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開始,我去一個私立高中,教高一的孩子們韓語。起初就只覺得這些孩子們家裡有些錢,而且皮一點而已。跟他們混熟了之後,我跟他們問了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你們為什麼選擇這所私立高中,選擇了中韓班。我以為他們就是因為想要去韓國留學而已,但他們的答案是我有點意外。他們沒考上公立高中,中考沒考過線只能來私立高中。而且英語和數學不太好,只能來中韓班。孩子們說,每年交一大筆學費不說,校服費也好幾千,什麼教材費,還有旅遊觀光費用等等。最後有個男孩兒說,交這麼多錢天天上課睡覺,不知道我的青春意義何在,未來一片黑暗。

是啊,在一個應試教育系統裡面,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小小的部件,部件沒通過審核就要被淘汰。連個想迴轉的餘地都沒有。可能他們初中時確實不愛學習,到了高中班主任不管他們,不管怎麼鬧學校全都歸於孩子們的叛逆,不管不問自生自滅。他們是家裡有錢,有錢還不學習,雖然跟那些沒錢上不起學校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卻是可恨。但是孩子們有什麼錯呢。教育的意義本該是教化人,可他們現在像是迷了路的小羊一樣,隨時可能面臨被狼喫掉。優勝劣汰本是動物界的規則,但我們是人,我們更應該去包容那些迷路的孩子們,給他們悔過自新的機會。他們不是肥羊,他們是正在長大的孩子們。教育不是用來賺錢的機器,而是用來給孩子們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機會的。9年義務制教育確實保障了孩子們上學的權利,但之後怎麼辦。在應試教育下,只有學習纔是出路,他們根本沒有選擇,只是被選擇了而已。高中教育的意義到底又在於何處呢?家長的思維模式需要改變、學校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態度需要改變、國家對於教育制度的實施也需要改革和變化。 我們應該跟孩子們說,除了學習你還可以找一找你擅長的有天賦的,不要一味的去學習。對於某些方面有天賦的人才不應該這麼早的被埋沒掉。就單憑中考和高考決定一個人,這未免也太草率了。或許這幫孩子們真的對於學習沒有興趣,但他們在其他領域有天賦目前還未發現。可我們的老師、家長、學校、社會以及國家是不是很早的把這些孩子們定位成失敗者了呢。對於這些16、17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不是太殘忍了呢。

這些青少年們跟我說,他們的未來看不見光明,只有黑暗的時候,我沉默了。以前我初中的時候,一直不理解那些同學問什麼學不好,為什麼不學。到了高中,我一直認為學習不好是個人的問題,自己不努力的問題,沒想過去了解他們。但我從任課老師這個角度去了解他們,他們卻是不愛學習,不是個好學生,而且很皮。但從人的角度去看,他們每一個孩子都是很可愛,很善良。他們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他們也在苦惱自己的未來。他們善良,也不傻。從旁觀者,到融入到他們裡面,我的想法變了。是不是我們太忽視了這些孩子們了呢?我們是不是過早決定了這些孩子們的未來呢?

本來這問題題目是「高中教育的意義在於哪裡?」。後來寫著寫著就改掉了。我很懊惱,該怎樣去幫這些孩子們。其實這跟我沒什麼關係,但是我真心想幫助他們。讓這些迷路的孩子們,找到適合他們的路,可以讓他們以後開心的路,可以讓他們不後悔的路。我覺得這纔是作為一個老師該做的地方。老師的作用不應該僅僅是在教課上教好,更應該是當他們的人生導師,讓他們走上自己能不後悔的路。 所以我想問,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畢竟我剛任職,他們是我的頭批學生


可以看出題主誠相問,我也儘可能解答。

個人其實一貫傾向引用維基百科的詞條內容,但是要說教育這個詞條,私以為百度百科更為條理清晰,更易明白。我相信,大多數人並沒有查閱過這個熟悉但其實很陌生的詞條,我們就靜下心把這個詞條簡單的瀏覽一下: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增長能力經驗,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纔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百度百科*教育

教育應該是傳授人類不論方式所得到的儘可能全面的基本知識,並以此為基礎傳授並啟發個體人類對知識世界的探索發現。

對於題主所說的「高中教育的意義到底又在於何處呢?家長的思維模式需要改變、學校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態度需要改變、國家對於教育制度的實施也需要改革和變化」,是切切實存在的問題,這裡我不贅言,可以參見我個人的文章應試教育下的人才 嗎?(承)、應試教育下的人才 嗎?(轉)這兩篇,如有興趣,可連帶看看應試教育下的人才 嗎?(起),不過這一篇和題主這個問題關係不大。

