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說

每年這個時候

手足口病高發的消息

就會此起彼伏

然而還有另外一種病

和手足口病癥狀類似

也到了高發期

但常常被忽視

讓孩子多受很多罪

今天盟主就有請兒科權威專家

給你說透這兩種病

~

收好不謝

特邀專家/任獻青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常務委員等。擅長治療過敏性紫癜、紫癜性腎炎、小兒咳嗽、食積、發熱、厭食等兒科常見病。

手足口病

北京又到了手足口病高發期。

據市疾控報告,上個月本市共報告手足口病例347例,比2月報告的158例上升了119.62%。從今年前三個月的情況來看,全市共報告手足口病例786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3%。截至目前,本市共報告聚集疫情20起,涉及病例61人。

不光如此,多地都已發出警報。




任獻青說,每年4月~7月份都為手足口病高發期。大多數患病的孩子,經過一週後可以自愈,但重症患兒往往會出現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須引起家長的重視。

而馬上到來的五一假期,很多家庭都會帶孩子出遊,又增加了感染手足口病的風險。

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年年折騰,絕對成了知名度最高的兒科病。

但任獻青特別提醒大家,另外一種病也不能輕視。它就是皰疹性咽峽炎,現在門診上也開始同步進入高發期。

盟主搜了一下,發現每年這個時候,全國很多地方也都會對這種病發出預警,但盟主也是最近才知道這種病的厲害。

盟主的朋友大劉從事健康行業10年,在我們眼裡簡直就是半個醫生。可最近,他的寶貝兒子燒了4天,在社區醫院和一個市級醫院來回奔波,各種輸液,還是擋不住孩子反覆高燒。他簡直要發瘋了。

直到第4天,他找到任獻青,任獻青直接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網路圖片)

找到病症對症治療,當天孩子就退燒了,三天後又恢復了活蹦亂跳。

任獻青說,皰疹性咽峽炎雖然發病急,但只要對症治療,病情一般不會太急太重。

大劉說,任醫生壓舌看兒子咽部時,他都明顯看到白色的皰疹了,為啥以前的醫生都發現不了?

任獻青說,因為有時發病初期皰疹未出現,或者因為和手足口病的口腔皰疹搞混,所以這種病有時會被耽誤治療。

兩種高發病咋區分

如何能及時確診皰疹性咽頰炎呢?

任獻青說,和普通感冒發燒相比,皰疹性咽頰炎的感冒癥狀不明顯,發熱明顯。一般燒起來直接就是39—40攝氏度,不像普通感冒發燒是一個逐漸上升的過程。

其次患兒伴有吞嚥不適、咽痛表現,小小兒則表現為流涎增多、拒食。

這一點對皰疹性咽頰炎前期診斷非常非常重要。

而有的醫生稱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病的前期。

任獻青並不認同,他說,皰疹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則有的是柯薩奇病毒引發,有的是腸道病毒71型引發,並不完全相同。

而關於癥狀,手足口病是孩子的手部、足部、脣部、口腔內都會有皰疹,而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只在咽峽部位。

如何緩解這兩種病給孩子帶來的喫東西不適,曾有兒科醫生推薦:每天用兩個獼猴桃打汁加蜂蜜,給孩子服用。

高燒並不意味著要用抗生素

在沒被確診時,大劉的兒子在前兩家醫院反覆用上頭孢,可病情完全沒有緩解

任獻青說,那是因為對於這些病毒引發的疾病,如果沒有合併感染,抗生素完全沒有用。所以不管是手足口病還是皰疹性咽峽炎,大部分都不用抗生素。

而錯誤使用抗生素,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對於大劉的孩子,任獻青使用的是清熱解毒中成藥配合用於抗病毒的幹擾素。

那咱普通家長,如何初步判斷孩子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任獻青給出的方法是:測血象。

根據血象結果,任獻青給出了一個大致判斷感染源的方法:

病毒感染:白細胞正常甚至偏低,淋巴細胞偏高

細菌感染: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偏高

支原體感染:血象不高,或者中性粒細胞偏高,支原體抗體呈陽性

這裡有預防傳染病的根本方法

為啥媽媽們常常對手足口病等草木皆兵,因為它們都有潛伏期,而此階段已經具備傳染性。

任獻青,要注重患兒的個人衛生狀況,要經常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孩子洗手。

孩子的奶瓶、奶嘴、玩具使用前後要充分清洗。屋內要通風,被褥要勤曬洗,防止反覆交叉感染。

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可是,你能忍住五一不帶孩子出遊嗎?或者為了怕傳染,不讓孩子上學嗎?

