將責任都推給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賈逵。《三國志·賈逵傳》載,石亭之戰結束後,曹休羞愧難當,不僅當面指責賈逵行軍速度緩慢,造成自己被圍石亭,險些全軍覆沒,同時還多次上奏魏明帝曹睿,要求朝廷將賈逵治罪。賈逵也不甘示弱,上表辯解。魏明帝曹睿雖然知道這是曹休爲自己的慘敗尋找藉口,賈逵並無過失,但礙於曹休是曹氏宗室,便進行追究。戰後不久,曹休難以接受失敗的恥辱,後背毒瘡發作而亡。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