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上種的芽苗菜賣出豬肉價

宋體|雅黑 字型大小:T|T

2011年12月07日 來源:當代生活報 評論0條

  

  記者(中)在生產基地生喫芽苗菜

  12月1日晚上,桂林市一家飯店內,正在用餐的市民陳先生看到鄰桌食客正往火鍋裏燙青菜,而讓他好奇的是,他們喫的菜他從未見過:只長著兩三片小葉子,像豆芽卻又不是,說是青菜卻又太嫩小。「這是芽苗菜,現在在桂林很好賣呢,一斤10多塊錢呢!」服務員介紹說。芽苗菜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蔬菜?為什麼能賣得這麼貴?它有什麼獨特的營養價值嗎?帶著這些疑問,日前記者來到桂林國家高新區,走進全國規模最大的全自動化芽苗菜生產基地一探究竟。

  1 它靠什麼營養生長?

  芽苗菜種在白紙上,不用化肥農藥也不用營養液

  它靠什麼營養生長?

  當記者走進桂林國家高新區廣西綠太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時,只見1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內看不到任何泥土,一盤盤鬱鬱蔥蔥的芽苗菜,乾淨整齊地擺放在一排六層的不鏽鋼架上,工作人員身著白色制服在為它們灑水。

  沒有泥土,這些芽苗菜是怎麼種出來呢?廣西綠太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伍峻廷走到一排育苗託盤前,掀開一叢蠶豆芽苗菜給記者看,只見菜根還連著蠶豆種子,而這些種子就沾在一張白紙上。「這就是一張普通的可食用白紙。」伍峻廷說。

  白紙上就能種出菜來,它靠什麼營養生長呢?會不會給它噴施什麼植物激素?

  「不用,化肥農藥也不用,它生長所需的營養全部來源於種子胚胎,我們只需要控制好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度就好了。」 伍峻廷告訴記者,芽苗菜的生產經過無光區、弱光區、強光區等24小時流水作業,從發芽到上市要「挪窩」三次。

  2 它是怎麼種出來的?

  芽苗菜種12天就能上市,1000平方米大棚菜每天可供萬人食用

  它是怎麼種出來的?

  記者瞭解到,目前,這裡種植的芽苗菜包括香椿、松柳、蕎麥、苜蓿、小麥、豌豆、雙維藤等3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來自伊朗、馬來西亞、美國、泰國等12個國家。一般在大棚內培育12天左右就可以採摘上市。

  那麼,這些菜是怎麼種出來的?

  在無光區育苗間內,記者看到房間裏有增濕機、排風扇,還有一臺空調,「這些設備都是為了照顧芽苗菜準備的,可以說,我們每一粒種子從發芽到上市,在這12天左右時間裡,我們把它們照顧得比嬰幼兒還要周到。」 廣西綠太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燕告訴記者。芽苗菜生產實行的是全自動的工廠化生產,室內溫度要控制在25—28℃之間,濕度達到80%,如果房間內濕度溫度不夠,自動化管理系統會自動打開增濕機,此外,還有鍋爐管道直通室內,給房間內供暖。夏天時候,水簾噴淋系統會噴出水汽增加濕度。此外,大棚內有多個幼蟲燈和黃板,採用生態法殺滅害蟲,達到綠色無公害。

  經過這麼嚴格的生產流程,這個大棚的生產能力比一般的菜地要高出幾十倍。「1000平方米的大棚每天可以生產出供應上萬人食用的蔬菜。」負責人說。

  3 它憑什麼賣這麼貴?

  芽苗菜賣出豬肉價

  它憑什麼賣這麼貴?

  記者在南城百貨桂林店的蔬菜銷售區看到,貨架上一共擺賣著三種打好包裝的芽苗菜——松柳芽苗、豌豆苗、相思豆苗,分別賣15元/斤、10元/斤、15元/斤,比一般蔬菜高出好幾倍。

  超市生鮮部經理蘇奇介紹,芽苗菜在超市內的銷售情況不錯,一天可以賣出幾十盤,很少有剩餘。「這個菜不用化肥農藥,是很安全的蔬菜。」 蘇奇說,經過宣傳,大家都逐漸接受了這個蔬菜。

  僅僅是因為不用化肥農藥,芽苗菜就能賣這麼貴麼?芽苗菜和我們常見的蔬菜在營養上有哪些不同呢?

  記者就此諮詢了桂林理工大學的陳遠榮博士。陳博士介紹道:「我們喫的肉類大多屬於酸性食物,長期食用容易導致人體的體液偏酸性,不利於健康,而芽苗菜屬於鹼性蔬菜,食用後消化水解產生的鹽基可以中和體內多餘的酸,達到酸鹼平衡。」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芽苗菜研究院的一份研究資料看到,芽苗菜在生產的過程中,進行著一系列的物質轉化,經過轉化後,許多芽苗菜含有的維生素是其他蔬菜水果的幾十倍,比如黃豆發芽後使胡蘿蔔素增加2倍多,核黃素增加3倍多,維生素B12 增加了10倍,種子中不含維生素C,而芽苗菜中卻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每百克豆芽含維生素C 20~30毫克。

  

  在無光區發芽的相思豆芽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