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哥語】

  就在昨天,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迎來了新一輪的調整。根據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發佈的聯合通知:工況續航里程低於25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將直接“斷奶”;工況續航里程在250-400公里(不包含400)之間的的純電動車補貼基數爲1.8萬元;工況續航里程大於、等於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補貼基數爲2.5萬元。毫無疑問,如果你的車輛續航已經不足250公里,那必然妥妥的處在純電動汽車鄙視鏈的最底端。

  當然,即便是你已經看中的車輛續航里程超過250公里,也不代表着你就可以享受1.8萬元的財政補貼,因爲在1.8萬的補貼基數之上,還有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和車輛能耗調整係數兩個參數。鑑於這兩個參數概念繁瑣、計算複雜,Man哥就不在文章裏多做敘述,如果想了解這兩個參數的詳細說明,請直接將文章下拉至最底部。

  按照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本次調整按照技術上先進、質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則,適當提高了技術指標門檻,旨在加大補貼退坡力度,分階段釋放壓力。2019年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這一退坡比例與當前整車綜合成本下降的比例基本適應。”從財政部公佈的《關於進一步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解讀 》中可以看出,此次補貼調整將進一步解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補貼依賴症”,改善使用環節投入不足、充電等配套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消除地方保護,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安全發展。

  不斷以補貼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向好發展的同時,我國政府也在適當減緩企業壓力。與之前的“運營車輛申請補貼清算需滿足2萬公里行駛里程”相比,新政策規定:從2019年開始對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後即預撥一部分資金,滿足2萬公里後再予以清算。

  爲了給相關產業鏈產業提供相應的準備時間,四部委特別設置了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爲過渡期,過渡期後,地方將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爲用於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如地方繼續給予購置補貼的,中央將對相關財政補貼作相應扣減。

  在新版補貼政策的影響下,比亞迪、北汽藍谷、寧德時代等純電動汽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股價均有較小幅度的下滑。今日,比亞迪收盤價格爲54.71元,下滑0.98%;北汽藍谷收盤價格爲8.53元,下滑2.51%;寧德時代收盤價格爲83.41元,下滑2.22%。此外,受運營車輛補貼節點有所調整的影響,宇通客車、金龍汽車、安凱客車的股價也同樣有所下滑。與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相比,特銳德、動力源、奧特迅等充電樁上市企業股價均有所上漲。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爲,2019年新政策是重大的企業資金鍊利好。此次補貼政策理性的持續大幅降低補貼,且補貼資金及時明確發放的規則,讓企業設計好產品推進、市場推廣、資金匹配等,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國家補貼政策持續大力度退出的情況下,針對新能源車的充電樁等支持性政策應該改善,使用環節的支持政策也應該更務實的落地。

  根據工信部網站在此之前公佈的最新一期《關於2016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覈情況的公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累計補貼金額已近千億元。已有超70萬輛新能源汽車獲得中央補貼。業內分析認爲,如果將2017年的77萬輛新能源汽車和2018年的125.6萬輛新能源汽車,以及數年以來的地方政府補貼考慮在內,我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累計補貼金額已超過千億元。

  附:

  車輛能耗調整係數計算方法。根據工信部給出的公式“整備質量≤1000kg時,能耗基準值=0.0126×整備質量+0.45;10001600kg時,能耗基準值=0.0045×整備質量+12.33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計算方法。根據2019年的補貼政策: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125Wh/kg,125(含)-140Wh/kg的車型按0.8倍補貼,140(含)-160Wh/kg的車型按0.9倍補貼,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按1倍補貼。由此,可以得出蔚來ES8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爲0.8倍。

  本文爲中新汽車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作者及出處,謝絕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爲視頻、音頻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