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是表象,三四线才是真相,一二线城市只是少部分人的独角戏,只有广大的地市和县城,才是大部分人的归宿。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382元每平,同比增长达8%,如果剔除一线、二线城市的数据,三线及以下城市均价高达10885元每平!

过去十年,为什么盘踞在一二线城市的万科与保利,最终跟恒大和碧桂园拉开了差距?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大龙头房企,只瞄着小城市拿地,只在常人忽视的区域卖房,三四线楼市迸发出的惊人购买力,让这些开发商成为了金字塔尖的王者。

“生不进某大,死不进某达,生死不进某某园”,已经成了人们调侃的笑语,这背后,却是房企开足马力向三四线楼市下沉的步伐。

有业内人士说过,在某龙头房企的总部大楼里,目所能及的地方,都能看到小学教室里才能看到的励志的名人名言。有的是比尔盖茨对年轻人的忠告,有的是洛克菲勒给的成功学鸡汤,沙漏里装的是年轻人,他们的光阴、时间都在一碗碗鸡汤中消失殆尽。

房地产行业,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成了每年销售面积17亿平米,销售额15万亿的庞然大物,其中少不了三四线楼市的巨大贡献。

话说回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推动楼市走上巅峰的中小城市,正经历10年未遇的关口。

今年各地棚改总量仅285万套,当中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有多少房企老板都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

10年前,我们只听说过拆迁给安置房,却少见拿了拆迁款到处急着买房的土豪们,3年前,这些人把三四线楼市的库存一扫而空,也给恒大、碧桂园、保利们提供了业绩爆发的契机。

10年后的现在,以前没遇到过得关口,全过了一遍,让炒房客和房企最担心的事情来了,不改了,不拆了,不补了,麻烦再给我一个三四线楼市上涨的理由?

当然,还有少不了的调控,也在给楼市“加料”。

过去十年,为什么房企拿地、炒房客囤房的行为肆无忌惮呢?没有限购、没有限售、更没有限贷,瞄准机会先上车的投机者,成了众多同行们景仰的所谓“大神”。

从去年至今,情况不同了,2018整年调控405次,2019年前四个月,调控164次,能做到全身而退,已经算不可多得了。

还有人口,在十年前,我国一二线大中城市人口占比只有17%,而截至去年末已经突破了20%;从人口增速来看,过去五年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速都在1.2%以上,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增速不到0.4%。

不一样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十年前楼市是机遇,而十年后房地产只能称之为“关口”,就算过了这关,好日子也已经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