題主還說「就單憑中考和高考決定一個人,這未免也太草率了。或許這幫孩子們真的對於學習沒有興趣,但他們在其他領域有天賦目前還未發現。可我們的老師、家長、學校、社會以及國家是不是很早的把這些孩子們定位成失敗者了呢。對於這些16、17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不是太殘忍了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也是無奈的。無論是不是教育改革,目下的中國人口數目之龐大,造成的就業壓力之大、社會壓力之大絕非可以處之泰然,我們中國學生都必須面對國外一般國家所要多得多的同齡人的競爭,輕鬆不得,此乃必然,況乎若要超英趕美,更不能輕鬆,此乃必須代價。然而,現在我們在這一階段把這些孩子們定位成失敗者大大不該,我們反覆說成功,雙重標準,父母和老師矛盾的心態在於既想要孩子「全面發展」,還要他們成績突出,關鍵時刻確乎只是以成績論成敗,讓孩子其實受傷很深,讓他們極端的看待這個教育,把教育看作一件買賣事,而非是個人的精進。這就是現在教育體制的造就的可笑的矛盾以及絕望的出路。

最後是您的終極問題——「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我的建議是儘可能給與他們希望,引導他們審視自己的優點,找到自己的出路,結合您的授課,我具體建議您去給他們介紹韓國的發展的未來,給他們描繪一個學好當下韓語後的美好前景。他們說他們的未來看不見光明,只有黑暗,是因為這個教育體制告訴他們「不這樣,沒出路」;您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告訴他們,「沒有這樣,把握當下的話也有出路,且不會比那條道路差,還要更強」。治療病入膏肓的「自我悲觀的孩子」,必須要注入強力的「成功提神劑」,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慰也好,對於他們的未來也是大有裨益的,悲觀的情緒是會造就人生的悲劇的,切不可放任自流啊!

如果您覺得有必要,可以私信我,我隨時恭候。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謝邀根據描述,題主很想為孩子們做些什麼,畢竟是第一波帶的學生,並且題主也確實是認真負責並對工作有一定思考的。

我想說兩點比較客觀的建議,第一就是教書育人,可能韓語對於他們沒有實際的實用價值,只是為了混一個畢業證。但是育人不僅僅止於此,對於孩子們的價值觀,眼界,心理健康,信心重建,認知能力,行為習慣,文化素養自己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良好的引導,都是潛移默化的育人。第二,對於題主對孩子們的未來擔心和憂慮,我想說句現實的話,能上得起貴族學校的孩子們,家庭硬實力一定是足夠格的,未來走向社會後,他們的平臺,起點,人脈以及能力和未來的發展未必會差,甚至會比相當一部分人高。

所以,做好自己,讓自己在與孩子們相處的幾年愉快融洽,有一定的提升,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以上
說個很極端的話,想像一下末日,就像殭屍世界大戰、我是傳奇和行屍走肉那樣的末日,在那個時候出生的孩子,他們的接受教育的意義在哪裡? 人類的延續 那個時候的教育存在的意義就在這裡。 要存活,要讓自己能活下去。你不可能丟掉一切從原始人開始,那樣的付出,你想像不出來那付出的巨大。你從基本的開始,告訴他們道德的約束,曾經法律的管制;告訴他們即使是末日,殺人也要感到內疚;告訴他們曾經的繁榮和美好;告訴他們原來你有的世界還會重現…… 教育的意義就在於此,它不是無奈,而是擁有潛移默化的改善。用你的力量去教育他們,友愛、善良、樂觀、悲傷、沮喪、痛苦、歡喜、快樂……這些描述人生的詞語也都是從教育裏來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接受教育。力所能及,心之所致。社會的包容性可以讓他包容各種各樣的人,告訴他們,即使不去學習讓人去高中去上大學的知識,也要去學習生活、生存的知識。即使都不願意,告訴他們,交往,也是學習。

雖然題主是出於對本職工作的盡職出發而呼籲給孩子們寬容和機會,但是還是得說屁股歪了腦袋也就歪了。

教育是一個社會——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其他相關團體——的共同責任,而且家庭在教育下一代上起著比學校更為重要的作用。我身邊富裕家庭而不愛學習的同學,大都是家庭教育出現了疏忽。無論這種疏忽是不是由於無心之失,客觀上講,家庭沒有盡到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所以在義務教育之外,將他們淘汰到價格昂貴的高中,是收取了這個家庭的錢來彌補這份責任而已。這麼想是不是很公平?要知道,貧窮地區出身的孩子也只有一次機會,而且失敗了他們沒法交著幾千塊錢來談著看不見光明的未來,他們要是失敗了就幾乎沒有未來。

相比之下,你的學生的未來都是一片光明的,即使他們現在看不見。

對於個人而言,教育是個人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提升的必經之路;對於社會而言,教育一定程度上打開階層流通大門。從第一個角度而言,目前的學校教育確實做得有不足,但是從後一個角度而言,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他們誠然應該獲得其他的機會,但是也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謝邀,我來告訴你怎麼辦,看我名字,你會懂得


我曾經是一個迷茫的學生,高中三年渾渾噩噩,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會有一個好點的大學可以上,人生又是不同的一條路,有時候怪自己不知道努力,有時候又怪些別的東西,後來想明白了,教育是讓人在一個社會的框框裏不至於跑偏,不至於生活不下去,你說的是同學們的迷茫,我感覺和我當初也是一樣,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未來能做什麼,不知道努力以後能得到什麼,就算有時候知道了也會有惰性,這只是就我自己而言,每個人都是一個個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