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首批新設立的合資券商出爐!

在今日的證監會新聞發佈上,證監會覈准設立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隨着這兩家機構申請的批覆,在未考慮 CEPA 框架券商的情況,合資控股券商的數量達到有3家。

證監會表示,將繼續堅定落實我國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積極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紮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對外開放的具體工作,繼續依法、合規、高效地做好合資證券公司設立或變更實際控制人審覈工作。

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支持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外資機構設立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等放開條件,讓業界重新審視合資券商進入後給行業帶來的變化和衝擊。

2家新設立合資券商獲批

證監會今日正式宣佈,覈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這意味着首批新設立的合資控股券商獲得準生證。

去年5月10日,摩根大通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建立一家持股比例爲51%的證券公司,並計劃未來數年內,在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00%。這是《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佈後的第三家外資申請。

2018年底,瑞銀宣佈增資瑞銀證券的相關股權收購交易完成,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瑞銀正式成爲首家增持合資證券公司股權以實現控股的外資金融機構。2018年5月8日野村證券正式向證監會提交申請材料。

隨着這兩家機構申請的批覆,在未考慮CEPA 框架券商的情況,合資控股券商的數量將提升至3家。

公開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其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達1.5萬億美元,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目前市值約3935億美元。其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個人銀行業務等。1987年開始在中國內地投資及開展投資銀行業務。

野村證券是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目前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有辦事機構。根據野村控股2017年報,該集團去年營收爲1.7兆日元,約合人民幣1000億元,淨利潤約爲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0億元。同時,野村證券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

摩根大通、野村控股最新迴應

剛剛,摩根大通和野村控股都給出了迴應。

摩根大通表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建立將有助於摩根大通進一步加強其中國在岸業務能力,更好地爲中國以及全球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摩根大通是債券資本市場與股票資本市場全球領先的承銷商,在跨境併購、全球市場研究、分析和交易執行等領域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爲政府部門、全球大型企業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歐冠昇表示,對於摩根大通和其衆多客戶而言,中國是全球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也是全球最爲激動人心的發展機遇之一。中國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亞太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不斷投入以及在此取得的成就,再次體現了摩根大通充分調動集團整體實力和資源,以支持中國發展的長期承諾。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樑治文表示,這是摩根大通在華長期業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控股證券公司的建立將進一步加強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業務能力,更好地支持我們的客戶和當地經濟的發展。

野村控股表示,野村將在相關部門辦理所需手續後,推進成立合資證券公司的各項籌備工作。

野村控股首席執行官永井浩二表示,這是我們拓展中國業務的重要一步。希望通過在中國擴大公司規模來支持中國與日本的經濟發展,同時穩步鞏固野村作爲深植於亞洲的全球性金融服務機構的地位。

新的合資公司在成立初期將以財富管理爲主營業務,憑藉野村通過面談進行財富規劃的諮詢優勢服務中國高淨值人羣。之後,在財富管理業務以外,合資證券公司將逐漸建立金融產品銷售渠道,以及拓展機構及其他業務,並最終發展成爲一家綜合性證券公司。

摩根大通美股率先零佣金 A股跟進?

爲了爭奪客戶,美國一些主流券商經紀公司紛紛收取越來越低的佣金以提高競爭力,摩根大通去年8月份在美國推出一款免佣金的投資APP“You Invest”,所有客戶第一年都可以獲得100個免費股票或ETF交易;擁有Chase Private Client賬戶(持倉至少有10萬美元)的客戶可獲得無限次免佣金服務。

如今證監會覈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A股會否跟進?引發市場聯想。

同時,這款APP還附帶免費或打折交易、複雜的投資組合構建工具。還提供摩根大通免費的股票研究。

摩根大通APP對於國內市場的影響,中泰證券副總裁黃華認爲,短期應該影響不大,因爲國內牌照的稀缺性,以及行業自律對佣金的要求,國內市場經紀業務短期出現零佣金的可能不大。

黃華表示,對於國內證券行業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研究過剩、研究成本過高的現象,不依賴標準化、通道業務是未來的趨勢和方向,未來券商傳統經紀業務更多將成爲流量入口,提供免費的服務,不再是盈利單元。對國內證券行業還有一點借鑑意義在於,要練好“內功”,前瞻性提前佈局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業務。