這些估計很多人都做不到。

所以,任獻青說,關鍵還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看他給出的建議。

1、大量喝水。因為喝水可以加速體內循環,稀釋病毒在體內的濃度。

2、重在平時調理,關鍵時候才能顯示強大的抗病能力。

飲食方面: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的家庭一日三餐雞鴨魚肉,孩子每天零食不斷,睡覺前還喝很多奶。很多家長想著多喫好東西,孩子身體肯定棒,未想到欲速不達,孩子反而經常生病。中醫認為,「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體虛小兒的飲食要葷素搭配,不宜過飽,切忌盲目補充高熱量的蛋白粉等物質。食療方面:經常大便乾結的孩子應多喫蘿蔔、白菜等。可用白蘿蔔5片、梨半個(紅梨更好)共煮取汁,可適當放一些冰糖,經常服用。夏季可用蘆根熬水當茶飲。對經常大便稀的孩子,可在煮粥時放入山藥、生薏苡仁、大棗。中成藥:對於大便偏乾的孩子,可口服保和丸(濃縮丸),每次4—6粒,每日兩次,連用1—2周。食慾不好、經常腹痛的患兒可口服大山楂丸(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五一出遊還要當心這些常見病

1.感冒

2.腹瀉

3.過敏

感冒

春夏之交,乍暖還寒,怎麼給孩子穿衣服成了家長們的難題。有的家長對「春捂秋凍」的說法特別推崇,把孩子裹得裏三層外三層,生怕孩子受涼感冒。

這種看起來是愛孩子的表現,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盟主家的小區裏有個3歲的小男孩,他的媽媽每天都帶他到小區樓下院子裏玩,常常玩得一身大汗。

前幾天,他的媽媽看天氣不是很熱,害怕把他的外套脫掉會感冒,就一直沒有給他脫衣服,內衣都被汗浸濕了。當天晚上他就感冒了,打噴嚏流鼻涕,而且發燒了。

盟主建議

1、小孩跟大人穿得厚薄差不多就行了,其實小孩由於新陳代謝旺盛,比成人更怕熱。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孩子小就給他穿太多衣服。五一出行期間,一定要分別帶上厚衣服和單衣,方便隨時增減衣服。

2、想要增強寶寶抵抗力,平時可以適當攝取含蛋白質、維生素A、鐵、鋅較多的食物,多喫新鮮蔬菜水果和高纖維食物。

3、感冒的寶寶要多飲水、多休息,注意合理營養。

4、最好不要帶孩子到人羣密集的公共場所。

5、如果小孩有發燒癥狀,一定要帶他到正規醫院治療。

腹瀉

天氣轉暖,大家外出遊玩的機會都漸漸增多了,跟著增多的還有在外面喫飯的機會。

很多家庭出去旅遊,不僅是為了美景,更是為了美食。有的人覺得好不容易去一次外地,趁此機會大喫大喝,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了。

大人們不注意自己的健康,也許只是生活習慣的問題,但如果不注意孩子的健康,就是不負責任的問題了。

有的孩子除了喫飯時大魚大肉之外,還愛喫冰淇淋,喝冰鎮汽水,甚至有人出去喫燒烤喫海鮮,大快朵頤。這樣的行為一時爽,卻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

盟主身邊有個孩子過生日,家裡做了一大桌子菜,飯後幾個孩子一起喫零食,晚上又出去喫燒烤。結果第二天就開始腹痛、嘔吐、腹瀉不止。

家長急匆匆把孩子送到醫院,被醫生診斷為腸炎,醫生判斷,病因可能是喫了被污染的食物。

盟主建議

1、講究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喫熟食、勤通風、曬衣被」。不喝生水、不喫生冷食物,飯前便後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五一期間,如果帶孩子出遊,不得不在外面喫飯,一定要選擇正規飯店,盡量不要去小攤給孩子購買零食。

3、建議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喫蔬菜、水果,適當攝取蛋白質類的食物。注重一日三餐的正常攝入,避免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切忌暴飲暴食。

4、氣溫逐漸升高,尤其要注意食物變質。街上暴露在外的食品容易被污染,要盡量少喫。

5、盡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羣密集場所。

6、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

過敏

春天來了,又到了百花齊放的季節,空氣中瀰漫著各種花香,真是沁人心脾啊!

然而,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空氣中瀰漫著的,除了花香之外,還有很多花粉。這些花粉也許就是讓孩子過敏的罪魁禍首。

每年春天,是空氣中花粉濃度最高的季節,也是過敏的高發季節。很多人外出遊玩時,看見美麗的花朵就忍不住上去聞一聞,或者動手摘幾朵,普通人可能沒什麼異常產生,但是一些過敏體質的人皮膚就過敏了。

上週末,盟主親戚家的孩子跟著父母到公園玩耍,在花叢中玩得很開心,拍了許多照片。可是回家後第二天,腰上就長了幾顆紅疙瘩,奇癢無比。

媽媽以為她是被蚊子咬了,也沒有太在意,只是抹了點花露水。可是並沒有起效,反而越來越癢。父母把她送到兒童醫院,被診斷為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腰部以下,如腹部、臀部、大腿等處皮膚長出花生米大小高出皮膚的紅疙瘩,少則三五個、多折數十個,甚至成羣成堆。有時疙瘩中心有水泡,尤其是手足部位,奇癢難忍。

盟主建議

引起過敏的罪魁禍首是過敏原,因此最主要的預防措施就是讓孩子遠離過敏原。

五一出行,家長需要注意看護好孩子,小孩很喜歡動手去摘花、在草地上打滾,這些行為都會接觸到藏在花粉、草叢、灰塵等裡面的蟎蟲或昆蟲叮咬,過敏體質的小孩就容易產生過敏。

關於孩子的健康

你還有什麼問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