另外一位證券公司高管認爲,經紀業務的轉型可能有很多方向,從國外成熟經驗來看,財富管理是主要的發展方向,除了財富管理方向,也有成功的券商定位低價交易提供商,這主要是由各公司的發展戰略決定的。

不過,國內一位互聯網證券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目前業務主要覆蓋華人地區,影響相對較小;長期而言,對整個行業肯定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7家合資券商排隊待審

證監會的最新信息顯示,截至3月22日,共有17家合資證券公司正在排隊申請設立。

近年以來,國務院已先後兩次對包括證券業在內的金融業對外開放事宜提出要求,證券業的對外開放步伐正在加快。

在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框架下,先後已有華菁證券、申港證券、匯豐前海證券以及東亞前海證券4家合資券商先後獲批並已先後設立,目前華菁證券、申港證券已開始正式營業。

根據《落實CEPA補充協定十有關政策進一步擴大證券經營機構對外開放》的具體指引,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港資、澳資金融機構分別按照內地有關規定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各設立一家兩地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港資、澳資合併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內地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

不同於此前合資券商僅可獲得投行單一牌照,CEPA框架下的這些新設券商已可獲得4項牌照,開業一年後可申請全牌照。比如,方圓證券擬經營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承銷與保薦和證券資產管理。瀚華證券和華海證券的經營範圍則包括經紀、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資產管理。

特別是在今年4月28日《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佈,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辦法》和服務指南的要求,向證監會提交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者設立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隨後,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摩根大通等向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如今獲批,合資券商隊伍再進兩員“大將”。

狼來了?合資券商要克服“水土不服”

實際上,合資券商在國內已存在許久。從1995年首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成立至今已超過20年,但合資券商的發展並不順利,更有數家外資股東最終退出合資券商。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我國的合資券商已達14家。其中,根據CEPA補充協議設立的合資券商有匯豐前海、東亞前海、申港證券和華菁證券4家;另有中金公司、中銀國際、高盛高華、瑞銀證券、瑞信方正、中德證券、東方花旗、摩根士丹利華鑫、摩根大通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

從業績角度看,除中金公司等個別券商外,合資券商整體收入規模仍較小,發展情況也不一樣。營業收入方面,2017年數據顯示,體量大的如東方花旗,營業收入已到10億多,小的如剛成立不久的東亞前海、匯豐前海,則只有2000多萬元的營業收入。

業績增速方面,中金公司、中銀國際、瑞信方正、高盛高華等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均有所上漲。瑞信方正證券2017年營業收入2.67億元,較上年增長約49%。其中,投行業務取得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爲1.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4%。

從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來看,除了中金公司、中銀國際等規模較大的券商外,其他合資券商主要是投行業務。

合資券商新舊更替,如何在內地券商市場紮根存活並長期發展,成爲了合資券商目前最大的挑戰。

山西證券分析師劉麗指出,多數合資券商業務發展較爲緩慢,無論在規模還是營收上都難以進入國內券商前列,甚至面臨虧損。有些合資券商因爲外商缺少業務經營話語權,中外方股東之間的經營理念衝突、同業競爭、業務範圍受限等問題,甚至面臨外商撤資,例如蘇格蘭皇家銀行退出華英證券,摩根大通退出一創摩通。

“允許外資控股之後,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合資券商中的中方和外方股東都不願意放棄控股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野村證券認爲,這或許使得外國金融機構更傾向於設立新的股份制非銀行金融機構,國內券商市場競爭或加劇。東吳證券非銀分析師胡翔認爲,在股權層面合作,外資更多偏向國內某些大中型券商,中小券商受到的衝擊相對更多一些。

不過,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外資金融機構的經驗豐富,擁有成熟的國際經驗,無疑將加大券商行業的競爭力度,進一步提高外資券商的市場份額。同時,有利於合資券商的發展,爲國內券商帶來鮎魚效應,國內券商借機學習先進經驗,提升管理能力。

在外資“引進來”的同時,多家內資券商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目前已有至少7家券商獲批試點跨境業務,包括中信、海通、國泰君安、華泰、廣發、中金和招商等證券公司。

監管層鼓勵中資券商“走出去”,認爲證券公司應當抓住機遇,積極研究國際戰略和發展跨境業務,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實施“走出去”戰略的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